-
昨日當我年輕時
這本書收了朱天心一九七七至一九八0的八個短篇,這些作品如今讀來篇篇令人震動,幾乎像是二十歲時的朱天心,遙遙在向同年齡時的少女張愛玲挑釁飆速,在這段被稱之為「藍色時期」所存留下的作品,除了極其珍貴地留下某一時期的風格化石,似乎隱約可追蹤這位尊敬的小說家之抒情核心-對死亡的專注凝視,對綿密覆遮的人心暗影,以及對瘋狂邊緣驟轉虛無之荒謬處境的冷靜切割......這些主題,仍在她日後愈漸成熟的作品中復返迴奏。 -
阿嬤,我回來了!
我肯定是這地球上最幸福的小孩,因為我的阿嬤永遠在家等我回來…… 「我的阿嬤沒有念過書,不識字,可是她活力十足。 她常常語出驚人,逗得大家笑呵呵。」 有一天,陳昇心血來潮,想起阿嬤年代的美好故事…… 它們剛好都跟鄉下某種花有關。(而且剛好都是野生植物) 於是他決定提筆寫下這些看似童年回憶、其實還有更多人生縮影的文章。 書中的那個叫阿星的小男孩,可能是他自己,也可能是你…… 又或者是你我生活中認識的某一個人。 【本書特色】 ★陳昇說:這本書是要送給那些跟他一樣不急著長大、也想在這個講究效率的時代,用自己的生活步調慢活而有著美好夢想的人們…… ★如果你喜歡陳昇獨特的「昇式歌路」,就一定會愛上同樣氣味的「昇式文字」! ★他用兼具真實與想像的好玩故事,架構一個屬於自己的「阿嬤後花園」。 ★ 21種鄉下才看得見的花物語,21張結合老照片與景物的另類視覺圖像,絕無僅有! 他說:這個時代的我們活得有點辛苦、有點急躁。 為何不讓自己的腳步放慢?放慢以後,我們終會發現汲汲營營的生活並不快樂。 希望大家能跟著他重拾赤子之心,別再給自己那麼多無謂的壓力, 也許我們就會找到那個開心的自己,原來一直在身邊不曾離開過…… -
寂寞的群眾
作者有濃厚實驗性及都市風格,人物性格強烈,具對現實架構的破壞與建設性,情節敘事用構圖式的電影剪裁手法,視覺意象豐富。 -
鐵漿
《鐵漿》為朱西甯早年創作的懷鄉小說代表作,共收錄〈賊〉〈新墳〉〈劊子手〉〈捶帖〉〈餘燼〉〈紅燈籠〉〈出殃〉〈鎖殼門〉〈鐵漿〉等九個短篇。其中〈賊〉寫鄉野漢子魯大個兒義氣深重替人頂罪;〈新墳〉描述反對香灰符水治病執著於自修醫道的能爺,無能驅除病魔的困境;〈劊子手〉寫劊子手傅二畜邊啖人心邊替受刑者抱不平的口頭正義;〈捶帖〉描繪小兄弟倆到墳場拓碑與瞎乞丐鬥嘴的故事;〈餘燼〉寫合夥開店的瞎子與瘸子在大火中勾心鬥角;〈紅燈籠〉描述得了狂犬病的老舅雪夜求藥的故事;〈出殃〉寫頭七死人回魂報仇的神異事件;〈鎖殼門〉描繪北方漢子尋仇果報的情節;〈鐵漿〉描述為爭鹽槽經營,不惜生灌鐵漿致死的悲劇。在一則則鄉野傳奇的故事中,朱西甯寫活了鄉野人物的心理,也傳達了時代造就的悲劇氣氛。 作者簡介 朱西甯(1927-1998)本名朱青海,山東臨朐人。青少年時期適逢抗戰,於是棄學從軍,從上等兵至上校退役。曾任《新文藝》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並曾在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兼任教職;其後便專事寫作。民國三十六年,在南京《中央日報》副刊正式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洋化〉,民國四十一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大火炬的愛》,後陸續出版長篇小說《貓》、《旱魃》、《畫夢紀》、《八二三注》、《華太平家傳》,短篇小說集《鐵漿》、《狼》、《破曉時分》、《冶金者》、《春城無處不飛花》,散文集《朱西甯隨筆》、《微言篇》等三十餘部作品,無論質量,皆極為可觀,允為當代台灣最重要小說家之一。民國八十七年因病辭世,遺作《華太平家傳》於民國九十一年出版,同時榮獲《中國時報》開卷及《聯合報》讀書人年度十大好書推薦。 -
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灣當代文學論集
以散文研究著稱的女性學者張瑞芬,集近年相關論文〈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鏡象與心影的對話-論陳芳明抒情散文〉、〈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趙滋蕃的文學創作及時代意義〉、〈七0年代顏元叔與吳魯芹的散文〉為一帙,呈現出與傳統臺灣文學史以小說論述或殖民∕反殖民為主軸的另類視野。在文本與史料的細心耙梳與不同於流俗的犀利判斷中,見出「散文」此一文類仍有極大探討空間,而臺灣散文史的建構,也必須奠基於主流與非主流作家的基礎研究之上。? 此書所揭櫫之研究方法為地毯式的蒐集與閱讀,從邊緣文類與非主流作家出發,以持平且豐厚的理解基礎,取代意識型態的論述,巧妙的顛覆了文學史的制式印象,並展現了作者駕馭文字的湛深功力。 -
亂世佳人
透過文茜的靈犀之眼,鑑往知來,伴你度過2009。 「閱讀歷史,初始你看得比別人悲觀,終極你知道一切都會過去。」 睽違三年,陳文茜的筆未曾停歇。2008年金融海嘯襲捲而來,學歷史也長期閱讀歷史的她,帶大家回顧三○年代大蕭條時代的快樂和沮喪,在歷史的轉折中重新反思,這對我們的意義和衝擊,究竟是什麼? 崛起於大蕭條年代的人物,包括張愛玲、CoCo Chanel這些亂世奇女子,以及在這一波金融風暴剛上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他們懂得經營自己,除了擁有天才夢之外,也知道只有自己才是唯一的資產。 雖然我們將面臨二十年來最高的失業率,但絕非世界末日。也不會是「我們這一代經歷最糟的狀況」。因為,除了年齡二十歲的這輩台灣人之外,台灣人誰沒窮過?沒苦過? 閱讀過往歷史,我們不要過度恐慌,也無須擔憂,因為每一個經濟都有它的循環。花開花謝,只要它深植土中,終有再綻放的一天。 (首刷限量 隨書贈送:陳文茜VS.蔣勳「大蕭條年代的生活藝術」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