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的下午
梁文道撰序推介 风靡无数文艺游子的行囊必备之书 迄今为止,最有态度的旅行文学佳作 关乎旅行,也关乎晃荡,更关乎生活。 信步由之,放眼而望,清风明月时时得于道途,却无须拥有也。 本书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自十年前在台湾出版后,风靡了无数文艺游子,几乎人手一册。此次发行简体版,篇幅扩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学者,不可错过。 舒国治的散文原就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正由于其古老,他才能迷倒一众台湾读者,成为彼岸十年来最最受欢迎的散文家。 我见过诗人很不“像”他的诗,更常见到小说家不“像”他的小说,却从未见过有散文家不像他的散文的。所以张中行就像张中行,余秋雨就像余秋雨,龙应台就像龙应台;舒国治,他的人就走在他自己的文字里,闲散淡泊,品味独具。 ——梁文道 -
星野道夫的北地之梦
儿时见过的风景,会一直残留于心。 成年之后,站在人生的岔路口, 给予我们鼓励和勇气的, 也许并不是别人的话语, 而是曾经见过的风景。 ——星野道夫 一位令人尊敬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一段人与自然的传奇融合:日本国宝级自然生态摄影大师星野道夫作品全收录;阿拉斯加的森林、冰川、动物、极光不仅 仅是美景,更是人与自然的永恒对话。他将人生中最光辉灿烂的岁月献给了这片净土,而这块土地也成为他最后的安眠之地。这本书,用浪漫有爱的图片、温暖而富有诗意的文字为星野道夫史诗般的传奇人生画像。 -
慢慢走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最后六个月,你希望做些什么?有人说要陪家人,有人期待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王盛弘想:我还没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呢。于是他便把手头的工作做了个了结,着手安排六个月的单人自助旅行,去实践脑海里那个“一个旅人背着背包五湖四海走去”的图像……然后有了这本《慢慢走》。 王盛弘以他的文字与摄影作品,细细地记录下2001年一趟为期三个多月的欧洲之旅,《慢慢走》乍看之下有如一部旅行记事,然而字里行间或插入时事或成长回忆,及对世界潮流之感怀,显然作者不仅想写一部游记,更意图透过游记开展出散文书写的新模式。慢,是他的内在节奏,也是他为自己寻找并建构自我的态度与速度。什么寻常符号都能看出一个影子来,这旅行已非单纯的旅行,简直就是在省思自己的时空坐标与生存意义。 -
趁,此身未老
旧年华的午夜场 回不去的时光机 你,有后悔的事情吗? 小时候,母亲不给买零食,就像世界末日一样嚎啕大哭。现在猛然发现,世界上不是所有东西都会永远拥有。比如身边的人。 以前,舅舅是家族的骄傲,年年都会塞给我一个大红包。毕业后我来上海工作,听说舅舅病了,我继续忙工作,没有回去看他。夜里接到电话,舅舅走了。 和旧的感情告别,拖着箱子到处搬家,长途飞行,异乡,失眠,想得到的似乎得到了,最终却什么都留不住。 在漫长的成长岁月里我们爱过,恨过也遗憾过,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一转身却都是忧愁。 20岁时许下三个愿望:去一次布拉格,写一本书,好好谈一场恋爱。 我从来没为这三个愿望努力过。直到去年,出版了《去,你的旅行》,爱上一个人,踏上布拉格之旅。 愿望,原来,并不遥远。 急景凋年,回忆所剩无几,趁你还未老,趁时光还在,继续做梦,继续相爱。 我对文字很挑剔,在我常年使用大白话创作之后,阿Sam文字的美,恰到好处,而他的旅程,又恰是我的不能到达。 ——畅销书《人生需要揭穿》作者 丁丁张 不言老,不嫌累,只贪欢……阿Sam是当下“私旅行”写作风潮中的古惑导航员。 ——香港作家,漫画家 欧阳应霁 旅行是一种期待心情的满足,也是一种平凡生活的不平凡的延续,阿Sam的文字,记载的就是这些,风景都是过眼的,只有心情经历才是自己的。 ——音乐制作人 姚谦 -
午夜降临前抵达
【2015首届书店文学奖※年度旅行写作】【2015豆瓣年度好书】 —————————————————————————————— 这是一本“走脑走心”、极具小说质感的旅行文学作品。 作者深入欧洲腹地,以精道的语言打磨旅途见闻,信手拈来各种逸闻掌故。他书写相遇与别离、出发与抵达、历史与现实、文学与音乐、美食与美酒,也审视那些逝去的灵魂、孤独的陌生人。笔锋中流转的幽默戏谑和温柔情怀,使得路上的风景闪烁 出令人动容的隽永光泽。 无论是布拉格午夜的小酒馆、布达佩斯的旧书店,还是苏台德的森林,的里雅斯特的港口……这片大陆的荣光与苦难,不安与希望,因为他的行走,得以被记录和书写。 —————————————————————————————— 旅行作家/诗人 刘子超 三年深入欧洲腹地 德国·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的里雅斯特 现实与想象交织的沉浸体验,极具小说质感的旅行文字 中国国家地理出品,许知远 | 苗炜 | 廖伟棠 | 吴苏媚 诚意推荐 ————————————————————————————————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颗中欧的心灵: 它既是怀疑的、反乌托邦的,也是清醒的、低调的,更是游荡的,自省的。 而生活总有一条可以穿越的边境。 当时空变换,午夜降临,那藏在旅行深处的世界,我们终将抵达…… ———————————————————————————————— 在中文世界刚刚兴起的旅行写作中,子超是个难以忽视的名字。他的好奇心、洞察力、迟疑、与习惯性的自我沉溺,都散发出一种特别的魅力。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刘子超以诗人绵密的笔触书写对异域文化之美的敏感,力求延续作家游记这个悠长的传统。 ——廖伟棠(香港作家、诗人) 我曾有一个偏见,以为旅行文学是英语作家独享的一种文体,像《大海与撒丁岛》或《前往阿姆河之乡》,他们更像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刘子超的这本书纠正了我的偏见。他在中欧漫游,穿越清晨的薄雾,带来这本优秀的作品——我们都是过客,但我们也拥有这个世界。 ——苗炜(作家,《三联生活周刊》前副主编) 初识刘子超是读他写的印度火车,大为惊艳。刘子超的旅人气息非常浓郁,观察陌生国家的犀利,娴熟引述掌故,对于周遭的敏感,都使他成为一个极其出色的旅行文学作者。他终于把中欧这块空白完美地填满了。 ——吴苏媚(作家) -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
三十多年前,已经完成非洲之行的保罗·索鲁,开始探访仍显神秘与封闭的拉丁美洲。彼时,老欧洲的背影惨淡浓重,美利坚的笑容暧昧难明;挣扎脱身的大国小邦东碰西撞,前途雾影幢幢。 这趟旅途由一班通勤地 铁开始,之后便是各色火车的接力。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紧邻波士顿大城的梅德福,辗转来到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的埃斯克尔小镇。一季之间,寒暑和天地已在车轮与轨道上隆隆转过。安第斯山脉,印加故地,素未谋面的远亲,垂暮之年的博尔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