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青年文人的忠告
夏尔·波德莱尔作为法国19世纪重要的文艺批评家,虽然没有写出系统的理论著作,但是他的思想和观点散见于大量的画评、书评、函札和诗篇之中。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09年推出了他的评论文集《浪漫派的艺术》,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先拟将其中对当时法国文人的评论重新编辑成册、装帧设计,以《给青年文人的忠告》为题。 《给青年文人的忠告》收录渡德莱尔写于一八四五至一八五九年及部分去世后发表的作品十九篇,包括《有才能的人如何还债》、《论《包法利夫人>》、《论泰奥菲尔·戈蒂耶》等文艺评论。 -
恶之花
这是法国著名诗人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当年站在大自然遗落的心灵圣地与喧嚣的工业文明之隙向世人发出的哀鸣。波德莱尔生于巴黎,死于巴黎,先后遭遇了6岁丧父、7岁母亲改嫁的孤寂命运,身处工业文明社会与田园牧歌式生活新旧交替的时代,快速膨胀的工业文明使人们从精神殿堂迅疾坠落于“乌烟瘴气”、“寡廉鲜耻”的时代,诗人的内心充斥着一种坠落状态所特有的强烈失重与不适,以至于在诗句中呈现出一种撕裂的疼痛和高贵的绝望。 通读此书,读到的是一颗在病态的社会环境中被蛆虫穿凿过的扭曲心灵,但在干疮百孔的溃烂中显现的却是诗人对康健肢体与美好人性的不懈追寻。你会感到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牵引,相互之间生发着一场现实与虚幻、生命与死亡、灵魂与躯体、正义与邪恶、美丽与丑陋、清醒与沉醉的较景。通过他的门,走进读者的内心。目睹一场厮杀于灵魂深处,黑暗沼泽的殊死挣扎。且难分胜负。他的诗句就像一把锈钝的匕首,残酷鲁莽地用伤痕累累的人生体验向着所有的读者切剖自己的灵魂。是的,他甚至把自己当作一个罪恶的标本,用诗歌的方式张贴警示的语句。然而,他是那个时代的漫游者又是厌世者,是不甘堕落者又是窥探者。作为漫游者,他把世界万物都纳入批判对象,因而反比别人清醒;而作为窥探者,他痛苦地寻找与尝试,失败之后仍不放弃,这也正是波德莱尔思想和审美意识的不朽之处。 -
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
-
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
《从波德莱尔到超现实主义》内容简介:波德莱尔身上所体现的异常复杂的“人的灵魂”,以及他对于浪漫主义最强烈的要求的关注首先为他何以如此影响深远做出了解释。既想高高矗立以至觊觎“王位和权力”,又需要享受罪恶的烈性烧酒,轮换着、有时同时被两个极端所吸引和抛弃——爱情呼唤仇恨并以仇恨为养料——受到这种残酷的双重感情的煎熬,人最终禁锢在自我中心,心醉神迷以致不能自拔。“绝对坦诚,新颖独特的手法”,或许如此。然而在成为一种艺术手段之前,这种“坦诚”回应了波德莱尔身上一种迫切的需要,即彻底尝试自身可能承受的一切,并且以一种极端的意志力培植他特殊的内心世界。“所有的哀歌作者都是恶棍”他说道。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些忙忙碌碌地干着自欺欺人的营生的人。他既是唯灵论者,同时又是唯物论者,在某种意义上,没有人比他更成为其躯体及其“模糊感知”的奴隶了。再者,由于与传统的道德和精神决裂,他把肉体和精神之间紧密的关系作为一种明显的事实接受下来,他在其后的诗歌创作中极善于开发这个事实所导致的最初后果。充满慵懒气息的香味能够支配其所有能量以至“改变灵魂”。对于最高与最低、潜意识的需求与高级的向往之间这种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的关系的深切感知,一言以蔽之,这种对于心理生活的统一性的感悟,这就是波德莱尔的诗章最重要的启示之一。 -
波德莱尔散文选
内容提要 波德莱尔系法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他以诗集《恶之 花》轰动法国诗坛,为诗歌史揭开了新篇章,被誉为象征主 义文学的先驱。 本书收录了波德莱尔一生创作的较为重要的散文作 品,分为“巴黎的忧郁”、“葡萄酒与印度大麻”、“人造天堂”、 “真情实录”四大部分。 在这些作品中,波德莱尔以其独特的(一反传统的)审 美观点及审美方式来直视社会现实,以较《恶之花》更自由、 更细腻、更辛辣的形式与文笔,描摹了当时畸形的巴黎社 会。同时,他还以精神分析的方法,探讨了那些为摆脱痛 苦,而以葡萄酒、印度大麻,即以虚妄和颓废,为自己营造天 堂――人造天堂――的人们的精神世界。 波德莱尔的散文,优美、感人、深刻。它为我们呈现的 是“一副内心的图像,生活在大城市的一个灵魂的赤裸裸的 图像、一个大城市的灵魂的赤裸棵的图像”。 本书为散文爱好者及研究者了解波德莱尔,认识当时 病态、畸形的人与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恶之花
这个译本收录了169首“恶之花”,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译本,且有译者详尽的注释。书中有102页与波德莱尔的诗歌或生活有关或与他同时期同属象征派、颓废派的彩印油画,诗画相得益彰,是非常珍贵的收藏本。本书极富研究价值,《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作序推荐。 【油画部分的部分画家】:Edvard Munch, Gustave Moreau, Odilon Redon, Félicien Rops, Arnold Böcklin, Armand Rassenfosse, Alfred Kubin, George Frederick Watts, Alfred Stevens,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Carlos Schwabe, Jean Deville, Gustave Courbet, Francisco de Goya, Henri Fantin-Latour, Pierre-Auguste Renoir, Auguste Ro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