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次与10000次
伴侣那么糟糕,为什么有些人就是离不开?为什么离开了一个糟糕的伴侣,又遇到一个更糟糕的伴侣?为什么你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同样的死胡同?虽然你也会告诫自己“下次再有类似的事,遇到类似的人,不能再这样了”,可一遇到事情,就又掉入了旧有的应对方式中。
一般来说,你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日常生活。然而,你还是会经历一些丢失了掌控感的时刻,在类似的事情上吃亏、犯错、受伤。
你可以拥有真正保护自己的能力。
作者提出,每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都是由内在的四部分人格决定的:内在小孩、内在审判者、应对方式、成人自我。当我们去觉察并修正自己的应对方式时,我们能看到自己内心的冲突、创伤、心结,我们可以重新理解自己难以驾驭的情绪和感受,并通过刻意练习,拥有一个更加稳定的成人自我,一个不被情绪淹没、拥有良好社会属性、能完成任务且自律、意识到自己的短板与资源的,更加智慧的自己。
同时,通过深度的觉察和修正,我们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脚本,创造全新的关系模式和行为模式,不再在积习难改的命运中打转。
※【吉塔·雅各布(博士)Gitta Jacob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她的著作已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并在世界范围内帮助建立了图式疗法】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四个会影响你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自我”】
内在小孩:童年时期的自己,象征着记忆深处强烈的情绪、未被处理的情绪。
内在审判者:苛刻和惩罚性的审判者象征着了那些来自我们童年和青春期的有害声音,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应对方式:为了应付情绪上的压力和一些困境,我们在童年时期采取了一些行为方式来保护自己,这些行为方式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
成人自我:活跃、强大的成人自我能令我们活得舒适轻松,有很好的社会属性,可以灵活应对压力和挫折,也有重复感受幸福与意义的能力。
告别同样的坏感受、同样的错误、同样的创伤
从黑暗中爬出来,在阳光里站起来
觉察并修正自己的日常行为模式
从此让坏体验发生0次,好经历发生10000次
拥有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能力
※【以心理学的方式,探查我们内在的习惯性的应对方式,积极修正,为自己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
我们之所以会走进同样的死胡同,在类似的事情上吃亏受伤,本质上是我们的“应对方式”出了问题。
相同的“应对方式”,带来的结果是0次与10000次的区别。
通过图式疗法的深度觉察和练习,我们都可以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在现实中保护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创造全新的人生脚本,拥有更加稳定的成人自我。
-
铁皮鼓
1959年《铁皮鼓》面世,标志着战后德语文学的崛起,鼓手奥斯卡从此在世界文学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
《铁皮鼓》是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奥斯卡生于1924年,三岁时目睹了成人世界的荒诞无聊,决定停止长高。他经历了“二战”带给波兰和德国的苦难,见证了纳粹的罪行。三十岁时,这个将现实敲入鼓声,将玻璃唱碎的人,在精神病院写下自己的生平和家族故事,他试图在其魔幻现实自传中证明,自己是充满假象、谎言和罪恶的世界中的特立独行者。
1979年,由施隆多夫执导的同名电影上映。该片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外语故事片奖。
-
蚂蚁社会
【内容简介】
“人像蚂蚁”这个古老的比喻,就像“比喻”本身一样古老。从作家到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人们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人类社会的最佳组织形式;从单一的个体到整体的社会,从君主制到民主社会,从霍布斯的“利维坦”式全能国家到《美丽新世界》中的集权乌托邦,再到原子化、网络化的后现代社会,蚂 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能被象征性的解读,并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社会形态形成了巧妙的一一对应。作者从社会学专著、小说文本,乃至电影文本出发,探索了这一类比的迷人历史。
在本书中,蚂蚁,成为人类社会的绝对隐喻。人不是“像”蚂蚁,人就是蚂蚁。
【编辑推荐】
☆ 横跨政治学、社会学、昆虫学、文学与电影评论
☆ 展现人类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文明前景的所有野心和企图
☆ 塑造人类文明的,是个体的自由,还是是集体的逻辑 ?
☆ 政治制度、战争体系、社会结构……人类社会的全部隐喻
【本书获誉】
这本书的主题看似距离我们很遥远,但蚂蚁是唯一的镜子,让人类可以将自己视为群众和集体的存在。甚至像韦贝尔展示的那样,我们与宇宙外星人的相似程度也无法和我们与小邻居们的亲密程度相比。
——《南德意志报》
韦贝尔这本书的优点之一是,它永远不会忽视蚂蚁的隐喻在科学和文学中的反馈作用。正是由于蚂蚁以社交昆虫的身份出现,并具有集体智慧的特征,所以蚂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被象征性地解读——尽管情况大不相同。
——《文学世界》
韦贝尔原创性的文化史……预示了未来。在未来,塑造我们世界的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集体的逻辑。
——《文化时间》
-
躺平
★在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看待睡眠与躺卧?
德国另类文学家为你全新解读“躺”文化:
从躺的姿势就可以看出你的人格?
睡几个小时就精力充沛的人是因为拥有短睡基因?
午睡醒来的孤独感其实是一种奇特的知觉障碍?
★一 部关于“躺”的趣味百科全书,涵盖历史、艺术、文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干货满满!
★躺在床上工作的思想巨擘不胜枚举;米开朗琪罗、普鲁斯特、马克·吐温皆属此列。躺卧,是激发思维的一种形式,更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 被译为10种语言,在全球掀起“躺”文化潮流
★ 语言幽默,金句频出 ,内附数十张趣味插图,带给你绝佳阅读体验!
★ 睡觉可不是件小事,为了睡觉,人得整天保持清醒。——尼采
★ 一本甜蜜宜人的书,迷人的叙述声音和无数有趣的历史故事贯穿其间,任何一位把它放在床头柜上的读者都会爱上。 ——《出版人周刊》
★ 随书附赠趣味slogan贴纸和“躺平猫”书签,平装双封,轻盈便携,躺在床上也能轻松阅读
——————————————————————————————————
我们超过三分之一的生命长度都在躺卧中度过:睡觉、做梦、做爱、思考、阅读、休养身体。躺卧不等同于消极或懒惰,它可以是一种反抗,一次整合思绪或者改变看法的机会。在一个前所未有地注重行动和高效的世界里,学会躺的艺术,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
从古埃及人的芦席到现代人的躺椅,从地中海的超长午睡到日本社会的白日睡眠模式,这本书为你解答所有关于“躺”的秘密!
-
躺平
★在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看待睡眠与躺卧?
德国另类文学家为你全新解读“躺”文化:
从躺的姿势就可以看出你的人格?
睡几个小时就精力充沛的人是因为拥有短睡基因?
午睡醒来的孤独感其实是一种奇特的知觉障碍?
★一 部关于“躺”的趣味百科全书,涵盖历史、艺术、文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干货满满!
★躺在床上工作的思想巨擘不胜枚举;米开朗琪罗、普鲁斯特、马克·吐温皆属此列。躺卧,是激发思维的一种形式,更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 被译为10种语言,在全球掀起“躺”文化潮流
★ 语言幽默,金句频出 ,内附数十张趣味插图,带给你绝佳阅读体验!
★ 睡觉可不是件小事,为了睡觉,人得整天保持清醒。——尼采
★ 一本甜蜜宜人的书,迷人的叙述声音和无数有趣的历史故事贯穿其间,任何一位把它放在床头柜上的读者都会爱上。 ——《出版人周刊》
★ 随书附赠趣味slogan贴纸和“躺平猫”书签,平装双封,轻盈便携,躺在床上也能轻松阅读
——————————————————————————————————
我们超过三分之一的生命长度都在躺卧中度过:睡觉、做梦、做爱、思考、阅读、休养身体。躺卧不等同于消极或懒惰,它可以是一种反抗,一次整合思绪或者改变看法的机会。在一个前所未有地注重行动和高效的世界里,学会躺的艺术,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
从古埃及人的芦席到现代人的躺椅,从地中海的超长午睡到日本社会的白日睡眠模式,这本书为你解答所有关于“躺”的秘密!
-
梦海
●全球销量超150万册、感动多国读者的《小小巴黎书店》,作者全新小说!
●弥留之际,我们或我们爱的人,会经历什么?
——生死之间一片“梦海”,过去现在重叠交错,如果能重新回到那些改变了我们一生的重要时刻……
●德国文坛重量级作家妮娜·乔治“告别三部曲”最终章。
——《梦海》写作于妮娜父亲骤然离世后,她用这本小说挽留的,是与父亲共度的时间。
●《小小巴黎书店》里,我们一路追寻,最终学会好好告别;《梦海》中,开篇即车祸意外,为了告别,我们开始一路追寻。
●让我们用故事,补上那堂告别课——
在我读过的有关生死的书中,《梦海》是最具洞察力的。——美亚前 50 名评论人VINE VOICE prisrob
这本书探讨了那些戛然中止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带有一种萦绕于心、引人遐想的魔力,是读书会和阅读俱乐部的完美首选。——《出版人周刊》
妮娜·乔治写透了生活中的恐惧与无常,以及我们避而不谈的:死亡。——美国读者
这是一个哀伤而深刻的故事,关于渴望、怀念,以及错失良机的痛苦。——《科克斯书评》
一本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令人深深触动的小说,它深入探索了生命中一些最让人难以忘却的问题。——《书单》
诗意的文笔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氛围,情节新颖独特、引人入胜。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美国读者Amethyst64
.
【内容介绍】
【我们都会好奇,在弥留之际,我们或我们爱的人,会经历什么。】
——————————————————
套上一件罩衫,给手和前臂消毒,再用口罩遮住口鼻。
这里看起来像是一个难民营,因为人们叫的不是昏迷病人的名字,而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A3,血糖下降。”
“B9,情绪不稳定。”
我的父亲是C7,是“僵尸”之一。
13年来,我第一次见到他。
——————————————————
亨利曾是一位战地记者,善良、疏离,热烈又冷淡;他周游世界,愿意在宿醉的清晨去任何地方,除了家。他有一个13岁的儿子萨姆,只在孩子出生时得到过一张照片,此后从未得见。亨利的紧急联系人始终是前女友埃迪,这个名字也出现在他的遗嘱里,但在两年前,是亨利决然放弃的这段感情。
那是他等了很久的一天——
素未谋面的儿子萨姆,邀他相见。
可就在那一天,他撞上汽车,陷入长久昏迷。
亨利孤独、矛盾而迷人的一生,就此成了谜。
他来到了生与死之间一片虚无的“梦海”里,他的过去与现在重叠交错。亨利不断做着梦,重新回到那些改变了他一生的重要时刻……
而隔着那层羽绒被般厚重蓬松的麻醉剂,萨姆和埃迪也想知道,那些没能问出口的话,该如何才能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