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京华
朱偰(1907—1968) 字伯商。朱希祖长子。民国18年(1929)考取德国柏林大学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21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授课之余,对南京的名胜古迹进行研究,亲自摄影和测量。在此基础上,着手编写《金陵古迹图考》,并在1000余幅画片中,精选320幅,另印《金陵古迹名胜影集》,一图一考,文图并茂。接着又写成《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等专著。29年后,任财政部专卖事业局局长、关务署副署长等职。抗战胜利后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去越南接受日本投降。解放后,历任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省图书馆委员会副主任,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南京历史学会理事。这期间著有《南京的名胜古迹》、《中国人民开发台湾反对侵略斗争史略》、《郑和》、《玄奘西游记》等。1957年,因批评拆毁南京城墙一事,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中又遭迫害,1968年7月含冤辞世。1978年12月平反昭雪。著作详见本志《著作目录》篇。 作者父亲的话是对的,事实终于证明了那段历史的错误。人们又重新记起了他,报刊上也不时有回忆或纪念他的文章。感谢那些一直在关心父亲著作出版情况的前辈和同辈,正是他们的关心和呼吁,父亲的书得以陆续再版或重新出版。此次重版,取名《昔日京》,汇集父亲有关北京宫阙的三种论著。 -
巴黎城市史
《巴黎城市史》主要内容:英国沃里克大学历史学教授科林·琼斯撰写的《巴黎城市史》是众多巴黎史著中很有特色的一本。《巴黎城市史》涉猎的巴黎历史范围相当广博,从总统到乞丐,从新兴大都市区到红灯区,从起源到当今,从日常生活中的咖啡店到国家大事中的市政厅,从巴黎人的外表装束到内心 世界等,无所不包。当你通读《巴黎城市史》之后,整个巴黎乃至整个法国都映入了你的眼帘。 《巴黎城市史》既是对巴黎城市历史的回顾和描述,也是对法国历史的揭示和阐明。 《巴黎城市史》从巴黎最早的卢特提亚写起,一直到21世纪初期,对巴黎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的描写和论述。同时,在巴黎历史的写作过程中,作者还把法国历史融入其中。从巴黎和法国的政治变迁到生活变化,从城市建筑的改造到艺术地位的确立,从巴黎和法国对外交往与交流到巴黎和法国在国际世界中地位的改变,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作者在论述过程中还表述了自己对这些变化的定位和看法。可以看出,作者的政治观点并没有什么偏激,而是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评价了巴黎历史。例如,作者在书中认为:“巴黎成为民众暴力、血腥屠杀和政治恐怖之都。”“作为文明和启蒙观念的源泉,巴黎现在变成了一个蕴藏着政治恐怖的潘多拉魔盒。”法国l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是一段既伟大又残酷、既英勇又卑鄙的历史”。这些看法丝毫没有政治偏见。 《巴黎城市史》既有对法国历史上精英人物的阐释,也有对法国历史中黎民百姓的描写。 -
舞厅·市政
《舞厅·市政:上海百年娱乐生活的一页》追溯了交际舞在西方的源流,及其传人上海的脉络,并且纵观了从“两界三方”时期,经日伪时期、战后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直至改革开放时期,这近百年来交际舞及其营业性舞厅,与市政当局乃至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就“如何理解营业性舞厅与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关系”等基本问题,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见解。 -
中国城市发展史
《中国城市发展史》从中国城市产生和发展时间、空间、经济社会变革的动态过程和特点,阐述了中国城市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作者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依据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地理状况、人口分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城镇发展基础条件、特点和差异,研究中国城市社会、居住环境、建筑形态与社会活动场所的变迁史,阐述了“天人合一”等社会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做了评价。全书史实丰富,展示中国城市历史,尊重中国文化智慧,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尊重中国城市和乡村院落那种体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针对“现在全世界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的问题, “希望中国的城市建设能够不被那些虚假、肤浅的标准概念洪水淹没”。此书要用历史镜鉴动员智慧和力量去抵抗。《中国城市发展史》可供大专院校、从事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和社会文化工作人员参考,也适合大众品评。 -
城墙内外
本书全面考述汉魏六朝、唐宋以及元明清时期汉水流域治所城市(及部分非治所聚落)的建城过程、城郭规模与形态、城郭内外之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划,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就汉魏六朝时期从散居向聚居的演变以及城居与村居的对立、唐宋时期特别是唐代地方城市中里坊制之实施情形及其实质、明清时期治所城市城墙内外街区的功能分划及其原因等问题展开了较深入的讨论,形成了一些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之认识的观点。 -
天城记忆
《天城记忆:美国传教士费佩•清末民初拍摄的杭州西湖老照片》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讲述费佩德在杭州的摄影工作:1.携带相机,走遍中国——记原之江大学校长费佩德在华的摄影活动。2.费佩德家族与杭州西湖。3.费佩德杭州西湖老照片。费佩德由于曾长期担任杭州新教传教使团协会的负责人,再加上作者父亲的关系,费佩德跟《教务杂志》保持了非常密切的联系。他的许多有关中国的照片和文章最初就是在《教务杂志》上发表的。而费佩德在中国的摄影作品也影响了他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