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以有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并未曾指定某一受信人的姓名,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就谁都是受信人,谁都应该一读这十二封信。这十二封信,实是作者远从海外送给国内青年的很好的礼物。作者曾在国内担任中等教师有年,他那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殖,无一不使和他接近的青年感服。他的赴欧洲,目的也就在谋中等教育的改进。 -
拉奥孔
《拉奥孔》主要内容:第一个对画和诗进行比较的人是一个具有精微感觉的人,他感觉到这两种艺术对他所发生的效果是相同的。他认识到这两种艺术都向我们把不在目前的东西表现为就像在目前的,把外形表现为现实;它们都产生逼真的幻觉,而这两种逼真的幻觉都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一个人要设法深入窥探这种快感的内在本质,发见到在画和诗里,这种快感都来自同一个源泉。美这个概念本来是先从有形体的对象得来的,却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上去,可以运用到形状上去,也可以运用到行为和思想上去。 第三个人就这些规律的价值和运用进行思考,发见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 第一个人是艺术爱好者,第二个人是哲学家,第三个人则是艺术批评家。 头两个人都不容易错误地运用他们的感觉或论断,至于艺术批评家的情况却不同。 -
美学(第一卷)
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学的;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 对于这种对象,“伊斯特惕克”(Asthetik)这个名称实在是不完全恰当的,因为“伊斯特惕克”的比较精确的意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就是取这个意义,美好在沃尔夫学派之中,才开始成为一种新的科学,或则毋宁说,哲学的一个部门;在当时德国,人们通常人艺术作品所应引起的愉快、惊赞、恐惧、哀怜之类情感去看艺术作品。由于“伊斯特惕克”这个名称不恰当,说得更精确一点,很肤浅,有些人想找出另外的名称,例如“卡力斯惕克”(Kal-listik)。但是这个名称也还不妥,因为所指的科学所讨论的并非一般的美,而只是艺术的美。因此,笔者姑且仍用“伊斯特惕克”这个名称,因为名称本身对笔者们并无关宏旨,而且这个名称既已为一般语言所采用,就无妨保留。笔者们的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则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 -
谈美
開場話 7 一、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13 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21 三、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 31 四、希臘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鮮麗的英國姑娘——美感與快感 41 五、“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美感與聯想 49 六、“靈魂在傑作中的冒險”——考證、批評與欣賞 57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美與自然 67 八、“依樣畫葫蘆”——寫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錯誤 77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與遊戲 87 十、空中樓閣——創造的想像 97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創造與情感 107 十二、“從心所欲,不逾矩”——創造與格律 117 十三、“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創造與模倣 125 十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133 十五、“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 143 -
谈修养
青年人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这是本卷所探讨的内容。《谈修养》于1940年至1942年间陆续发表于《中央周刊》,1943年5月由重庆中周出版社以《谈修养》为名结集出版。作者任教职多年,对青年、对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验,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谆谆引导,总结出做人的道理。读这些文章,就如同与一位亲密的朋友对面畅谈,诚恳亲切,毫无居高临下、教训人之感。作者虽自谦这些文章“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我们已经发现,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文章仍是那样地笃诚、丰富,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
谈美 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本书稿收录了朱光潜先生的两部美学方面的代表作《谈美》和《文艺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