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非洲
我总是两手空空,因为我触摸过所有 我总是一再启程,因为哪里都陋于非洲 雄奇瑰丽的景物与多难的人和事融为一体,撼人心旌的非洲众生相与带有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交相辉映。作者的思绪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跳跃、穿梭,作者的视野由东非高原扩展到欧亚大陆。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1986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走出非洲》是凯伦•布里克森的一部自传小说,作品描绘了作者1914年至1931年间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生活故事。作者以优美、缓慢而又忧伤的散文式语言讲述了她一生中最丰富和最美丽的回忆,在非洲那片土地上她倾注了太多的感情,而对于最终远离非洲的悲伤,她久久未能平复。《草地余韵》便是她回到丹麦25年后,对曾经非洲生活的追忆和怀念之作。 -
走出非洲
如果我会记得一首关于非洲的歌,——我想我会记得,——关于长颈鹿和它背脊上的非洲新月;关于农田里的犁车;关于咖啡采摘工满是汗水的脸……非洲,是否也会记得一首关于我的歌? 草原上的空气会否颤动着一种我曾穿过的颜色?孩子们会不会用我的名字命名一种游戏?满月的月光会否在小路上投下如我身形一般的影子?恩贡山脉里的雄鹰会在空中寻找我的身影么? ——卡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 ---------------------------------------------------------------------------------------------------------- 这部自传体小说首次出版于一九三七年,讲述了作者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故事。 小说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大部分是非线性的叙述,似乎没有特别的时序可循。前两部分主要侧重于住在农场的非洲人或跟农场有生意往来的人,以及在发生意外的枪击事件后,作者对当地人正义和惩罚观念的近距离观察。第三部分“农庄访客”描写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物角色,这些人把咖啡农场当做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而第四部分“殖民者的日记”则反映在白人殖民者的非洲生活。第五部分“永别了,我的农场”开始采用了更多的线性叙述,详细讲述了农场的财务状况以及几位亲密朋友的死亡,农场最后被迫出售,作者坐上火车离去,回望熟悉的恩贡山渐渐远去。 这部小说具有忧伤的哀歌风格,书中写到了至少五个重要人物的死亡。作者一开篇就对失落的情感充满了痛苦的沉思,对她在非洲的岁月充满了怀念。在二十世纪的头二十年里,许多欧洲殖民者都把肯尼亚看做永恒的天堂,缓慢的生活节奏,旱季和雨季的流转,还有自家农场附近成群的大象、斑马、长颈鹿、狮子、河马,又是猎手的梦想之地。虽然施行的是英国法律和经济控制,但这里数千欧洲殖民者并不把自己当做征服者或压迫者,而是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管家。这种信念使得肯尼亚成了史前乌托邦式的梦想家园,但它终究只是一个想象。卡伦•布里克森记录了这个她曾了解的非洲,哀悼这个无可挽回地失去的世界,她的故事里有离群索居的精彩人生,更有与之朝夕相伴的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 -------------------------------------------------------------------------------------------------------------------- “如果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那位美丽的作家伊萨克•迪内森[卡伦•布里克森],今天我会很快乐——会更快乐……” (1954年11月7日,美国作家海明威跟记者谈得知自己获诺奖的感受。) “有些奖颁错了,有些人则被瑞典学院错过了,这不是文学的梵蒂冈,这方面我们做不到万无一失。” (2010年10月7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彼得•英格伦承认,没颁奖给《走出非洲》作者卡伦•布里克森是一个失误。) -
地下室狗头
我应该忠于我的故事——要不要随你,这是我唯一的真相。 四代人的故事,诈骗、战争、走私、海上浪游、英雄传说与树精鬼魂、冷冽迷幻森林里的冒险、被疯狗的幻影撕裂的人生……不断轮回如火十字烙印的宿命旅程。 爷爷阿斯吉尔,立体画派的狂热爱好者,为了保命背叛集中营里最亲密的战友,从此一辈子为自己的良心寻找归宿;奶奶碧玉,沉溺于罗曼史和 赌博的富家千金,与医生偷情被丈夫活逮;爸爸“招风耳”,躲在厨房水槽底下的度过的童年,以爷爷的鬼魂当做人生导师,错偷女友母亲的内裤珍藏;妈妈莉乐,不是跑进淹水的地下室怀念死去的母亲,就是夜夜在阁楼贪欢做爱报复生父;而奥斯卡自己,偷窥姐姐与其追求者在房间的举动声息,也背负着一个家族乱伦与谋杀的罪愆。 一个家族折射一部欧洲历史,一则恶童修复记忆、回首不堪往事的长篇真情告白,别让黑暗穿过你,宁肯你自己穿过黑暗 媲美《百年孤独》的家族传奇历史,四代人不断轮回如火十字烙印的宿命旅程。 那些故事都有些令人痛苦的东西,也有些虚伪的东西。当时,我们都不明白,故事是把我们这个家族凝聚起来的黏胶,因为当他们消失后,一切就开始奔溃瓦解,渐渐地,我们就随风飘散了。 地下室狗头的诅咒,谎言与真实,告白式的述说,一个家族肖像的形成,如黑色幽默版的一千零一夜,也是说不完的似水年华…… 丹麦文学金桂冠奖,年度作家,年度图书和读者票选奖 台湾岛内推荐: ◇ 所有疯狂角色都是为了引领故事而存在,横冲直撞滑稽突梯的事迹则勇敢地反应了某种不堪入目的真实。──卧斧 台湾作家 本书台版序言作者 ◇ 刻画出真实的人性,也勾勒出一篇篇的生命之歌。──涂翠珊 台湾作家 ◇ 投射出北欧电影中那些奇妙的光和影。爆笑、慰藉和残虐往往难以区分,所有的个性和畸变各得其所。──郭光宇 《中国时报.开卷「世界书房」》书评人 ◇ 四代人苦笑参加的家族旅行史。看他们空寻不着永远栖身的腹地,我感到愉快且悲伤。──童伟格 台湾作家 ◇ 启蒙、成长与哀悼的故事。一个时代就像发霉的挪威纸钞般碎裂,但是历史没有贬值,反而铭刻在故事里。──张锦忠 中山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台版另有 刘毓秀(台大外文系教授)、骆以军(台湾作家)、魏瑛娟 (剧场编导)、魏德圣(电影导演)推荐。 国际推荐: ◇ 结合了骚乱、粗俗的幽默和诗意的想象。——英国《独立周日报》年度图书奖 ◇ 此书的幽默颇有德国小说巨擘葛拉斯《锡鼓》(The Tin Drum)的况味,情感真挚又似《安琪拉的灰烬》(Angela’s Ashes)……卓越超群的家族小说。——德国《明星周刊》 ◇ 就像智利小说家阿言德(Allende)的《精灵之屋》(The House of the Spirits),但更反讽,更现代一些,家族小说鲜有更胜一筹的。——德国《图书市场》杂志 ◇ 才情焕发的魔幻写实家族史小说。——丹麦《周末报》 ◇ 此书为约翰.欧文(John Irving)和波伊尔(T. C. Boyle.)的小说迷更添阅读薪火。——德国《卢北克电讯》 ◇ 一部充满乡土气息、趣味盎然、大无畏的家族史。——美国《科克斯书评》 -
沉默的十月
●丹麦最擅长描写爱情与婚姻的重量级作家,作品已译介超过20种语言。 ●如果没有欺骗,没有背叛,那么,是什么让我们不爱了? ●爱情与婚姻,是男女关系最难解的两个课题,而龚达尔正是擅长叙写此类题材的名家。他以敏锐而熟练的叙事手法、优美的文句词藻,深入刻画两性之间幽微纠结的心理层面。《沉默的十月》读来浓烈醇厚,字里行间凝聚的情绪与张力,令人心跳隐隐加速地搏动与颤抖;跟着主角悠远缜密的思绪,读者彷佛也潜入了人物内心的深层世界,一同体会百转千折的情感变换。 一个中年艺评家的妻子在某个早上离开,没说要去哪也没说去多久,他们一双子女都长大在外过自己的生活,于是整个家里只剩下艺评家独自一人。他开始反思过去的夫妻生活和家庭生活到底发生些什么,一点一点试图拼凑他和妻子之间,他与他生命中的女人们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大部分时候他都想不出来,有太多无可名状的感受在他内心徘徊,他又不能克制地来回揣想许多往事和假设。 -
走出非洲
《走出非洲》是卡伦•布里克森的一部自传小说,作品描绘了1914年至1931年“我”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生活故事。作者匠心独运,将众多的人、事、景、物融于一炉,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非洲这块热土及其在繁衍生息的人民的纯真热爱。作品的“我”既有男子汉创业的魄力和冒险精神,又有女子的软心肠和经得起挫折的韧劲。这种刚柔并济的性格使她在事业上勇于进取、不畏磨难,在生活中又富有人情味、重友情。作者以同情的笔触描写了当地人愚味、落后的一面,更赞扬了他们吃苦耐劳、质朴真诚、乐于助人的一面,并真实地再现了欧洲人民在非洲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生活面貌。 -
走出非洲
1914年,29岁的卡伦踏上非洲这片热土,满怀憧憬地与自己的丈夫一起经营咖啡农场。那时的非洲于她而言,漂浮的云彩、静谧的山野、特有的野生动物……这一切就如诗篇里描绘得那般美好。 她在自己的恩戈庄园雇佣了许多当地的非洲农民土著,并在此后的时间与他们一同游猎,一同饮居,一同 参加舞会,一同野外奔波。朝夕相处的生活使卡伦与他们建立起一种甚至比友谊还要高贵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她在那里遇到了自己的知己——丹尼斯。 然而,某一天,卡伦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她与丈夫离异,咖啡园遭遇严重的蝗灾,丹尼斯因飞机失事坠入山谷…… 卡伦苦心经营16年之久的咖啡农场,最终逃脱不了被强行变卖的命运。她黯然地失去了它,失去了丹尼斯,失去了那里热切的土著人民。 她惆怅失落地与她的青春岁月告别,离开了她钟爱的非洲,走上新的路途…… ———————————————— 海明威赞不绝口的丹麦文学奇女子! 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安徒生奖和彭托皮丹奖的获得者 与安徒生并称为丹麦的“文学国宝”! 同名电影《走出非洲》一举斩获第58届奥斯卡金像7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