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与“民主迷信”
谁会宣称自己不是民主制的支持者呢?民主全能。民主能让人民都作主,能治腐败,能让人人平等,能让政治清明,能让世界上所有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它高于家庭、高于民族、高于主权、高于人权,还高于一切非西方人的生命权。这就是目前弥漫于世人之间的民主迷信!笔者不反民主,甚至还有些喜欢民主,可也不信民主教,更不信那些虔诚的“启蒙”者能把中国人民都变成民主信徒。中国充满困境,但笔者不信民主能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困难。笔者希望回到政治文明的原点来讨论民主,讨论民主化,讨论今天的民主十字军。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醒国人,不要从一个陷阱跳入另一个陷阱。就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论,适宜建立的不是虚妄的民主,而是法治导向、由六大支柱构成的所谓“咨询型法治”。这六大支柱包括中立的文官系统;自主的司法系统;独立的反贪机构;独立的审计系统;以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的广泛的社会咨询系统;以及受法律充分保护的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这种法治有六大特点,即强调“法律”作主,拒绝“人民”做主;强调法的正义性,因而特别重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严格执法的重要性,刻意增加立法难度;强调限制政府的职能和规模,造就有限政府,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自由,从而鼓励民族的创造力;强调政府行为的透明;强调追求符合中华传统的秩序与自由。本书所收论文,从法治、现代化和秩序等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上述问题。 -
亲历民主
自从清代中美之间有接触以来,有志于社会政治变革的中国人对美国的民主制度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兴趣。多少年来,人们撰写、翻译的关于美国民主的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是,对美国的民主制度作出详细的、能够为中国读者所理解的作品并不多。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经常使得人们得出两类相反的结论,或贬斥民主虚伪,或将民主过分理想化。 本书作者龚小夏用亲身参与美国民主竞选的经历,揭示了民主制度的细微末节。最后,她得出结论:“美国现行的民主政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缺陷,但是这反映的无非是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群体本身所存在的缺陷。人不是完美的,人创造的制度更不可能完美。历史上,当人们横下一条心、不惜代价地去追求完美的社会政治制度的时候,制造出来的往往是吞噬人类生命的恶魔。从这个角度来说,民主制度正是人类发明的制衡自身追求完美的冲动的最重要的工具。” -
通往民主之路
《通往民主之路:民主转型的政治经济学》讲述了,20世纪后期,人们比以往更能自由地主宰个人的命运,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共产主义已经衰退,专制体制也在垂死挣扎。虽有偶发极端事件,但世界仍处于和平状态。这种自由民主式的和平不是基于权力制衡,而更多的是基于在自由国家的相互依赖体系和多样化的国际组织支撑下所形成的市场与权利的双重驱动。 《通往民主之路:民主转型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了不同国家——包括拉丁美洲、亚洲、东欧、非洲国家——所采取的不同民主转型路径,以及稳定新的民主体制所需要的政治和经济方案。通过分析军管体制、专制体制的寡头政治集团,揭示了统治集团内的分歧怎样推动了民主转型,统治集团外的群体和利益集团怎样发出挑战,以及为什么结果往往是经济表现不佳。本书还就美国外交政策对民主化的推动和投入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在众多有关“向民主转型”的文集中,本书不仅是最新的、最权威的,也是最好的。本书对专制体制向民主体制转型中的成功、踌躇,以及超乎想象的一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睿智、坦诚。令人耳目一新。 -
民主的价值
民主是一位有缺陷的霸主。共产主义的挫折,使民主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失去了重要的体制性竞争对手。民主的灵活性,对代议制平等的内在承诺,对反对派政治活动合法性的认可等,所有这些政治机构的民主特征,都不应该被轻易地打折或减损。但是,民主有许多不足之处。它非常容易被强大的利益集团完全挟持,它往往不能保护弱势群体,或者相反不能促进社会公正;并且它也不能很好地应对许多政治图景的表征。强烈的感受是,政治认同,勾画和重新划定疆界,以及全球环境问题,是其中最为急迫的。简而言之,尽管民主是有宝贵价值的,但是它不容易与其他的政治价值相互适配,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达不到它所面临的需求。 在本卷中(和它的姊妹篇《民主的边界》一起),一些世界上最杰出的政治理论家和社会科学家,针对这些日趋紧迫而又令人困扰的主题,提出了新颖的论述。《民主的价值》一书主要论及民主的性质和价值,尤其关注民主与公正、平等、效率和自由等善行之间的张力问题。 -
Democracy
-
规模与民主
本书运用数理分析来阐释人口规模(地域规模和人口密度)和民主之间的关系,全书考察了政治思想史中有关规模和民主之间关系的观点、规模对于全面反映其公民集体偏好的体系能力的影响、两种基本标准之间的冲突问题以及体系能力问题、规模和国家生存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并提出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