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窃言盗行
若疑惑,请模仿? 人类首先是社会性的生物,这决定了我们大部分的选择。作为一种天生会模仿的动物,我们懂得利用他人的大脑为自己思考,并且在他人的大脑中储存有关世界的知识,所以成为了今天的人类。 本书阐释了想法、行为和文化怎样通过简单的模仿得以传播,帮我们在社会行为的复杂世界中辨明方向,理解人类行为,并开始做出改变。 不过请记住,社会行为就像风和天气一样,可以测量和适应,但无法控制。 “人与人渴望理解,彼此沟通,并正在相互影响。一些人标新立异,大部分人随波逐流或从善如流。小时候,我们学着别人的样子走路,说话;长大了,我们学着别人的样子恋爱,成家……《窃言盗行》,一本从多种的角度谈模仿的书,个人怎样因模仿成长,人际怎样因模仿而互动、社会怎样因模仿而发展,人类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多学科全方位展现模仿的研究及其对生活的启示,科学又艺术,专业又通俗。一本杂书,一本有趣的书。” ——迟毓凯,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人所以成为高级动物,社会属性是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与旁人发生关联交集,在所难免。《窃言盗行》这本书揭示了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其实都是相互联系的网络节点,每个人既成为观察者本身,亦是观察者眼中的风景。你的生命,因与他人关联而具有意义,我们没那么孤独。” ——贺炜,主持人、足球评论员 “一本信息量异常丰富的实用书籍,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知识与行为的交流,是营销与社交媒体界人士必读书目。” ——Collyn Ahart,YCN “《窃言盗行》对营销学有深远的影响。人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独立,而是非常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John Kearon,BrainJuicer Group PLC创始人、CEO -
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
衣食住行是我们最日常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质量,那么多了解其中的技术信息,消除一些技术方面的误会,就很必要了。 穿衣打扮要了解日用化学品的性质;饮食健康要了解肠胃、细菌、食品工业;居家舒适要了解电器有多智能,环境可以怎么改造;出门在外要了解交通工具和路况——最普通的生活离不开最基础的科技。果壳网用通俗的语言为你提供这些信息:享受生活需要有技术含量。 有技术含量,生活才有质量。用科技服务生活。 -
格林兄弟的遗赠
如果童话中的魔法真的存在,那会发生什么呢? 身处新校园中的孤独感,让伊丽莎白接受了一份在纽约回收物品储藏馆的兼职工作,希望能借此交到新朋友,顺便也给自己赚点零花钱。而这个储藏馆可不是寻常的图书馆,人们通常到这儿来借一些物品,而非书本。这些物品包罗万象,从茶具、曲棍球球棍到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的日常假发,应有尽有。 储藏馆也是格林兄弟遗赠的保管处,这些藏品都放在地下室的一个秘密房间里。那个房间也被管理员用来封存那些在《格林童话》中记载的强力宝物,包括——七里格之靴、眨眼间就能变出一桌盛宴的小餐桌,以及白雪公主继母的那面说着谜语、有着自我意识的阴险镜子。 某天,这些具有魔力的藏品一件件地失踪了,伊丽莎白和她的新朋友们必须在自己被诬陷或是被幕后黑手俘虏之前,捉住那个行窃的贼…… -
肠子,脑子,厨子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食谱和饮食文化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一种有关食物的本能,一种全人类共有的味觉体验?有没有一种“食物理论”决定着我们会选哪些东西来吃,决定我们认为吃多少才算饱,决定我们爱吃什么零食?神经人类学家约翰•艾伦觉得有。在这本书里,他探索了味觉的演化基础,以及共同的认知基础何以衍生出世界各地纷繁复杂的饮食文化。 人类食用的植物和动物种类非常广泛,但与其他杂食动物不同,我们吃饭时用到的不只有舌与胃,还有脑。味蕾能够体现人类的自然史,我们是独一无二的超级杂食者。 这本书的素材来自食物历史、厨师、人类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艾伦先是描绘了我们最原始的祖先的食谱,探索了烹饪在大脑演化中的作用,随后将笔锋转向当代吃货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书中探究了对食物的厌恶与喜好、给食物加上“好”和“坏”标签的强迫性需要、健康食物金字塔的膳食偏差,还对吃这件事进行了跨文化比较。 例如,为了解释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喜欢吃酥脆的食物,艾伦先是考察了人类的近亲食用昆虫的习惯。他还提示,咬碎酥脆食品的声音可以丰富感官体验,避免吃饭时的乏味。另外,对健康不利的油炸食品却会让我们获得犯错般的快感。事关吃喝,决定味觉的绝不是单一因素。 如果说语言反映了人脑独特的高级智慧,食物在此方面也毫不逊色。这是一本能够让人思考的书,让大家能更深刻地认识人和食物的关系,更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吃、吃什么以及怎么吃,并更深入了解我们的过去,同时思考人类的将来。 ——薛贵 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认知神经科学家 这本书告诉你的,是“人类为什么喜欢这样吃”。不明白这些,并不会影响你享受美味,但明白了这些,可以让你谈起吃来与众不同,在吃货中上升几个等级。 ——云无心 科普“《吃的真相》系列”作者 艾伦结合了演化与现代生物学研究,做出了一桌有关人类饮食习惯的盛宴,桌上满是新鲜想法。这本书以迷人的笔触揭示了食物的深层意义。 ——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 哈佛大学人类学家 书里有多如牛毛的有趣信息:我们为什么爱吃酥脆的食物,食物如何推动演化……这是取道餐盘的人类史之旅。 ——Jesse Rhodes,史密森尼杂志美食专栏作者 我们的大脑总是会被食物吸引,耽迷于复杂的食谱,眼馋巧克力……艾伦以精神上的味觉偏好作为透镜,讲述生物学和文化历史的故事,他的武器是人类学、食物历史和作为厨师的经验。书中涉及对食物的渴望与厌恶、文化取向与节食,内容丰盛。 ——《自然》 艾伦是个科学家,这就是说,他对食物的文化史——比如说腌黄瓜怎么从东欧迁移到纽约——兴趣不大,他感兴趣的是“干货”。他的工作就是观察大脑扫描图,看看要求被试者想着不同的食物时,他们的哪部分脑区会被激活。由此,他能把如今人们对食物的偏好镶嵌到生物演化的漫长征程中。 ——Kathryn Hughes,历史学家,作家 -
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
比尔•盖茨对《连线》杂志说,如果他还是个少年,他就会做生物黑客了。“如果你想用伟大的方式改变世界,就从生物分子开始吧。” 这里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故事。 20世纪,IT技术重塑了人类的日常生活。21世纪,轮到生物技术了。 既然DNA也是程序,也可以编码和 解码,既然人体就跟电脑一样可以通过程序控制,那么,生物界的程序员们就是改变人类衣食住行面貌的人。生物黑客们正在通过DIY改造世界,你呢?了解自己,还有什么比DNA更本质呢? 黑客精神:独立、开源、保护弱者、保持好奇、反对霸权 行动:他们试图用更廉价和实用的生物技术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厨房里检测家族遗传疾病,自己制作三聚氰胺检测工具,制作更方便廉价的传染病疫苗,把果蔬净化机改装成离心机,发明世界上最小的上热循环仪,用微生物净化水的方法来清理胆固醇,开拓个人定制的癌症攻克方案。 信念:个人有权利知晓自己的遗传学信息,个人力量可以避免大公司大机构的官僚和冗繁,生物科学的成果应该送到最需要它们的人手上,生命可以设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物黑客。 推荐语: 我们号召创新,呼吁创新,正是由于我们目前的创新不尽人意。即使在发达国家,人们也在抱怨专业的研究者们为体制、文化、经费及奖惩等非科学因素的压力而疲于奔命,以至于出现不少“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的尴尬现状,创新动力愈发变弱,创新灵感未见增长。然而此书中的一群“黑客”们,犹如空中的新星,为科学的发现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些年青黑客的激情,也许是出自于他们的好奇或非意识的冲动,也许是代表一种人类天生的追求和执着,也许,这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将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历史使命进行最佳结合。 ——杨焕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大基因研究员 这本书把开源、反商业化、保护弱者、自由、独立、好奇的黑客精神表现得淋漓精致。从开源的设计、廉价的设备、极富创意的检测方法、巧妙的构思、到惊为天人的生物积木工具等等都让人觉得阅读畅快无比。 ——吴凡 生命科学研究者,国内早期计算机黑客和生物黑客 他对生物黑客们的精彩描述揭示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矛盾:我们对掌控生命的力量的向往和恐惧。 ——卡尔•齐默(Carl Zimmer) 著名科普作家,《演化》作者 -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
对于一本写尸体的书而言,“嬉笑而滑稽”似乎不可能,但玛丽·罗琦做到了。 本书将向你讲述人类死后继续在历史上留下的点点滴滴,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都已湮没淡忘,但他们死后的贡献通过书籍诉说着他们的不朽。尽管有时显得那么怪异,令人惊奇,但总会激发你强烈的兴趣。从医学解剖的无序到有序、从粗放到严谨、从暴露隐私到尊重隐私,系统介绍了人类医学所走过的这段历程。科学幽默作家罗琦女士用并不悬疑、造作,但却出奇冷静、科学、严谨的话语,讲述了一个个尸体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获得过如下荣耀—— 美国国内公用无线电台“科学星期五”“2003年最佳书籍” 《洛杉矶纪事报》“2003年最佳书籍” 《娱乐周刊》“2003年最佳书籍” 《拉斯维加斯信使报》“2003年最佳书籍” 《西雅图时报》“2003年最佳书籍” 《圣荷西信使报》2003年50本最佳书籍 亚马逊网站2003年编辑推荐书籍 入选巴诺书店 “发现新的大作家项目” 入选博多书店文学选集 获得2003年博多书店原声文学奖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 The Curious Lives of Human Cadavers)得到过的媒体赞誉—— “权威作家罗琦,无尽的好奇,捧腹的诙谐。她的研究一丝不苟,笔法迷人。” ——亚当·伍格,《西雅图时报》 “这本离奇而有趣的读物,为生与死,为医务人员,提供独到的看法。掩卷之际,你会赏识人类尸体的奇妙。” ——塔拉·帕克-波普,《华尔街日报》 “对于一本写尸体的书而言,‘嬉闹而滑稽’似乎不可能。然而,罗琦能做几乎不可能之事;她写的这本书,充满敬意,又帮助读者增长见闻,同时率性而发,富有机趣。” ——《出版家周刊》,星级评论 “你不会忽视这本书。每个细节都引人入胜。罗琦娓娓道来,读者不能释卷。” ——亨利·基瑟,《芝加哥太阳报》 “笔调活泼,出人预料。” ——马克·罗左,《纽约人》 “作者机智的措辞,为对人类尸体的研究,为尸体在研究中的作用,灌注了新的活力。为社会贡献某种好东西,到死也是不晚的。” ——克里西·波斯科,《每日新闻》 “玛丽·罗琦是一个濒危物种:一位具有幽默感的科学作家。她竟然能使可怕之事听起来有趣,却又不触犯死神的尊严。” ——布莱恩·理查德·博伊兰,《丹佛邮报》 “赏心悦目……这是一本奇妙的读物。” ——蒂姆·瑞德蒙德,《旧金山海湾卫报》 “罗琦的笔法轻松,把病理学史的那些怪异的插曲写得出神入化。死亡或许会笑到最后,但罗琦能在恐怖之中嬉戏。” ——吉尔伯特·泰勒,《书单》 “对无生命之躯体,罗琦采取迈克尔·摩尔的方法,以别具人情的方式接近尸体处理业。她把幽默的趣闻和历史上的掌故联系起来。” ——托尼·麦克米纳敏,《格言》 “罗琦的笔法,宛如与你促膝长谈,面对绞刑架也笑得出来,把书写得生气盎然。” ——亚历克斯·阿布拉莫维奇,《人民》 “罗琦似乎故意帮助我们(和她自己)更好地理解死亡的意义,或者说,起码是要使一个人自己的死有意义。” ——斯蒂夫·菲特,《芝加哥论坛报》 “罗琦的笔触,亦庄亦谐,游刃有余,却不煽情。她讲述尸体的那些超人之举,笔法清晰而泼辣,她使我们相信,人不免一死,但死也有趣。” ——艾丽卡·博内特,《陌生人》 “探索的决心,关注的眼睛,以及讨人喜欢的幽默感,作者玛丽·罗琦写了一本与尸体的历史和尸体在目前的用处的书。” ——黛博拉·拉芙,《理查蒙德时报快讯》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只要你翻开它,你就欲罢不能。” ——威廉·温克,《威斯康辛州杂志》 “罗琦写了一本奇异而有趣的书,她的研究感人而充满敬意。她勇敢地踏进了我们不想进入的领域。” ——南希·苏摩尔斯,《坦帕论坛报》 “玛丽·罗琦的书确实有趣,肯定会成为一本经典读物。” ——唐纳德·科林斯,《论坛评论》,匹兹堡 “罗琦的风格非常温暖,她对令人啼笑皆非的异常细节明察秋毫。死尸从来不像在她的书里这么有趣。” ——迈克尔·杰夫,《快报》,圣安东尼奥 “古怪、阴暗,相当机智。该书把死亡描绘得滑稽可笑、别有情趣,而且还奇怪地引人入胜。” ——苏珊·奥瑞安,《兰花贼》作者 “引人入胜,滑稽可笑;敏于观察,探索幽微,玛丽·罗琦的《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是一本重要读物,记录对处理尸体的方式——不假文饰。这项研究令人羡慕,逸闻趣事选择审慎,文笔生动活泼。” ——卡勒博·卡尔,《精神病学家》的作者 “玛丽·罗琦证明了我们许多人早就疑心的一件事情:生活中真正的迷人之处,只在你死了的时候才开始。我特别欣赏关于头移植、木乃伊黑市以及如何说清楚你确实死了的那些部分。” ——乔·昆南,《天啊:一个愤世者对圣徒地位的短命探索》的作者 “玛丽·罗琦是本世纪最令人捧腹的科学作家。如果这听起来像是假意的奉承(甚至挖苦),那么该书的每一页都有相反的证据。《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告诉我们尸体在哪里,尸体有何用,以及尸体必须讲的那些令人惊异的故事。最重要的,是该书能够在尸体那里发现幽默,而不触犯其尊严。死尸万岁。” ——博克哈德·比尔格,《忽悠傻瓜》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