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遇琐记 作家索莱尔斯
这本书包含《偶遇琐记》和《作家索莱尔斯》两部分。 前者由罗兰•巴尔特在摩洛哥旅游时的一些生活散记、通常意义的两篇散文和在“巴黎的夜晚”名下的16篇日记组成,典型的巴尔特式片段写作,赋予了这些作品以独特的意味。 后者包括罗兰•巴尔特在不同时期发表的6篇评述索莱尔斯作品的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对索莱尔斯的文学探索采取了肯定的态度,积极评价了这些探索在符号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
中性
本书为罗兰•巴尔特在法兰西学院1977—1978学年年度研究班课程的讲义。 罗兰•巴尔特去世前在法兰西学院讲授了三年“文学符号学”讲座,“中性”是第二年的课程主题。在这部迟至2002年才发表的讲稿里,巴尔特秉承其在就职演讲中预告的创新精神,把“中性”这个语法概念延伸到哲学、意识形态、社会行为、性观念等不同领域,即一切能够破除或避开以二分法为标志的聚合关系的思想和行为。巴尔特解构了“中性”的23种正面和负面的表征或“闪现”,并广征博引老子、古希腊哲人、卢梭、波德莱尔、托尔斯泰、本雅明、纪德、尼采和凯奇等人的思想,从而揭示了非冲突性的“中性”对于西方伦理学、哲学、政治学和语言学话语中的习常观念所具有的丰富意义。 -
明室
《明室:摄影札记(罗兰·巴尔特文集)》作者应《电影手册》杂志之邀写成的,在摄影评论界声誉卓著。巴尔特在书中选了十几幅过去的和当代的、著名的和无名的照片,穿插在文本之中,作为评说的对象。在书中,巴尔特不讨论摄影师与照片之间的关系,而以观看照片的人与照片之间的互动为考察的中心,构筑了自己关于摄影的理论框架。他把照片的意义分成两个部分:意趣(Studium)和刺点(Punctum)。前者是摄影师通过作品向观众所展示的可以理解和交流的文化空间;而后者则是照片中刺激和感动人的局部与细节,也即让人为之着迷和疯狂的地方。 巴尔特对摄影的思考经历了从符号学结构主义到现象学的转变。作者在《明室:摄影札记(罗兰·巴尔特文集)》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已经不局限于摄影这个讨论对象,而是突破到更大的文化领域,尤其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上,发人深省。同时,《明室》与其说是一篇讨论摄影的论文,不如说是巴尔特自己的情感大写意,在该书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厚的情感体验,这也正是《明室》别具一格的地方。 -
符号学原理
《符号学原理》一书的作者为法国首屈一指的文学和文化符号学家,本书为作者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代表作,20世纪60年代发表以来,风行世界各国,已成为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经典之一。本书涉及语言学、文学理论、文化理论等广阔人文领域,对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基本方法论,提供了一份简明教材,适合于关心美学、文艺理论、文化理论的广大读者研读。全书内容深入浅出,既是一部符号学导论,也可作为有关文艺理论和符号学的长期参考读物。 -
罗兰·巴尔特最后的日子
该书围绕着罗兰•巴尔特去世之前几年中的生活与精神状况展开,采访了他的众多朋友和学生,用文学式的笔法勾勒出巴尔特在讲课、写作、家庭和社交方面的种种情态,写出了他晚年因丧母而极度“哀痛”、因“同性恋”问题而备受困扰的暗色生活。 作者意在把读者带入这位思想大师的内心深处,探寻他的人生和作品,在学术明星的形象之外,展示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面貌。 -
小说的准备
《小说的准备》由四个不同部分组成,包括两次课程讲演系列(“从生活到作品”;“作为意志的作品”),两次研究班系列(“谜园隐喻”;“普鲁斯特和照片”)。四个部分之间没有主题方面的直接关联,但彼此之间存在着思想方向上的统一性。《小说的准备》可视为作者借研究写作为名进行的一次“准诗体”的文学伦理学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