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在论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夏季学期讲座)》主要讲述了:20世纪末,随着海德格尔早期著作的陆续编辑出版,引起了西方学术界对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的热情和兴趣,不少有分量的成果相继发表出来,推动了国际海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海德格尔早期思想中,《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海德格尔1923年夏季学期讲座,属于其弗莱堡早期的思想,后收入作者德文版《海德格尔全集》第63卷,1988年出版,1999年出了英文单行本。海德格尔讲授这门课时,时年34岁。 本讲座有两个突出的现象学的解构的例子:一个是从一开始,海德格尔就对“本体论”(存在论)这个概念做了某种“拆解”的工作:既没有完全抛弃它,又通过回到存在的源始经验将它同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区分开来了,这里面包括对存在本身意义的恢复,尽管这个阶段是以作为在者的此在的存在意义为中心。另一个是在讲实际性的“此在”这个概念时,海德格尔用了两节(第4节和第5节)对在西方古希腊和基督教传统观念融合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有关人的“僵硬”观念进行了解构,因为不拆解这种观念,我们便无法真正“看”到“此在”本身的意义。 -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
他是有史以来自称“哲学家”而最名不副实的人?是纳粹主义的辩护者?还是大陆哲学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令人难以捉摸,其思想复杂而浩瀚。本书作者主要围绕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所论及的在世存在、非本真性、负罪、天命、真理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让这位哲人走出固有的语言和风格,与别样的思路连接。 -
海德格尔《哲学献文》导论
本书是美国哲学家瓦莱加一诺伊介绍海德格尔《哲学献文(从本有而来)》的一本导读性著作。作为德国著名海德格尔专家赫尔曼的弟子,作者在书中秉承了赫尔曼忠于海德格尔思想的研究风格,“忠实地”撰写了这部《海德格尔<哲学献文>导论》。《哲学献文》以艰深和晦涩著称,有鉴于此,对于一部导论而言,“忠实的”介绍也许恰恰是它的优点。不过,它并不是一本一目了然的著作。希望接近《献文》的革命性思想的读者,需要熟悉和理解与这种思想相对应的,专属于它的,与传统哲学迥然有别的术语和行文风格。艰深的思想闪烁在晦涩的表达和玄机重重的暗示之中,需要耐心的推敲。虽然本书对《献文》做了“全面的”介绍,但是无论在问题的深度上还是广度上,一本导读都无法取代对《献文》本身的阅读,正如作者所说,它只是一根帮助大家进入《献文》的拐杖。 -
海德格尔的政治存在论
《海德格尔的政治存在论》内容简介:马丁·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公开结盟,以及这一结盟与其哲学思想中的具体关系——也就是在何种程度上他的概念与一系列完全不可驳辩的政治信念之间发生关联——,已经成为最近辩论风潮的话题。布迪厄,这位法国一流社会学家和文化理论家在这场辩论之前的十年,早就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既是这场辩论的先导,又是对卷入到哲学话语生产之中的体制化机制的分析。 尽管海德格尔了解并承认纯粹哲学议题的合法性(他指涉那些圣典作者和传统问题,并尊重学术禁忌),然而,布迪厄还是指出,海德格尔哲学话语的复杂性与抽象性源于他在文化场域的位置,这也是社会维度与知识分子维度,亦即政治思想与学术思想交叉的地方。 布迪厄建议,海德格尔不该被看成是纳粹的意识形态专家。由此,他的结论是,人类的种族主义概念在海德格尔的哲学观念里是没有位置的。更确切地说,他认为,海德格尔的思想是”保守革命“在哲学场上的结构对等物,纳粹主义不过是“保守革命”的一个维度。 -
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
编辑推荐 众所周知,马尔库塞是海德格尔的学生,而且有关技术深入改变我们的经验这一主题,对于二者而言都显得十分突出。但是,两位哲学家所关注的这一普遍问题并没有得到过更加认真、翔实和更具哲学含义的思考。 芬博格的这部著作恰到好处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并通过彼此间的比较和对比对每位哲学家进行了阐述,而且最终对该问题给出了博识和原初的视阈。这是迄今为止在哲学上最具魄力且最为深思熟虑地评价马尔库塞的出版物,而且是凭借其自身的魅力对批判理论和我们的技术命运进行了复杂而有说服力的冥想。 内容简介 马尔库塞是海德格尔最著名的学生。1933年,他宣称已摒弃存在主义,并在海德格尔被宣布当选弗赖堡大学首任纳粹校长之际,开始流亡。两位思想家之间这种有争议的关系反映了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在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的分裂。然而,安德鲁·芬博格对海德格尔的早期讲稿以及马尔库塞未发表的著述所做的细致研究表明,较之马尔库塞情愿承认的情况而言,这位著名的学生其实在思想上更接近其甚至更为著名的老师。《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首次探究了马尔库塞早期和晚期著述中所进行的非凡的尝试,这种尝试试图通过一种激进的批判理论在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鸿沟上构架起一座桥梁。 -
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
海德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哲学运思就像行进在人迹未到的林中小道上,当回首过往时,来此的踪迹恐怕早已是依稀难寻,所剩下的惟有一个人孤零零的“路标”,汇集在本书中的十三篇论文,作为作者自己哲学学习和思考之路上的“路标”,让我回忆起自已在这十几盾来从北京到美国,再到香港,从读书学习到到教书研究,所走过的哲学运思之路,这一路上寻觅时的点点滴滴,其间虽不乏“山重水复疑无咱”般的迷惘,但也时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欢欣。只希望有兴趣读到这些文章的朋友和读者,能一同体会和分享这“同道”的“迷惘”与“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