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道而行
1930年代以来,哲学分裂为两大阵营:在英语世界盛行的分析传统和在欧洲大陆流行的欧陆传统。本书通过一个关键性事件考察了这一分裂的起源:1929年在瑞士达沃斯,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之间的争论。参加这一分水岭事件的还有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维也纳学派的卡尔纳普。 作者解释了哲学分歧是如何与政治事件交织在一起的。海德格尔和卡尔纳普都将他们的哲学努力与个子的激进社会观相联系。卡尔纳普属于左派,海德格尔属于右派,而卡西尔则属于自由派的共和主义者。 -
存在的一代
德里达说: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任何严密的哲学家都无法回避与海德格尔的“争论”。 海德格尔的学说在法国扎根的过程是紧张的,也常常激起人们的强烈情感,不断重现的海德格尔事件说明了这一点。伊森•克莱因伯格研究了1927至1961年间海德格尔哲学在法国受到的最初三轮“解读”,追溯了从海德格尔开始经过布朗肖和列维纳斯、梅洛-庞蒂及拉康直到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的思想以及在20世纪60年代崭露头角的一代思想家之间的传承关系,也讨论了海德格尔的政治选择的复杂性质以及这些选择的后果的问题。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将虚无描述为一种“盘缠在存在中心的蠕虫”……就好像萨特的蠕虫一样,海德格尔哲学现在深深地扎在法国现代哲学的核心处。它处于法国理智思潮的中心,然而它啃噬着它已成为其一部分的这个传统,对这个传统而言,它是陌生的、不可分离的,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缺少的。 ——伊森•克莱因伯格 -
海德格尔的危机
本书试图通过审视哲学在纳粹德国所扮演的角色来探讨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联。这一探讨在历史性和系统性两个向度上相互交织。在历史性向度上,作者描绘了纳粹期间及其酝酿时期哲学与政治之间的互动网络,并将海德格尔的个人危机放入德国哲学的整体危机中予以观照。作者重点考察了危机、民族、领导和秩序概念作为哲学与政治概念的独特性,指出它们能够充当语言和行动之间的桥梁,德国哲学家们借此参与政治。 通过以上详察,作者最终认为,哲学家们并无资格确立政治行动的权威标准,承担批判性角色对他们而言或许更为适当,而哲学在政治中的真正任务,则在于勾画出新的实践可能性。 -
海德格尔与纳粹
马丁·海德格尔一度热烈拥抱纳粹主义,因而在后现代性的政治文化中留下不和谐的轨迹。作为一名哲学家,他提出了一种旨在“克服”西方哲学的异乎寻常的思想。他的著作作为后现代时代中诸种反哲学、反本质解构运动的主要源泉,对福柯、拉康、德里达、德勒兹和鲍德里亚等思想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批评者看来,这些思想家的作品中存在某些任和判断上的危险疏漏,他们对海德格尔的颂扬似乎极大地表明了这一点。 本书重新评估围绕海德格尔政治问题的事实与争论,并把它们放置于迈向21世纪的重大政治争论的北景中。理性、现代性、主体性、身份认同以及未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等正是其中的议题。此中的关键,不仅关乎哲学的声誉,还事关我们能否成功抵御当今诸种借尸还魂的纳粹主义。 -
解读《存在与时间》
在西方哲学中,Being是一个根本性的概念,对于它的解读直接关系到对一个哲学家根本思想的理解,也关系到对西方哲学的实质的理解。海德格尔的代表作Sein und Zeit影响远播,它把关于being的古老问题带入了现代人的视野。该著问世之后,围绕它的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中译本《存在与时间》在我国学界影响巨大,文、史,哲、艺等领域均有引用,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表达上一中译本对当前学界的理论话语产生了重大影响。《解读存在与时间》以《存在与时间》中的四节内容为对象,仔细逐段、逐句进行分析,指出了以“存在”作为“being”的对译所造成的概念晦涩和理解困难,还指出了应该以“是”来翻译being,并提供了相应的修正译文,从而对该书思想内容做出新的解释。《解读存在与时间》作者王路认为,以“是”来替代“存在”,并且把它贯彻始终,并非仅是being一词中译名的改变,而是一种哲学实践,它为正确解读海德格尔的思想,并进一步充分地理解西方哲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
论精神
德里达的解构在其产生之初,就被指责为是非政治的。而由于它与海德格尔的遗产之间的某种程度上的“共谋”关系,他的思想更被指责为有法西斯的倾向。特别是1987年维克多·法里亚斯的《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一书的出版,似乎更加重了人们的这样一种印象:海德格尔的纳粹事件并不是哲学家的一次偶然的失足,相反,纳粹思想已铭刻在海德格尔思想的最深处。《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表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当然可以视为是对法里亚斯一书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