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的超越性
《自我的超越性》是萨特最早的著作。此前出版的仅有的两部作品严格说来不能算作哲学研究。其一是1927年发表的有关狄骥(Duguit)法律现实理论的文章,另一篇则是在1931年发表在《公牛》杂志上的《真理的传说》,萨特在这篇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萨特以这部著作开始了通向《存在与虚无》的探索。此外,萨特的生平纪事也可肯定它与萨特当时的哲学关注是一致的。可以说,萨特那时的所有著述,如果不是同时的,至少也是同时构思的。《自我的超越性》写于1934年,其中一部分是萨特在柏林为研究胡塞尔现象学而写的。1935年间,他还写了《想象》和《想象物》(分别在1936年和1940年发表),后来在1937年和1938年间完成1934年就构思的《心理》。后来他又从《心理》分离出另一部著作《情绪现象学理论初探》,于1939年发表。最后要提到随后在1943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他在《存在与虚无》中坚持《自我的超越性》的结论,又完善、深化了它所欠缺的对唯我主义的批判。 对这部年轻时代的作品,萨特只在一点上有所否定,而这一点在作品中几乎没有展开:即触及精神分析的内容。他对过去的观念进行彻底清算——即否定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和理解的观念,并不再坚持过去对这个领域的偏见。 但是,意识结构理论本身,以及作为超越心理对象的自我的根本观念始终没有变。 西蒙娜·德·波伏瓦对此有过明确的评论,尽管略嫌简短,这里不妨提上一句。她说“《自我的超越性》用胡塞尔的观点——而又对立于胡塞尔后来理论——描述了‘我’与意识的关系。在意识与心理之间,萨特坚持了他一直坚持的区分。当意识是直接的和对自我的明确在场时,心理就是对象的总体,这些对象只有通过反思活动才能被把握,它们就像知觉的对象那样只凭借侧面(Profils)表现:比如仇恨是超越物,人们就通过体验(Erlebniss)领会,其存在是或然的。我的‘自我’本身是一种世界的存在,他人的‘自我’也完全一样。因此,萨特建立了他的最古老、也最执着的信仰:存在一种非反思意识的自主性。拉罗什福科和法国心理学传统所说的自我的关系会败坏我们最自发的运动,它只在某些特别的境况中出现。对萨特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为他人并以同样的对象方式使为‘我’存在的心理、自我脱离唯我主义。消除唯我主义,就能够避免唯心主义,萨特在结构中坚持他论证的实践贡献(道德和政治上)。”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自我”是意识的“居士”。还有一些哲学家把“自我”在“存在”内部的形式在场确认为统一的空洞原则。另一些——多为心理学家——则想在我们心理生活的每一时刻把“自我”的物质在场发现为欲望和行为的中心。在此,我要指出“自我”既不是形式地、也非物质地存在于意识之中:它在世界中,是外在的;它是世界的一种存在,就像他人的“自我”一样。 -
现象学研究方法与步骤
现象学是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一种哲学理论,20~30年代传入法国,50~60年代成为法国主要哲学流派之一。之后,现象学又传入英、美、日、加、印度、苏联和东欧等国家。至此,现象学成为一股国际性的哲学思潮。本书对现象学研究方法与步骤作一些探讨。全书共分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作为理论的现象学,体验与反思,体验与反思,资料分析,现象学研究实践探讨,反思与评价等。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作为理论的现象学 第一节 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主要哲学思想 第三节 几大类别 第三章 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第一节 内涵概述 第二节 基本特征 第三节 核心概念 第四章 悬置与还原 第一节 悬置 第二节 还原 第三节 彻底的悬置与还原的挑战 第五章 体验与反思 第一节 体验 第二节 反思 第三节 总结与反思 第六章 研究步骤 第一节 迪尤肯学派的现象学研究步骤 第二节 克拉克·穆斯塔卡斯的现象学研究步骤 第三节 范梅南的教育现象学分析步骤 第四节 其他现象学研究步骤 第五节 总结与评价 第七章 文本写作 第一节 什么是现象学写作 第二节 基本要求 第三节 现象学写作的环节 第四节 写作案例——如何进行体验描述 第八章 资料分析 第一节 现象学研究的资料分析(一) 第二节 现象学研究的资料分析(二) 第九章 意义发现 第一节 意义来源 第二节 意义发现 第三节 意义发现示例 第十章 现象学的知识构建 第一节 基本观点 第二节 知识类型 第三节 获取新知的新途径 第十一章 现象学研究实践探讨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 第三节 资料的记录与描述 第四节 资料的分析 第十二章 反思与评价 第一节 如何开展现象学研究 第二节 简要评价 参考文献 -
艺术的意味
《艺术的意味》是德国著名现象学美学家莫里茨·盖格尔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通过展示盖格尔现象学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体现了他对现象学美学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盖格尔在《艺术的意味》中将西方现代现象学哲学同美学相结合,从而使现代美学从艺术本体的范畴进入到意识与精神现象的范畴,开辟出美学的新领域。 -
生成与解构
本文坚持一种互文式的解读方案和开放性的研究策略,将研究的理论目光投射在德里达的早期(从1953年-1967年)思想上并重点解读了德里达的三本著作:《胡塞尔哲学中的生成问题》、《胡塞尔(几何的起源)引论》以及《声音与现象》。本书的主线试图详尽、客观、不带目的论色彩地重构德里达德构思想从胡塞尔现象学中潜滋暗长、走向成熟的历史轨迹,尤其是德里达解构思想的三个核心原理——差异原理、延迟源理和“充替”原理——的出发过程;本书的副线从胡塞尔和德里达的原始文本出发,对两个不同视域的并置、启发和融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同时尖锐地批评了德里达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误解、挪用和阉割并邮此挑明胡塞尔思想的博大精深和顽强的生命力。 本书于2003年获“熊伟青年学术奖”。 -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六辑)
现象学的哲学与方法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面对实事”的思维态度和“工作哲学”的解析风格在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以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等人所代表的现象学精神,如今已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是中国(两岸三地)现象学和哲学研究界第一次合作努力的成果。它致力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进行现象学的探讨。它要回答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什么是现象学精神?它能否以及如何与中国人文精神相结合? -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