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德萨
《奥德萨》是西班牙当代自传体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详实地记载了数十年以来西班牙国家、社会和家庭流变的历史。故事出自一名年逾半百的作家之口,他同时也是作者曼努埃尔·比拉斯的化身。在经历丧母之痛后,小说主人公试图唤醒尘封已久的记忆,开始反思自己疏离的家庭关系,进而探求婚姻、教育、历史、社会制度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本书的叙事口吻多元:时而义正言辞,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又让人热泪盈眶。通过层层递进的叙事,作者最终揭示此一真理:每个脆弱的生命皆是由爱而生。
这是一本能量之书,真诚且赤裸地谈论丧亲之痛,无法言表的苦,爱人和被爱的需要。
——西班牙诗人、散文家 费尔南多·阿兰布鲁
一位独特的、才华横溢且公正的作家,他自由自在且无畏冒险。
——西班牙作家 萨拉·梅萨
我今年最喜爱的读物。
——法国作家 安妮·埃尔诺
-
德伯家的苔丝
☆毕飞宇、木心赞叹推荐,毕飞宇说:“在无数的深夜,我只有眼睛睁不开了才会放下《德伯家的苔丝》”
☆波兰斯基经典电影、BBC同名剧集原著,哈代在苔丝身上寄予了对年轻女子生命的全部理解
☆“英国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哈代的完美之作,小说出版后引发巨大争议,也是哈代“声名狼藉”之作
☆展现历久不衰的女性力量,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欧文•豪称苔丝为“想象世界里永恒的存在”
十九世纪末的英国乡村,美丽的少女苔丝生在一个贫苦之家。她父亲偶然知晓自己是古老贵族世家德伯的没落后裔,让苔丝前往一个姓德伯的商人家认亲。
德伯家的花花公子亚雷觊觎苔丝美貌,将她诱骗到密林中玷污。受辱的苔丝不堪留在亚雷身边,决然回家,诞下一子,但孩子很快夭折。
苔丝来到牛奶厂做工,与英俊、温柔的牧师之子克莱相爱。苔丝一直试图向克莱坦陈自己的过往,却在惊惧和阴差阳错中屡屡失去机会。直到新婚之夜终于鼓起勇气说出秘密。克莱无法原谅苔丝,于悲痛中出走巴西。苔丝为生活所迫,前往更偏远贫瘠之地做苦工,经受着身体的劳累、心灵的痛楚、救助家人的压力,并再次遇见亚雷……
《德伯家的苔丝》是我年轻时最喜爱的作品之一。在无数的深夜,我只有眼睛睁不开了才会放下《德伯家的苔丝》。我迷上了它。我迷上了苔丝,迷上了德伯维尔,迷上了克莱。
——毕飞宇
关于“人”的问题,有的人会选择回避,但哈代选择了面对,面对人的忠诚,人的罪恶,人的宽恕。《德伯家的苔丝》展现了货真价实的古典主义。
——毕飞宇
文学家、画家,常会羡慕音乐家,而音乐家、画家,恐怕都得羡慕哈代行文的本领:如此长,温和。读时,心就静下来,慢下来。他写苔丝早起,乡村的各种印象描写,无深意,无目的。就是这种行文,描写,了不起。
——木心
哈代是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哈代所给予我们的,是世界和人类的命运展现在一种强烈的想象力、一种深刻的诗意的天才和一颗温柔而富于人性的心灵面前时所显示出来的幻象。
——弗吉尼亚•伍尔夫
苔丝是一切文学作品里最伟大的形象之一,她超越了书中的结局,化身为想象世界里永恒的存在。苔丝虽起初天真淳朴,却充满了女性的力量,哈代在她身上寄予了对一个年轻女子的生命的全部理解。
——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批评家欧文•豪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完美、最复杂,也最声名狼藉的作品。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在请求人们对受害者寄予同情,也涉及当代道德领域的深刻问题。
——美国批评家、英语文学教授帕特里夏•英厄姆
哈代是“英国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
——美国文学评论家卡尔•韦伯
-
迷影
《电影手册》前主编讲述关于电影之爱的历史,重建一个“疯狂地怀抱雄心,且疯狂地真诚”的时代
【编辑推荐】
◆ 《电影手册》前任主编撰写,大量一手文献、私人档案、当事人谈话,为法国迷影史上的各派人物树碑立传,重构一代迷影文化的精神脉络和社会背景。
◆ 一部以《电影手册》 为 支点,以巴赞、侯麦、朗格卢瓦、特吕弗、戈达尔等“电影恋人”为核心的迷影史。
◆ 法国电影文化研究领域不可不读的翘楚之作,数次再版,讲述一段关于如何发现电影、观看电影、放映电影、收藏电影、保护电影、评论电影和捍卫电影的文化史。
◆ 为热爱电影的人重述一种观看的方法,提供一种关于如何沉迷、如何创造乃至如何从过去获取某种永续精神力量的迷影路径。
【专业推荐】
本书以细腻精微的笔法,通过令人惊叹的史料和开阔的历史视野,书写了法国电影文化史上最热血沸腾的年代,是一部电影文化史的范本和力作!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安托万·德巴克教授如他所形容的巴赞一样,在电影和历史的“辐辏地”持续关照和还原着这一群影响了当代巴黎、法国乃至世界电影的影迷,这令他的《迷影》一书居于不可或缺的“汇流处”,它让电影与总体艺术、与人的行动,尤其是与现实的关系显现出来。由此,蔡文晟老师的深入、准确又富于灵性的译介,让曾经和当下的中国影迷得以循踪历史及其复杂性,更恰在、也唯有在其“汇流处”了悟迷影运动的深远意味。
——王方,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
德巴克的经典《迷影》既像一双穿透历史的眼,亦如一双兼具诗意评论的手,更是一颗电影思想的大脑。
——孙松荣,台湾电影学者,北艺大教授
初识蔡文晟是在夏尔·泰松(曾任《电影手册》主编、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艺术总监)的研究生读书会,他总是问题最多,思路最快的学生。获得硕士学位后,他对我说,要跟随安托万·德巴克(曾任《电影手册》主编,现为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电影学教授)攻读博士。即将学成归来时,他又一次来到安德烈·巴赞的墓前,诉说着传播电影文化的夙愿。如果“迷影”是一种信仰,他也许就是一个“天选的传灯人”吧。
——李奇,巴黎第三大学电影学博士,目前任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内容简介】
“迷影之于我的意义,乃是一种涵盖了对电影、电影导演、影评人以及观影者的爱。”——安托万·德巴克
那些活动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的狂热影迷究竟是怎么看电影的?
他们会坐在放映厅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姿势?他们如何主持电影俱乐部?
他们的团体活动具体是怎么进行的?
他们如何借由谈话、书信,以及私人或公开的写作去分享自己的观影日记?
……
迷影曾是一种属于法国的热情,影迷不仅为之阅片无数,更奉献身心——就看过的片子交流雄辩、撰写评论、谒见导演、创刊办报,甚至是主持电影俱乐部。据说,正是这股极其特殊的风气,让20世纪那些大师级导演在解放时期到1968年间的巴黎无不名重一时。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恰恰是所谓的迷影文化“造就了”希区柯克、霍克斯、罗西里尼、雷诺阿等多位电影艺术家,是影迷将他们拱进严肃作者和知识分子之列,从而跟阿拉贡、毕加索、约翰·凯奇等人一样,成为20世纪文化的创造者。
这些影迷究竟是何方神圣?在本书中,安托万·德巴克将逐一为这些日后纷纷当上批评家、导演、作家、记者的“电影恋人”立传、画像,尤其是巴赞、侯麦、朗格卢瓦、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夏布洛尔、达内等人。他在巨细靡遗地描绘这几个伟大身影的生命历程、热情理想和奋战事迹的同时,更以一种超越电影及其历史的眼界去加以审视之:毕竟,这些深受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传统、结构主义影响的影迷,确实能从一个另类的视角去观照那些涌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思想潮流、艺术形式以及重大的论题。
-
1931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而德国还要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1931年夏,德国的金融崩溃成为现代史上最大的经济灾难之一。它引发了全球性恐慌,拖垮了国际货币体系,导致全球经济迅速衰退并陷入了长期的萧条。
虽然英法美等国试图通过“杨格计划”“胡佛计划”减轻德国的还债负担,但利益纠缠之下的各国心怀鬼胎,两个计划均以失败告终,德国以及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深渊。
希特勒设法成功地从危机中获利,因为他一直是对赔偿制度最直言不讳的批判者。随着金融体系的崩溃,他对外国债权人和德国政府的沆瀣一气进行无情地批判和攻击,这项举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引起选民的共鸣。希特勒就此通向权力之路。
作者托比亚斯·施特劳曼揭露了这场致命危机的根源,展示了一个债务陷阱是如何导致一个欧洲国家的金融和政治最终迅速崩溃,以及纳粹党和希特勒如何崛起的故事。
-
柏林
一部柏林史,就是半部德国史。
柏林的官方历史记载是从1237年开始的,然而,实际上,柏林有人定居的历史要比这更久远。
从最初的小镇,慢慢发展成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最后成为德国首都,柏林见证了无数的历史,经历了无数的改变。就像记者和艺术评论家卡尔·舍夫勒说的:“柏林,注定了始终在变化,永远未定型。”
罗马帝国时代的选帝侯时期、普鲁士帝国时期、魏玛政权时期、希特勒统治时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时期,以及现在的时期。
试问世界上还有哪座城市曾在8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8次成为首都?还有哪座城市经历过如此多的变革和危机?
德国历史学博士、德国最大的百科全书《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撰写者之一亨利·维尔纳,以“博物展示”的方式,将柏林这一千年画卷徐徐展开。
-
马戏团之夜
小说的女主人公飞飞,天生有一双梦幻的翅膀而赢得“伦敦维纳斯”的称号,掳获了无数观众的心,更撩起了许多男人的欲望。记者华尔斯起了疑窦:“她是坠入凡间的天使,还是一出骗人的把戏?”为了厘清真相,也为了日渐增长的爱欲,他跟随飞飞参与巡回马戏团的演出,从伦敦至圣彼得堡,再至西伯利亚,飞飞的传奇故事拉开了帷幕:儿时在纳尔逊婆婆妓院里的欢乐时光,长出翅膀初试飞行,卖身至怪胎博物馆,险些沦为富商求得长生不死的祭品,成为马戏团的明星,逃离阴险狡诈的公爵的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