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
《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乌兰教授和她的四名研究生关于“世界著名电影导演艺术家研究”的研究成果。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位导演大师科波拉、费穆、基耶斯洛夫斯基、斯科西斯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围绕每位大师的不同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还收入一篇呼唤儿童电影大师的论文。这5篇文章为读者展现了不同风格的导演艺术世界;对电影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及影片创作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明星
电影的魅力总是离不开明星表演与明星形象。英国著名电影学者理查·戴尔出版于1979年的专著《明星》为明星研究领域设立了新的批评与理论标准。作者通过深入细致地考察电影、杂志、广告以及批评文本,精辟地分析了明星的历史的、心理的以及审美的重要性,着重论述了马龙·白兰度、简·方达、葛里泰·嘉宝、玛丽莲·梦露等盛极一时的好莱坞明星。戴尔的著作改变了人们思考银幕偶像的方式,该书自1979年首印之后已经六次重版(最近一次为1998年),成为西方最经典的明星研究著作与影视学科的必读教材。 -
阅读李安
李安是一道风景,无论电影内外。作为华人导演最出色的代表,李安站在世界电影的风口浪尖摘下一个又一个桂冠,其电影奠定了“象征意义”的结构和范式。 本书是国内研究李安及其电影的首部专著。通过解读李安的十部电影,本书全面分析了李安的导演艺术、电影影像风格、电影中深厚的东方文化意蕴及好莱坞电影制作模式。书中穿插有导演的传奇故事和鲜为人知的拍摄花絮,还配有大量精美图片,是研究李安电影和喜爱李安电影者的首选之作。 前言 历史选择了李安 一、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的电影之路 二、中学为体:李安电影的东方文化因素及其表达 三、西学为用:李安电影中的好莱坞元素 “家”的当代寓言之一——父亲,在鸿沟和代沟间《推手》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 二、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父亲 三、《推手》——父性的影像表达 “家”的当代寓言之二——和而不同成《喜宴》 一、讲述一个关于家的“传奇” 二、以“浪子”身份讲述 三、戏剧性的叙事结构 “家”的当代寓言之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影像呈现 一、客观的叙事 二、隐喻的手法 三、仪式化 四、空间的封闭和戏剧的张力 五、游走在东西方之间 《理智与情感》——对立中的和谐 一、理性的喜剧、感性的悲剧——简•奥斯汀的现代性 二、重构与超越——现代女性的理智与情感 三、消解和缺席——对立和谐的视觉表达 《冰风暴》——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与交流 一、李安——西方文化的他者 二:东方视野下的西方家庭伦理 三、东方伦理在影片中的体现 四、东方审美之下的影像 《与魔鬼共骑》——在战争中成长 一、美国战争影片——人性、娱乐、爱国主义一样都不能少 二、李安视角下的美国内战 三、在战争中成长 四、影像、细节及其他 《卧虎藏龙》——中国武侠电影的新起点 一、类型、武侠、民族心理模式——从鸳鸯蝴蝶派到人文武侠电影 二、自由、个性、成长——西方文化语境中武侠文化的解构 三、武舞、虚实、飞翔——东方意象之美 四、空间、民俗、历史——民族个性语言表达的缺失 《绿巨人》——无法承受之重 一、漫画电影:掀起银幕新风暴 二、《绿巨人》:一部人文性漫画电影 三、商业离人文到底有多远 《断臂山》——西部同性恋史诗 一、爱,与性别无关 二、情爱交织的断臂山 三、细节建构的具有东方意蕴的史诗 《色•戒》——百年尘埃之上的幻灭与隔离 一、从张爱玲到李安:尘埃中开出的花 二、色与戒:人性的压抑与勇气 三、填充、再现与超越:李安对张爱玲的表达和突破 四、色动还是心动:《色•戒》搅动的百年尘埃 参考文献 后记 -
波兰当代电影
波兰、波兰,到底是怎样的波兰? 唯一一部波兰电影专著。 透过电影管窥波兰25年变迁与新貌。 在这个国际合作渐渐成为规则而非例外的时代里,该如何保持电影的民族身份? 一个异见分子,就意味着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只要记得我们不得不等待了20年才拍摄了第一部关于卡廷惨案的电影 就够了。 不再同时对同一个主题趋之若鹜,而是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高质量作品,充分说明了波兰电影更趋成熟。 1.唯一一部波兰电影专述图书。11位波兰电影研究专家&资深影评人,11篇长文专题介绍,70余幅经典电影剧照 2.波兰使馆支持,配合2015北京国际电影节波兰特别展映单元同步出版 3.适读人群: 中国电影人与评论家,艺术、电影类院校学生☞案头必备资料 电影发烧友☞有料有趣不妨收藏的精美图文手册 -
光影之痕
由戴锦华主编,其作者群中既有戴锦华、索萨、李杨、毛尖、滕威、张慧瑜等中国大陆文化批评家、电影研究专家,也有李政亮、开寅等港台和海外电影研究学者;他们不但具有国际视野,而且生活、穿行在世界各地,可谓代表了华语世界电影研究与批评的重要一支。《光影之痕:电影工作坊2012》将以对电影事实和影片事实颇具发轫性意义的"2012年度电影访谈"开篇,更有戴锦华教授对2012年度中国及世界电影的全面总结、冷静观察与深邃思考,让人在领略到精彩纷呈的2012年度电影文化的同时,轻松地完成一次不可多得的理论旅行,学会阅读未曾说出已然说出的电影事实。 《光影之痕:电影工作坊2012》的主部由六部分组成,分别讨论以《白鹿原》为代表的中国大陆影片、以《凯撒必须死》为代表的欧洲影片、以《逃离德黑兰》代表的好莱坞影片、以《桃姐》为代表的港台及其它亚洲国家影片,以及点评精粹、理论武库,其间不乏对这些影片的文本细读,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对这些影片的症候式阅读,一方面展示本书作者基于揭示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介入立场,另一方面帮助读者形塑不可或缺的批评意识。 -
建筑物与像
《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是国内第一部针对建筑与电影以及新媒体影像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的论著。书中集中讨论了在当代符号消费的环境下,建筑的存在方式如何从直接在场转化为远程在场,建筑的重心如何从“物”转化为“像”,以及相应的影像逻辑如何作用于建筑创作和建筑观念的问题。《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全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通过分析影像渗透当代建筑领域的各种现象,提出建筑在光电子时代的“透镜传播模式”。并深入分析了玻璃与影像在“透明性”上的同构关系,从而对应于几何光学下的“近程在场”,引人大光学下的“远程在场”,为建筑影像确立了“远程在场的建筑”的身份。下编通过精选的电影和现当代艺术作品,结合可比照的建筑案例,分别从虚拟与实体、镜头与视点、运镜与路径以及空间序列上的蒙太奇与超链接等角度,具体分析由远程在场建筑带人建筑学的影像思维逻辑。 《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是建筑学与电影学、传播学之间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书中收集了大量的建筑影像资料·在向读者展示影像逻辑如何逐层深入地影响建筑学的同时,发展了有关空间的动态图像分析方法。 《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可供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学习和认识影像语言在建筑学中的应用·为职业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工作者在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同时对电影学和传播学专业的理论工作者也有研究上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