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德斯的旅程
维姆・文德斯,二次大战后德国电影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本书真实再现声誉日隆的电影大师,充满迷惘、挣扎、奋斗的艰辛历程,凝聚矛盾冲突情结的代表作。维姆・文德斯,二次大战后德国电影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记录了这个消沉的国家,刻画了那一代年轻人的寂寞、孤立与迷惘,他的胶片中掺杂着他对文化和世界的理解。 书涵括了文德斯第一时期(1967―1977)的德国电影以及他(1978―1985)定居美国期间拍摄的影片。这些作品呈现出“德国新电影”运动的发展痕迹,传神地表达了文德斯着迷于寻找欧洲与美国精神之关联的强烈意念,在将欧洲作家电影的叙事艺术与美国类型电影风格融合的尝试中,营造出一个个充满诗意与虚空感的世界。 -
STORYBOARDING分镜头脚本设计
《STORYBOARDING分镜头脚本设计(修订版)》通过清晰的概念叙述、翔实的实例分析、完善的知识总结,传授给读者为各种媒体(电影、电视、动画、交互式媒体)制作分镜头本的技巧。书中还包括全球著名设计师的工作实例访谈和作者本人提供的工作经验、实战建议,使读者掌握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把书中的设计理念理应用、发展、创新。 《STORYBOARDING分镜头脚本设计(修订版)》适用于导演、摄影师、制片人和艺术总监。 《STORYBOARDING分镜头脚本设计(修订版)》对业内设计师的采访为读者提供了很多职业建议和职业窍门。 《STORYBOARDING分镜头脚本设计(修订版)》提供的实用练习能帮助设计师提升他们的技巧。 《STORYBOARDING分镜头脚本设计(修订版)》提供了创作分镜头脚本的模板,便于复制利用。 -
光影之隙
我对电影批评的期待,是一份有效的批判,一份有创意有洞见的分析,所谓理论演武场可以是一份有趣的学术和思想的游戏,但也是一份严肃的质询和建构的尝试。去寻找和建构别样的可能,去尝试激活电影自身曾经蕴含并继续负载的巨大的文化、艺术与社会的潜能。批评,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份介入,一种创造。 ——戴锦华 透过光与影的缝隙,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一角,但五色斑斓的影像又是如何折射或操纵这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本书的作者大多身在学院,笔下的文章却绝非自我囿闭的“纯学术”;书中辩谈的话题,充分体现了他们以电影言志、介入当下的心愿,具有深广的全球视野。2011已倏忽半程,此时转身回望,既是总结,亦是前瞻,期望这个文本敞向更大的文本,烛照这个世界的症候,成为激活新思想的“马刺”。 -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
作者精挑细选了近十部挑战观众认知模式、超越标准电影系统与规范的艺术电影,如大卫•格里菲斯的《凋谢的花朵》、劳伦斯•奥利弗的《亨利五世》、茂瑙的《日出》、罗贝尔•布莱松的《乡村牧师日记》等,赋予这些电影文本与电影理论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对它们作出了精彩的阐释,指出其电影语言与众不同的“特异性”。本书是对电影进行精细解读的典范,也是电影理论与电影批评的互动为了此次的中文版,作者修订了部分文章,并特别增加了一篇分析贾樟柯影片《世界》的评论文章。 -
电影、形式与文化(第三版)
电影教学,就是对影像的控制,并将这种掌控力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罗伯特•考尔克 经典级的电影入门教材,作者三十年教学经验结晶 全面丰富的知识梳理,从最基本的镜头,剪辑、构图和声音逐步深入至电影的形式结构,再到类型、性别和文化等宏观议题。 详尽剖析文化、政治的和经济的力量如何影响并塑造电影的制作以及观众对它们的接受。 大量精彩的案例对照分析,由此提纲挈领地带出有关类型片的演变、发展的华彩段落。 独创的交互式DVD教学光盘,提供更为细致直观的分析式观摩体验。 读完本书,你会以全新的方式观看电影。 -
电影之死
本书是一部另类的电影史与电影哲学论著。它以储存电影的介质(胶片、光盘、数字技术)等为线索,大声疾呼:“电影,正在死亡!”但与这个略显夸张的呼喊想比,本书更深层的用意在于,让我们重新思考电影作为一种活动影像,它的本质为何,它存在的条件为何,它的文化价值与意义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