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骑驴找马
“讲故事的人”是《骑驴找马》一书的灵魂章节,是姜文在极其自然放松不设防的状态下的真实剖白,为本书独家收录。他不但“聊”透《让子弹飞》诞生的前前后后,还聊到了自己的生活、梦想、成就、失意、误解、委曲。 姜文说:“不会演戏的编剧不是好导演。”在他眼中,不参与编剧和剪接的导演便不是真正的导演。编剧是一个独立的创作过程,剧本则是一部独立于电影之外的作品。《让子弹飞》则是他迄今为止最为得意之作,笔笔斟酌,字字珠玑,极具可读性。 全书96张照片由姜文亲自选定,均是精品中的精品。姜文和剧组成员的系列生活照系首次公开。 -
钓大鱼
在《大卫·林奇的创意之道》中,这位享誉国际的电影导演难得地敞开心扉,亲口讲述他独特的创作方法和个性化的工作风格,并与读者分享他以静坐孕育创意的珍贵体验。 用林奇的话来说,这种经验仿若“潜入内在”,而“捕捉”创意犹如捉鱼,再以电视、电影、绘画、音乐、设计等媒介予以呈现。在本书中,林奇第一次详述他修炼超过三十年的超觉静坐,以及超觉静坐对其创作过程所产生的影响。 林奇以简洁精练的话语,描绘他创意发展的过程——创意从何而来,如何捕捉,以及哪些念头对于他来说最具有吸引力。他尤其仔细地讨论了他如何将思考转化为行动,并如何与别人互动。最后,他思索自我与周遭世界的关系,以及这个深深地影响他自身创作的“潜入内在”过程,如何能够直接嘉惠他人。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林奇心灵世界的广大影迷而言,《大卫·林奇的创意之道》可谓一个最佳的窗口;而对于那些思索着如何才能培养创造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亦具有非凡的启示作用。 -
英格玛·伯格曼
《英格玛·伯格曼》讲述杂耍者伯格曼注定要与电影结缘。这门神奇的艺术通过光影书写动态,使缺席之物再现,使幻想成为真实,使梦境成为现实。他既说是也说非,祈求上帝的同时又辱骂它,冬天排戏剧,夏天拍电影,把最夸张的滑稽剧与最严肃的分析混杂起来,使相拥的恋人互相诋毁,又使真理从一切诡计中诞生。这个小丑却并非前后不一、摇摆不定,他用独属于自己的优雅将它们一一连接起来。他舞蹈,这是他的艺术和诗篇。 -
阴阳界:胡金铨的电影世界
本书是国内外全面解读胡金铨执导电影的第一本著作,立足对胡金铨电影的影像解读,结合胡金铨本人一手论述资料,总体揭示胡金铨在中国两岸三地政治分置和文化对峙的现实语境中,通过电影书写追索人的精神家园的根本追求,并具体落实在胡金铨电影内在的美学、家国、信仰三重观照上,而其中贯注着胡金铨所代表的“南下影人”一代人的疏离他者并自我疏离的悬置性精神处境。 书稿通过“总-分-总”式章节总体结构(导论,第一至五章,结语),由总体到局部,整部书稿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同时,本书始终注重将电影的影像元素分析和思想阐述结合而论,既在避免纯技术分析,也在避免纯理论玄谈。 本书资料较为丰富翔实,通过各种途径搜寻香港电影资料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匹兹堡大学图书馆、法国高校图书馆等港台和英美法的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胡金铨电影的全面分析。 -
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裔著名导演,他的作品令人惊艳,充盈着道义的追问,揭示了掩藏在日常生活平静面纱下的一幕幕活剧。 本书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关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专著,作者是基氏的至交,她以鲜活的材料和独到的评述,全面评述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创作生涯,着力审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作品主题、风格、道德上的一致性,让我们真正理解这位电影大师。 -
七部半
《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介绍了塔尔科夫斯基的生平、电影及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全书分成长、创新、求索、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思想和关于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评论四部分。 于是,自1994年我得到全俄电影学院所赠的纪念塔尔科夫斯基的珍贵小书《塔尔科夫斯基:开端与道路》之后,就试着译出了其中的《导演艺术讲义》。除了全俄电影学院1994年出版的《开端与道路》外,在我看到的资料中,还有1991年莫斯科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和他的世界》及图洛夫斯卡亚所著的《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这两《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书中较为全面准确地介绍和分析了塔尔科夫斯基的生平、电影及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因此我萌发了介绍塔尔科夫斯基的愿望,上述三《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是《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的主要资料来源。又承蒙中国电影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我的愿望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在编译此书的过程中,我有幸受到了富澜先生执手的帮助,他学风严谨、知识渊博,使我受益匪浅。我深知像我这样从“文化断裂带”挣扎过来的人自身营养的先天不足和实现愿望的艰难,如果我能把老一辈辛勤耕耘的精神和扎实深厚的经验学习过来,就能不负先生的重望和教诲,实现自己的夙愿——和所有爱好塔尔科夫斯基的朋友们一起欣赏他的影片和认真思考他的艺术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