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话诗人柏拉图
《神话诗人柏拉图》内容简介:如果说“诗”构成了理解柏拉图写作的一大迷津,那么寻求跨越这一迷津的很大一部分努力,都必须付诸对柏拉图作品中“神话”部分的解读。在研究柏拉图的神话时,更关键也更困难的,还是这样一些始终绕不过去的核心问题:柏拉图反对传统神话(荷马)是很清楚的,可他自己为什么又要重写神话?神话和对话的其他部分尤其辩证讨论部分的关系是什么?秘托斯和逻各斯这两种言辞类型的关系是什么?神话在柏拉图对话中的位置和作用究竟为何?每个神话的独特含义是什么?总而言之,这些问题都涉及究竟应该如何来解释柏拉图笔下的神话。 -
梅列日科夫斯基与白银时代
国内梅列日科夫斯基的研究论著有限。《梅列日科夫斯基与白银时代—一种革命思想的发展过程》的作者伯尼丝•罗森塔尔,专注于研究现代俄罗斯历史文化,此书经由梅列日科夫斯基切入对白银时代的思想阐释,立论新颖,思路深入而独具特色。 本书译者杨德友从事译介多年,曾翻译大量哲学、文学、宗教作品(其中不少与俄罗斯文化相关),译笔信达。此书的出版,将为国内研究提供新的思考维度,推动国内对梅列日科夫斯基及白银时代的深入认识。 德国小说家托马斯• 曼认为梅列日科夫斯基是继尼采之后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和无所不在的心理学家。梅列日科夫斯基几乎是单枪匹马跟左派的教条主义和右派的蒙昧主义作斗争,引进和传播了古代异教、意大利文艺复兴、法国现代诗歌和尼采哲学,也是他揭露了复兴的异教思想的缺陷,引领了与现代世界问题息息相关的新基督教的寻求。 《梅列日科夫斯基与白银时代—一种革命思想的发展过程》以俄罗斯著名思想家、作家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创作和论著为中心,阐释俄罗斯白银时代思想、艺术潮流如何与社会政治互动,并由此形成十月革命的社会思想前提。这部著作不仅展现了对于梅列日科夫斯基生平著作的分析与研究,也揭示了俄国文学和十月革命的特点,对于我们理解白银时代的俄国有很高价值。 -
古代悲剧与现代科学的起源
“古希腊悲剧注疏”乃注疏体汉译古希腊悲剧全编,广采西方学界近百年来的相关成果,旨在为我国的古典文教事业的蓬勃展开和推进古希腊悲剧研究提供踏实稳靠的文本。 本书为其中一册,主要分为:古代悲剧——索福克勒斯的《埃阿斯》;现代科学的起源——笛卡尔的《谈谈方法》第一至三部分;现代科学的终结——笛卡尔的《谈谈方法》第四至六部分;自治的限度——柏拉图的《美诺》等几部分。 -
或此或彼
本书分为两部。上部共八篇,托名“A的论文”。下部共三篇,托名“B的论文”。全书各篇看似各自独立,分别讨论不同的问题,却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或此或彼》意在表明:存在的本质即是选择——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不同选择之间不存在一个比另一个更优越。上部中“A”的八篇作品主要讨论审美的人生态度,构成了“此”。下部“B”的三篇作品主要讨论道德的人生态度,提出了人生选择的问题,并涉及了宗教的人生态度,构成了“彼”。 -
偶像的黄昏
本书系“尼采注疏集”之一种。 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总功针对的不是充斥着世界的许多偶像,而是人被不公正地和并非为了他们自己的幸福牺牲给他的偶像。 其中“格言与箭”针对的是认识论、道德和心理学之基本准则形式中的偶像,针对的是这些基本准则那长久的效用或者甚至宗教上得到认证的庄严,还有让那些偶像成为不可侵犯的原则,亦即被人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公利。 尼采通过叩问与倾听的方式进行审视,批判,必要的话还进行纠正。在书中,尼采自称狄俄尼索斯最后的门徒以及永恒轮回的老师。 -
不合时宜的沉思
4“篇”《不合时宜的沉思》发表于1873年(《施特劳斯――表白者和作家》)、1874年(《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和1876年(《瓦格纳在拜雷特》)。所有这几篇都篇幅接近相等,且都以数字标出章节划分(8-12),它们在口吻和结构以及在论证过程上都更与尼采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1872年)相应。 4篇在内容上的划分表面上看起来是简单的和易解的:两篇探讨消极的、亦即极令人忧虑的现象:“知识庸人”施特劳斯(Strauβ)和历史学;其余两篇是神圣的救世主形象叔本华(Schopenhauer)和瓦格纳(Wagner)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