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光
「攝影是一種生於火、浮於光的技術與藝術;而將影像化為語詞,就等於在尋找希望。」——吳明益 吳明益,一個在國際文壇閃閃發亮的名字, 一個用文字向現實世界揮拳的創作人, 一個不滿足於現有書寫疆域的拓荒者。 這一次, 他舉起揹了二十年的相機,透過觀景窗向外對焦的同時, 也披露了自己的故事、他不輕易示人的內心。 「拍照二十年了。這幾年來,我一面在圖書館裡閱讀影像史資料,開始結識那些拿著相機改變人類視野的關鍵人物,透過閱讀這些經典影像,我漸漸地發現,那似乎也和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歷史深度相關。同一時間,我也開始面對自己的影像史:一卷不算長,卻對我來說意義深刻的膠卷。這本書因此和我長期以來關心的自然書寫有關,和我的小說創作有關,和攝影有關,和火與光有關。我把這些文章分成「正片」與「負片」,值得拿到陽光下檢視的,以及放在防潮箱裡不輕易示人的。」(吳明益) 大學開始,他的生活費幾乎都花在買鏡頭、洗照片這件事上。二十年下來,他鏡頭下的光影已然成為人生的一段場景,拍的有時是風景,有時是心景。他對攝影術的理解與追尋、對照片表現的執著,無疑都是他觀看人生的角度。這本書和他長期關心的自然書寫、小說創作有關,和攝影有關,和他「視覺人」的思考有關。透過理性與感性思維的交會、宏觀與私密視界的對照,我們得見攝影更豐富的面貌。 書中大量收錄吳明益大學至今拍攝的照片。同時,也特別請求Georgia O'Keeffe Museum、VG Bild-Kunst、Vishniac Archive、Fraenkel Gallery、Magnum Photos等單位授權,取得阿佛瑞德‧史蒂格立茲(Alfred Stieglitz)、阿爾博特‧藍吉爾‧派茲(Albert Renger Patzsch)、羅曼・維希尼克(Roman Vishniac)、理察‧密斯拉契(Richard Misrach)、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等多位攝影名家珍貴經典的照片,穿插於正、負片中,呈現在讀者面前。 「我確實重新讓相機不只朝向蝴蝶、山林、溪流與海洋了,我拍那些壞掉的鐵門、路上走動的陌生人或街頭的小販,藉以呼應的是約翰‧ 伯格、馬克思或契訶夫;藉以呼應的是百無聊賴的人生,罹患疾病的世界和無法理解的存在於心的某處的痛苦。於是,寫作這本書的最初之火微小而明確地被點燃了。」(吳明益) 以《複眼人》英文版登上國際舞台,歐美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美國奇幻文學作家娥蘇拉‧勒瑰恩強力推薦,更獲英國《獨立報》選為2013年「The 50 Best winter reads」第15名,這幾乎是亞洲作家繼村上春樹後以翻譯作品入選書單的第二人。 -
伍佰。風景
他用寫音樂的狂熱,拍下了純粹。 台灣搖滾天王伍佰——讓你咋舌驚豔的的影像創作! 一本讓你意外的攝影文集! 239幀純淨影像+46篇詩意文字, 讓你一窺伍佰眼中風景與內心世界! 「拍照對我來說是種尋找,甚至是種救贖; 我希望可以藉此,把心中期望的真理 與內心想掉落的地方給拍出來, 進而發現自己的腦子在轉動的模樣......」——伍佰 「……伍佰的攝影風格,是冷靜、神秘,跟平常接觸的他相當不一樣。他又給我另一次的意外。」 這是徐克在看到伍佰拍攝的照片時的第一反應,也恰恰形容出絕大多數人對他鏡頭下風景的驚豔與詫異。音樂舞台上的伍佰,是大家熟悉且讚嘆的,但顯然他創作能量的出口並不只限於音樂。 「拍照是種個人的調劑,跟寫歌的潛入方式卻是一樣的:潛入、再潛入潛入裡面的潛入。」 五年來,私人生活中的伍佰迷上攝影,每回出國錄音、演出、度假,隨身帶的不是 CD 隨身聽,而是沉重的攝影傢俬。而音樂讓人熱血沸騰、本人又酷到不行的伍佰,鏡頭下卻呈現出一片純然的乾淨、簡潔、靜謐,他不著迷於人像,卻著迷於抓取萬物最純粹的形狀顏色之美,創作能量的反差令人驚異。而也就因為同時擁有創作的本能卻不受限於攝影的理論規範,他的快門之下有了很不一樣的「意思」與「故事」。 「……相機是另一個被自己忽略的眼睛,畫面靜止也只是假象的暫時。時間前時間後,鏡頭前鏡頭後,故事意境卻不會因此說盡。」 而與如此相片相佐的文字,簡潔晶瑩、充滿韻味,配著圖讀實有畫龍點睛之妙。喜歡伍佰的歌迷們也可藉此窺見他四處遊走時的點滴遭遇,他怎麼看這塊土地、身邊世界,他對靈感、音樂創作的思考,他又是如何回憶故鄉、往事。 他用寫音樂的狂熱,拍下了純粹。 這就是《伍佰。風景》。 -
You & I
Ryan McGinley makes large-scale color photographs of his friends, a group that forms part of New York's Lower East Side youth culture. He uses photography to break down barrier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s of activity. His subjects are willing collaborators: drawn from skateboard, music, and graffiti subcultures, they perform for the camera and expose themselves with a frank self-awareness that is distinctly contemporary. The results form a portrait of a generation that is savvy about visual culture and acutely aware of how identity can be communicated through photography. McGinley's newest work signals a departure from the urban youth culture images for which he is best known; he has been working in natural settings outside New York City, creating specific situations for his subjects to lose themselves in the moment. McGinley embraces nature as a site of freedom and captures a sense of buoyancy and release. -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
上册 引言 第一单元 第1课 摄影家的眼力 1.1 摄影家的眼力 1.2 好照片要有主题 1.3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 1.4 好照片画面要简洁 1.5 对三项基本原则的运用 1.6 找出最好的一张 1.7 观察我周围的世界 第2课 照相机和镜头 2.1 摄影所涉及的问题 2.2 照相机的基本部件 2.3 照相机的类型 2.4 本课程需要哪种照相机 2.5 镜头 2.6 镜头速度 2.7 什么是孔径 2.8 焦距 2.9 焦距与影像大小的关系如何 2.10 什么是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 2.11 什么是折反射镜头 2.12 什么是变焦镜头 2.13 什么是微距镜头 2.14 什么是炫光 2.15 什么是透视畸变 2.16 什么是肖像镜头 2.17 什么是线性畸变 2.18 什么是鱼眼镜头 2.19 代表作品赏析 第3课 如何使用照相机 3.1 取景系统 3.2 光学取景器和测距器 3.3 单镜头反光取景器 3.4 双镜头反光取景器 3.5 毛玻璃机背 3.6 视频取景器 3.7 聚焦 3.8 聚焦的方法 3.9 景深 3.10 景深应用的技巧 3.11 代表作品赏析(一) 3.12 快门速度 3.13 快门速度与运动 3.14 快门速度的选择 3.15 代表作品赏析(二) 3.16 如何得到更清晰的照片 3.17 快门速度与照相机震动 3.18 有用的附件 3.19 照相机震动不是焦点失调 3.20 怎样维护照相机 3.21 代表作品赏析(三) 自我检测 拍摄计划 第二单元 第4课 胶片 4.1 胶片 4.2 胶片的类型和尺寸 4.3 胶片特性 4.4 胶片速度 4.5 颗粒度 4.6 反差 4.7 你将彩何种黑白胶片 4.8 彩色胶片原理 4.9 胶片的彩色是怎样形成的 4.10 彩色负片 4.11 彩色反转片 4.12 彩色胶片选择 4.13 彩色胶片特性 4.14 选择你的彩色胶片 4.15 高反差胶片 4.16 新型彩色胶片 …… 第5课 曝光 第6课 黑白胶片显影 第7课 滤光镜 第三单元 第8课 培养你的眼力 第9课 自然光 第10课 现场光 第11课 人造光 第12课 频闪灯 第13课 完善的照片 第14课 暗室 第四单元 第15课 基础人像布光 第16课 摄影室人像 第17课 实景不像 第18课 儿童及宠物摄影 -
川內倫子攝影日記Ⅰ& II
「我想拍下的是,人與人之間共擁的相通意識」──川內倫子 日本療癒系攝影旗手 成名後的自我審視 以手機書寫平凡生活片段 喚起記憶的影像 歸途夕陽下的路燈、陽台轉角處的天光、少女的纖細睫毛、空無一人的靜謐室內、美味的午餐、夏季鳴蟬蛻下的空殼、庭院中覓食的小松鼠、馬路旁死去的蚱蜢…… 低彩度的色調、低對比的影像、充滿澄澈空氣感的畫面,也許難以闡述其作品意涵,但透過川內倫子的影像,我們在習以為常的事物上,看見詩意。周遭平凡的事物,也折射出非凡光采。 這就是川內倫子的魅力。 川內倫子的眼睛,彷彿是顯微鏡,總是能看到生活中飄蕩的微小聲音。凝視著這些敏銳視點捕捉的纖細畫面時,我們心中湧起莫名的感傷,而生與死、快樂傷悲,彷彿也如同她乾淨淡雅的畫面般,超越了情緒,化為更純粹的深刻,存放在腦海與心口深處。 2002年,川內倫子獲頒第27屆木村伊兵衛攝影獎,鮮明獨特的影像風格隨即在日本掀起浪潮。她成為炙手可熱的新生代攝影家,各界拍攝委託接踵而來……兩年後,川內察覺龐大工作量帶來的改變,對此感到恐懼與懷疑,遂決定慢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透過寫日記,在不停流逝的日子中, 我獲得了一段必要的,駐足審視自我的時間。」 於是2005年1月1日開始,川內倫子以日記形式,以「一天一張,用輕鬆的心情來拍照」的手機拍攝,記錄生活中的片段:與閨中密友徹夜長談、看印工作空檔的小憩、至國外參展時努力施展的英文會話、龐大家族手忙腳亂的異國體驗……即使是不成熟或天真的一天,流逝的時光都各自具有意義。 「事物終會消失,但是留存下來的記憶, 讓我們對過去所發生過的事,保有若遠若近般的感受。」 這是川內倫子的真實生活,時間的流逝因日記產生了新的感受與存在意義,而我們也得以由文字影像的足痕跫音,重歷攝影師對生活、對生命、對世界的憐惜珍視。 5/8_sun 摘自《川內倫子攝影日記Ⅰ》 租車之後,我們來到蘭卡斯特, 聽了安德魯的建議後前往Amish村莊。 這裡比紐約溫暖, 感覺像來到了異國度, 時間的刻度也隨之伸縮。 今天並不是那種可以一語道盡、普普通通的一天。 一直到深夜,Amish達達的馬蹄聲還在耳邊響起。 10/30_sun 摘自《川內倫子攝影日記Ⅱ》 今天在家裡前方的路上, 看到兩隻被擊倒的綠色螳螂, 和一隻活跳跳的咖啡色螳螂。 全體整天在一個疑似洞穴的前方對峙著。 期待什麼出現,或等待什麼事發生, 我很清楚自己有種不懷好意的心態在隱隱作祟。 -
另一種影像敘事
另一種影像敘事,ISBN:9789862350157,作者:約翰·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