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繁荣时代
《大繁荣时代:变革前期的乱象1919-1931》讲述了:当1919年的《时尚》杂志预言“今后的流行趋势可能是裙子越来越短”之后,美国,或者说西方世界,就开始摆脱传统,步入现代。此后,令人眼花缭乱的“大繁荣”时代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妇女们学会了走出家庭,在舞厅、酒吧间与陌生的男人调笑;脱去繁琐的传统服装后,裸露的泳装选美比赛就成为时代的新潮:来自遥远中国的体育运动——麻将,也时髦地在美国家庭中哗哗做响;财富则像风筝一样攀升,猛然间,身边竟再也没有不涨价的商品……任何的禁令与约束都会成为世人所抵制的对象。民主与自由成为社会最强大的向往。娱乐就是一切,享受就是生命。拳击、网球、高尔夫……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热潮。而女人的裙边则向上,向上,再向上,终于令世人大跌眼镜。经济则空前的繁荣,小汽车成为家庭的必备“电器”,交通拥堵已是家常便饭,分期付款和超前消费已经初露端倪,广告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和出国旅行已是人们的最爱。美国,开始成为全球的银行家和金融霸主,并尝试组织“国联”,主导全球事务。 -
巨变
20世纪思想巨匠卡尔·波兰尼代表作,台湾中研院黄树民教授经典译本修订版。 《巨变》(又名《大转型》)一书最初于1944年出版。在这部公认的伟大著作中,波兰尼的主要关切是:造成19世纪西方文明衰败的起因。波兰尼 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勾勒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要求与民族国家内 部社会福利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换言之,他以自由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过程来解释自律性市场社会的建立及其衰败,亦即19世纪西方文明的崩溃。这一主题是波兰尼一生思想的总结。 “欧洲文明所经历的转变,今日看来就如同当代世界各地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转变一样,以至于波兰尼的这本书几乎就像是在评论当代议题。”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20世纪的经典之作。"——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 -
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
《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写作的目的是想重塑一个马克思,也就是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资本论》所谈到的欧洲的历史,重新塑造马克思的思想,以解答为什么资本主义能持续领导世界。经过对欧洲一千年历史的分析,笔者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现存所有社会的历史都是通过提高民主和法治水平来遏制腐败的阶级斗争史。” 同时,笔者透过对马克思和亚当•斯密的理论比较,还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两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有着惊人的类似。马克思是透过“民主和法治”打击权力的腐败,而斯密是透过“看不见的手”打击权力的腐败,而这两位大思想家打击权力腐败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马克思称之为“和谐的社会”,而斯密称之为“社会整体利益”。 -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内容简介:郎咸平说,中国经济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摆脱不掉通胀这个瘟神。 郎咸平说,我们无法实现产业升级,只能产业转移。 郎咸平说,我们距离香港式的楼市崩盘只差半步。 郎咸平说,国企根本不赚钱。国企拒绝改革。 郎咸平说,是我们的金融系统催生了高 利贷。 郎咸平说,所谓保本的理财产品,其背后是风险极高的房地产。 郎咸平说,国有四大银行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辙。 郎咸平说,所谓国际板,是国资委的另外一个孩子“红筹股”回来圈钱了。 郎咸平为什么这么说?答案就在这本足以让你震撼的《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本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全面分析了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重重危险。中国经济已经全面陷入衰退,通胀高企不下,制造业成本迅速上涨,产业升级遥不可及。 第二部分谈的是如今的国企改革已经陷入停滞。因为我们给国企制造了懒惰的温床——它享受着巨额补贴,它无偿占有公共资源,它靠政策倾斜垄断市场。结果就是,国企拒绝改革,民企无路可走。 第三部分谈的是金融系统问题丛生。因为我们的银行已成了最暴利的行业,我们的民间信贷被全面狙击,我们的股市创造性地引入国际板。结果就是,中小企业贷款无门,老百姓储蓄被稀释,无数股民被套牢。 第四部分谈的是我们的民营企业节节败退。因为我们企业的税负重、租金高,我们陷入知识产权危机。结果就是,实体店全面消亡,洋品牌占领市场。 第五部分谈的是中国经济改革路在何方。笔者给出答案:中国经济改革应重塑三大目标——共同富裕、藏富于民、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为此,笔者呼吁:重新明确国企的定位、有效监管国企,构建科学的预算体制、实行“国企分红、民企减税”的税负体系。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开始陷入全面衰退。 -
八次危机
内容简介: "在人们通常的意识形态中,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也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最多只能算是经济波动,而不能算是危机。但作者认为,中国不仅发生过经济危机。而且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六十年间,已经发生了8次经济危机,而这些危机均与国家工业化阶段性特征有关:在 “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约束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体制的改革所产生的制度成本均向“三农”转嫁,因而城市的产业资本就可以实现“软着陆”,原有体制得以维持;而不能直接向农村转嫁的危机,就导致产业资本在城市“硬着陆”,引发政府财税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三农”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5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连续增加数万亿投资以吸纳数千万“非农”就业的举措,最后成功地应对了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实现了“软着陆”。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危机,不仅是“金融化泡沫经济”所引起的,也是由“内含高成本上推”机制的西方现代政体在累积了大量的国家负债后产生的,因此中国人应引以为戒,加深对资本主义危机规律及其引发的内部乱像和外部地缘政治法西斯化倾向的认识。只有复兴生态文明,维持乡土社会内部化来应对外部性风险的综合性合作与自治,才是中国免于重蹈负债过高的现代化危机的合理选择。 "
-
慈善资本主义
这是一本论述慈善的历史、发展以及在当今社会中作用的书,兼述了慈善运作与国家、市场的关系,认为慈善在当今世界应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其所进入的领域也需要认真选择,因为慈善资本毕竟比不上国家、公司的资本。从事慈善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的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需要拥有理念和资本的人作出更多贡献。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对于读者以及社会理解慈善的历程和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也可以澄清一些人对慈善的阴谋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