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犬与鬼
二战结束五十年来,有关日本的著作,热衷于"现代化"或"现代主义"这一主题,详述并论证着日本如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赶上并迅速超过其它国家。时至今日,在众多版本的现代化理论中,日本都被醒目地佩戴上A级标志,于是,那些作者们沉湎于论述传统教育和文化如何使日本一跃成为一个成功的,甚或是世界上是最成功而典范的现代化国家。然而,贯穿本书的核心思想却是:二十世纪90年代日本危机产生的根源,正是与现代主义理想背道而驰,完全失败了的现代化。 -
摇滚成金
他俩的相遇,是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 本书的书名《摇滚成金》直接来源于那个时代的流行著作《将布鲁斯变成黄金》,如何把握商业潮流,将大众娱乐转变成有利可图的产业?本书提供了清晰的路向。 20世纪40年代的芝加哥是美国摇滚乐的中心地带,其中尤以马迪•沃特斯为杰出代表,可是在遇到伦纳德•切斯之前他只是尚未化作龙的涸辙之鱼罢了,那是一个群情激昂的时代,如此多的年轻投机者涌入唱片行业——这个产业太新奇了,任何人都可以重新制定游戏规则,整个创业过程又是如此诱人,头顶上没有任何传统可言,更没有什么规矩束缚你的手脚。但伦纳德却成为其中最成功的一位,成功地将一家独立厂牌发展成与大唱片公司分庭抗礼的行业传奇! 回首业已成为历史的切斯唱片,一张张面孔水一样掠过,我们讶异于如此众多的大牌音乐人出自于切斯唱片旗下:马迪•沃特斯、查克•贝里、“嚎狼”、宝贝男孩、艾塔•詹姆斯…… 伦纳德如何神奇地跨越了创意产业与商业之间的巨大鸿沟,书中的一段话或许透漏了些许奥妙:任何人都会看到艺术家的存在,但是只有天才才能看到一个巨大的市场,尽管在普通人的眼里这只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 -
酒吧工厂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于田野调查之上的研究论文集,第二部分为田野调查随笔。此二部分相互配合,通过参与式研究,深入南中国打工阶层,以南中国地方城市特色为背景,在详细叙述民工打工生活各个侧面的基础之上,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民工努力融入打工地城市生活、以城市中产为生活意象,但因缺少话语权进而面临种种困惑的民工城市生活图景。并以这种生产—消费的互动关系为重点,深入、全面地探讨了城市文化的内在机制,使抽象的文化原则和零散的文化现象,变为实实在在的文化事件及其多重意涵,透过社会群体内外的互动,展示了具体的时空间场所交织而成的稠密网状结构。 目录 序:城市文化研究的前沿探索 绪论:珠三角的压缩式现代性 第一部分 南中国城市文化研究专题 第一章 打造现代身体:酒吧工厂的劳动与消费 第二章 遮蔽赤裸之躯:亲密关系的能说与不能说 第三章 实现婚礼想像:视觉文化的阶层性格 第四章 中国白领、跨国网络与文化经纪人 第五章 跨境欲望:两部电视剧集对现代性所展现的幻想、模拟与焦虑 第六章 跨境视觉性:南中国与香港的视觉文化互动 第七章 国族想像:南中国文化版图中的大陆与香港 第八章 九七后香港冒升的国族身份 第二部分 酒吧工厂现场日志 第九章 走进南中国:一个香港的视角 第十章 工厂的劳动人生 第十一章 民工的消费世界 第十二章 走进酒吧的消费图景 第十三章 酒吧的感情劳动 第十四章 酒吧的阶层消费 第十五章 视觉民族志图文混合展示 结语:视觉民族志的一次方法论实验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员简介 -
美国青年看中国
《美国青年看中国》作者是一群天真烂漫、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想发表自己见解的美国年轻人。他们大多是带着偏见来到中国的,因此一到中国就努力去发现中国存在的问题。眼见的现实让他们摒弃了固有的偏见,这个过程对他们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们不仅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还要用心去思索。 -
美国制造
本书并不要求读者诸君接受作者对某些具体问题的立场;将本书奉献给读者诸君,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奇怪的是,美国正在冲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了如指掌,但是,我们对美国内部社会又了解多少呢?在总体上来说,了解得实在微乎其微,因为了解一个国家需要时间。本书是与美国40年密切接触的成果。敝人希望本书能对更加详尽地了解美国这个独特的社会作出绵薄的贡献。这种文明极其独特,以至于人们不能,也不应该将它与欧洲文明混为一谈;很久以来,美国人就不再是欧洲人了。读完本书,愁听尊便,可以去爱美国,也可以不爱美国;本人只是希望每个人的选择是理智的选择、明智的选择,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观点只是作者的观点。我们只是向有志于研究国际政治的学者、专家提供一点素材,希望有益于推动相关研究深入发展,促成学术繁荣。能对社会发展有所裨益,就更值得庆幸了。 -
孔子与保罗
《孔子与保罗:天道与圣言的相遇》主要内容简介: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体炸弹”盛行的时代,这些人如此绝望,以至于通过牺牲自己以夺走他人的生命来追求“荣誉”。但是如果“罪恶的轴心”采取恐怖的策略,那么“我们这些文明国家”就要采用武力并威胁先发制人,且坚信自己是正义一方而别人是魔鬼。如果在“他们”和“我们”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的话,那么这相似之处便是两者都诉诸神的赐福,而且都准备以恶来反对对方——因此两败俱伤,使别人,也使自己失去人性。似乎更多的人寻求用武力解决冲突,用惧怕化解彼此间的怀疑及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