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克汉姆画传
一部足球与时尚交融的华美乐章,一个绿茵场上永远闪耀的弥赛亚。 黑折相间的足球作为世界体坛第一大运动项目,它的神韵已经超越了滚动的皮球和球员脚下碧绿的草皮。 足球造就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一个自己的宗教,乃至一座属于自己的神坛!在这座神坛上,贝利·克鲁伊夫·马拉多纳、贝肯鲍尔、普拉蒂尼……这一个个足球大师的名字,都印证了自己的时代与荣耀。21世纪,世纪进入一个缺乏大师的时代,不过足球并没有萎缩,因为,我们还有贝克汉姆。 大卫·贝克汉姆,世界最优秀的前卫队员之一。但由于他在上届世界杯上与阿根廷队的比赛中的一次不怎么光彩的小动作而被罚下场后一度成为英格兰失利的罪臣。另外﹐他与辣妹的婚姻也始终使他成为英格兰足坛和文艺圈内的焦点﹐也是争议最大的人物。但他的技术却是无人能够匹敌的。尤其是他右的脚的弧线传球和任意球技艺更使他成为英格兰队中场的当然核心。 -
李小龙画传
“我绝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绝不会承认我是第二。”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李小龙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壮的人”。他的功夫出神入化,造就了西方的中国功夫热。他也是最早在世界影都好莱坞占据一席之地的华人影星,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小龙的影片上映。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李小龙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 -
戴安娜画传
戴安娜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成为那个世纪的标志性结局。她在一生中通过两次电视直播使这个世界牢牢地记住 了她:1981年向全球直播的世纪婚礼,使她成为20世纪最后一场王子与灰姑娘童话的现代版主角;1997年的那场世纪现象,在她去世后的8年间,一直余波不断,影响力更随着时间的推移面越加 增长。同时也留下了永久的世纪谜团;戴安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何以对这个世界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她神秘的死为何成为全球性的事件? 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媒体都在录求解读戴安娜的方式。在她死后的8年里,有关她的点滴事项仍在不断成为传媒的头条。她的管家出书了,她的情人威胁要出书,她的前夫计划娶自己多年的情人,她的情人的父亲仍在调查那起神秘的车祸。一切的一切,越来越像一个电影故事,并且没有结局。 本书是戴安娜辞世8年后的命运解密。近两百张经典图片与手迹,她去世后数位身边人的回忆,她与皇室的秘密交易,她的死亡真相,小报揭示的隐秘故事,查尔斯的忏悔,长子威廉的继位之谜……独特的阅读价值不容你错过! -
印象派画传
1876年当印象派画家举办他们的第二次画展时,《费加罗报》的评论家阿尔伯·沃尔夫写了一篇评论,将他们描绘成一群“拿起画布、颜料和画笔,漫不经心地涂出两三种调子之后签上一个名字”的狂人。这位评论家甚至耸人听闻地将巴黎街头发生的一桩事故与这个展览联系起来,说是有一个人看完展览之后发了狂,居然咬起路人来。他指责画家们用错了色彩,说树木不是紫罗兰色的,天空也不是新鲜奶油色的,“聪明才智之士决不能接受这种神经错乱的表现!” 印象派一共举办了8次画展,而直到1886年的最后一次展览,类似的谩骂之声都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一幅讽刺印象派的漫画,描绘了一个邋遢的怒发冲冠的画家,拿着一把破旧的大扫把在画布上作画。李行远在《印象派画传》的引言中这样表达她的感受:“就像人类历史上许多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的事物的命运一样,印象主义绘画在诞生之时以及后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没有领受到社会为她准备的鲜花和美酒。” 屡遭官方沙龙的拒绝、守旧评论家的谩骂和观众的不屑,画家生活也一直陷于困窘。他们常常连颜料和画布都买不起。1869年的雷诺阿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我们不是每天都有饭吃的。”在同一年莫奈也写道:“我停下来了,因为没有颜料。”他们常常需要向朋友求救以维持生活。 然而,在画家们潦倒了近半个世纪之后,印象派突然之间成为了艺术史上“所有艺术运动中最受欢迎的运动”,印象派作品的市场价格攀高不下,展览在世界各地都备受瞩目、门庭若市。连远离巴黎的中国人也对印象派作品表现出令人惊异的热情。2004年秋天,《法国印象派画展》在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美术馆先后展出。在一个月的展示中,中国美术馆创下了总量26万人次,平均每天近7000人次,双休日高达1.3万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画展结束的前一天,中国美术馆甚至从上午9时一直开放到第二天晚上9时,36小时不间断地接待观众。在上海、在香港,都出现了观众排长龙等待入场的场面。 如果想到在19世纪末欣赏印象派的巴黎人只有“不超出15个”,“文革”时印象派还被批判为腐朽没落的艺术逆流,我们就不能不感叹时间是多么伟大的裁判。印象派的命运或许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种。 1856年,尤金·布丹遇见十八岁的莫奈时对他说:“你要牛到底,抓住第一个印象不放,因为它才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传统学院派还将绘画的题材局限在古代的神话和历史,将线条清晰结实、形象逼肖作为评判作品的标准。而年轻的印象派画家却开始了极富自主性的探索:“画你看到的、感觉的、需要的东西。”——这种理念类似于中国的“神似,而非形似”,画家着力表达自己的瞬间感受,捕捉瞬息万变的光线与色彩的变化。物体的细节往往是模糊不清的,但简洁大块的颜色却常常能够渲染出画家自己内心强烈的感受。绘画的题材也摆脱了那些封闭的古典框框,转向画家身边鲜活的日常生活。 李行远的《印象派画传》正为我们提供了诸如此类的全面认知印象派的途径。印象派画展来到中国,看展的观众达到几十万,然而真正了解印象派的还是极少数。对于更多没有能够到现场观看的人而言,更需要这样的代偿。《印象派画传》用一种深入浅出、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个画派的历史命运、代表作家、特点和重要作品一一进行讲解。作者采用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因此对画家有新的评判。书中还附加了大量的印象派作品图片。 马奈、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巴齐依、塞尚、莫里索……他们的个性和命运是怎样的?画风如何?怎样算是真正的印象主义?马奈为何不愿参加印象派的画展?莫奈在妻子死后的举动是违逆人伦常情吗?——在李行远笔下,印象派的故事被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框架之下来观察,获得了透彻的全新诠释。在关注画家和画派的命运的同时,读者能够自然地获得对印象派画家和作品深刻的理解。 -
鲁迅
《鲁迅》主要内容:鲁迅早年就读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赴日本留学学医,后放弃医学救国思想,为改变国民精神转而志向文学。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结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1926年参加北京“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8月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离京,先后在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到上海,不顾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迫害,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常务委员,与瞿秋白一起领导左翼文艺运动。1933年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与宋庆龄等一起为营救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而斗争。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作品,如《祝福》、《阿Q正传》、《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
达利画传
《达利画传》主要内容包括:作为一名艺朮家,在艺术世界和理想王国里,达利留下的足迹跨越时空的洗礼,跋涉于宽广的领域,加上他那戏剧化的外形装扮以及行为方式,已经让我们无法将任何一个达利拆解出来单一的进行简单的评说。他的创作亦如他的人生,梦幻与现实之间难以分辨出真实的本质。他用自己的人生挑战世间的束缚,并用不懈的努力证实自己的天才;他用轻蒽戏虐的态度面对世人裴扮自己,却又无限的深情挚爱着加拉;他用有限的生命游历无限的艺术长河,带来了超越常人的无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