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之武士道
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写于1904年10月。 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梁启超32岁,因为戊戌变法失败遭到清政府的编辑,流亡在日本。 国家的衰朽,政治的腐败,国民精神的懦弱,造成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岐视,当时西方和日本都认为“中国之历史,不武之历史也,中国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这刺激着梁超敏感的心灵,他激动地说:“吾耻其言,吾愤其言,吾未能卒服也。”于是愤而下笔,著成此书。 梁启超选取了七十多个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作为中国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者,追寻他们超拔豪迈、慷慨悲歌的一生,缅怀他们为了个人的名誉或国家的利益不惜以命相争的牺牲精神、不为瓦全的铮铮风骨。 梁启超历年主张要革新国家,就要先革新国民的精神和思想,他写作此书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以先民的武德民作为子孙后代的模范。 -
武士道
《武士道》是一本日本人自己对武士道精神进行全面诠释的经典名作;是外国读者和日本问题研究者深入了解日本、认识日本民族精神、探讨日本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的必读书,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所以,我们在读到他所系统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正因为如此,《武士道》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由于作者本人的立场所限,书中有些观点值得商榷。 -
武士道
【内容简介】 《武士道》已成为解读日本民族精神的入门书,是新渡户稻造于1899年在美国用英语写作而成。 《武士道》一出版即在西方社会引起极大反响,短时间内被译成日语、法语、德语、俄语、波兰语、挪威语、波西米亚语、匈牙利语等多种语言译本。 新渡户稻造将日本武士道同西方的骑士精神、基督教教义等主流思想进行类比,援引孔孟之道和王阳明的哲学观点,从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等几个层次展开论述,层层剖析,立体展现日本武士阶层的行为准则及处世哲学,用“武士道”解释了日本崛起的精神动力。 身为武士,腹中空空也不能表现出饥饿,否则是一种耻辱。 刀匠不仅是工匠,还是富有天赋的艺术家,他的作坊就是他的殿堂。 只将平时认为值得交友的人,作为战时的敌手。 蔑视死亡是勇敢的行为,而在生比死更可怕时,敢于活下去才是真正的勇敢。 【编辑推荐】 一切“道”都代表着一套准则和价值规范。武士道,或者说武士道精神,原本是一种制度、一个阶层的行为准则,后来逐渐演变成道德教育、国民信仰,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内核。目前我们所推崇的“职人精神”、“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等均由“武士道”展开。 在今天,“武士道”的意义或许可以用一部知名动漫中的话来诠释: “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武士了,然而,人都会有不能忘却的东西,即使有一天弃剑的时代到来,这一灵魂约束的正直之剑也绝不能丢弃。” 【名人推荐】 读了《武士道》便能充分了解日本人的特性。——(美)富兰克林·D·罗斯福 如果不了解封建制度和武士道,那么现代日本的道德观念会是一个不解之谜。——(日)新渡户稻造 -
武士道
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完成于1899年,最初是作者为使外国人更多地了解日本而用英文所作的。该书一经面市,不仅在西方国家引起强烈反响,风靡一时,更成为日本精神文化的经典之作。该书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武士道的起源、特质及其影响和未来,为日本国民性和军国主义找到了思想源头。虽然作者对于武士道的一些行为和做法找了各种解释和理由试图说服读者,但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其中很多说词是极为牵强和难以令人信服的。 -
武士道
《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幼年时亲自接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说,他在介绍时,与别的外国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过是个“辩护律师”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态度”。的确,我们在读到他所系统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 同时,由于作者是为了向国外作介绍而写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所以就更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正因为如此,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据作者自序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仅自己亲自读了此书,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光是本书的日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间就重版了10次,本书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在我国的日本研究正深入到探讨日本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对当代日本的影响之时,相信把这本颇享盛名的著作译为中文以飨读者,或许不无意义。自然,由于本书是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写出来的,其中有些观点不免有过时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本人的立场所限,有些观点也很值得商榷。这是希望读者们注意的。 -
日本论
《日本论》一书初版于1928年,曾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重要参考著作。即使在其成书70多年后的今天,该书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国情、民族性格及其风俗习惯仍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