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海子故事
李斯
海子,原名査海生,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生于1964年3月24日,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本书以小说的艺术手法讲述海子这位诗人短暂的一生,让读者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多一些理解以及对诗歌的关注。
海子,迄今为止最纯粹的青春写作者。80年代诗歌到他为止。李斯先生历时20年积累思痛力作,揭秘天才诗人成长与陨落的细节,向我们再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1980年代。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青春,踌躇满志、怀抱赤子之心、梦想远方又困于现实,恋爱、失恋,再恋爱、再失恋,这些构成闪亮的日子铭记在生命中。海子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直抵人心的抒情短诗。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在德令哈》
今夜我不会遇见你。今夜我遇见了世上的一切,但不会遇见你。——《山楂树》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答复》
“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将和他一同得到荣耀。” 一个在灵魂的深处与自我搏斗的人。他的自尽,仿佛代表我们这代人早夭的青春;而今我们正在老去,他却一直还在那样年轻着。——野夫
原来这是在面对自己的青春时代,已经过去、永不复返的天真时代。可以说,这是一代有心者集体的良心记录。 ——李斯
★ 海子,80年代中国诗歌的最后一个春天
★ 海子之后,再没有诗歌让人动心。 ——谢冕 诗人、诗评家、北京大学教授
★ “纪念一个狂飙突进的年代,纪念一个理想主义的世界。他们也许太过激进与喧哗,需要浇上一盆现实的冷水,但却显得如此真诚与感人。” ——文化学者 河西
★ “从《别哭,诺冰!》到《海子故事》,李斯先生摸索了20多年。那是一个不易重构的时代,那是殊难细察的最后的莫希干人,但是,李先生做到了。一个安徽青年以诗为命,为诗殉情的悲壮故事,在这里得到了福克纳式的充分展示。”——诗人、剧作家 野夫
★海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被引用最多的中国现代诗人之一,他的抒情诗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已经浸入千百万中国青年的灵魂深处。
★美国学者爱德华·戴维斯(Edward Lawrence Davis):20世纪的中国现代诗歌,没有海子便不完整,海子结束了一个纯情时代,又开启了另一个神秘时代,他的诗让人想起韩波的“巴黎之怨”,珞尔迦的塔马里特诗和西韦尔夫人一系列惊人的幻觉意象,更让人想起犹太诗人保罗·策兰的“死亡赋格曲”(《中国当代文化百科全书》海子条)。
★“有条不紊的平缓叙事,夹叙夹议的意识流手法,一粒诗的种子在麦地里播下,在草原上发芽,在高原上成长,在平原上成熟。思路清晰、感人至深,细细品读,每欲掩面而泣。李斯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已经消失的纯真时代,一个血与火的世界。”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教授 魏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