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了
这本书是作家连岳有关圣经的专栏随笔。连岳借《圣经》为支点,以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的“自然宗教情结”(像爱因斯坦说的,是一种对星空及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感激)作为梳理工具,切入人文、社会、心灵等议题。 -
元气糖
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专门为美食专栏作家殳俏量身定制的一本书。 专栏作家、食评家殳俏的最新美食经。殳俏自称“美食工作者”和“煮妇”,最好吃的女人,最会吃的作家,最吃不胖的美食家。殳俏写曾经经历和正在发生的美食与美食事件,东京的菜市,西班牙的小饭馆,冬天的韩国菜,香港的大排档,阿拉伯的饭店,既有日式的清淡滋味和简约趣味,又带着浓郁的画面感和故事感。殳俏的吃,机智、俏皮、幽默与生动,完全没有中国传统文人系美食家的酸腐和怀旧,她其实写的是各种各样的爱,爱海胆,爱春笋,爱烤肉,爱汤团,爱烤鸭,爱鹅肝……爱做菜,爱下厨。说到底,爱美食就是爱生活,爱吃就是爱生命。 -
来去自由
《来去自由》是备受好评的系列图书《我爱问连岳》的作者连岳在2003年出版的第一本书的再版,减少了两篇文章,但也新增了两篇文章。 收入连岳最早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发表的专栏。第一部分“自以为是”,结合时政表述个人观点;第二部分“连城诀”,是一些比较个人化的文字,个人的成长经历及生活轨迹时有提及;其中一些故事充满幻想性,从文学性上看也属罕见的佳作,这类文字连岳今天写得较少,因而尤其值得珍惜。 连岳的文字观点独特、有趣,想像力丰沛,甚至具备一定的启蒙性。连岳的早期文字虽然较稚嫩,但他的自我形制已经建立了,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偏离过他的观点和道路,他成为了他当初想要成为的人。 -
我爱问连岳
《我爱问连岳》是前几年“我是鸡汤”的延续,但不是再版。时间跨度是2003年初到2005年底,大部分是连岳在《上海壹周》的专栏,共计收入一百余篇。 -
佛祖在一号线
千呼万唤的李海鹏首部专栏集,中国当下最好的专栏作家之一。 本书是著名新闻人和评论人李海鹏在《第一财经周刊》、《南方周末》和《智族GQ》上的专栏集结。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时评和杂文。语言睿智幽默、见解险直犀利,让民众听到一种最清醒有力的声音。 李海鹏的身份并不是作为《南方周末》的高级记者记,或者《第一财经周刊》的专栏名家,或者《GQ》的专题总监而被大家记住的,他被人尊敬和认识,是因为他近乎天真的对自由的执着,对伟大社会成形的关注及焦心。抽丝剥茧的分析,吹毛断发的文字,掷地成声的观点,恣肆放达的叙述,这些都注满了李海鹏的所有文章,其间到处安放着才情、思想、和对自由美好世界的向往,以至于除此之外,他几乎一无所有了。 图书品牌:磨铁——文治图书 请海鹏写专栏是《第一财经周刊》做的最好的决定之一。很多时候我们怯于表达,海鹏有勇气;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达不够准确,海鹏对语言和逻辑的把握让他的文字充满力量;最关键的是,海鹏的优雅和从容,于是有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阅读的文字。 ——伊险峰 《第一财经周刊》执行总编 海鹏把第一篇专栏《台风》给我时,不确定地说“不知道是不是GQ要的”。至今我都很感谢他,那篇专栏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回望内心的写作,感受到他“手指触及真理核心时的极度快感”,那声音好古怪。我想,这些细碎、微妙、不经意又很本质的描述,才是生命最原本的光辉啊。 ——王锋 《智族GQ》编辑总监 在世界到处是光的今天,我们缺少另一种光。李海鹏的书像一颗小钻石,清醒、隐蔽,光芒四射。 ——马莉 诗人、画家、《南方周末》高级编辑 无论作为记者还是专栏作家,李海鹏都长于发现无所不在的荒诞,但他文字的底色是悲悯,悲民生之多艰,悲世人昏庸而不自知。因此他刻薄、幽默、不羁却温热。汉语被他如此高妙自如地运用,像一个狡黠而骄傲的小男孩把玩他心爱的弹弓。 ——杨瑞春 《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