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言文对照)》共分十二卷,收录了《古文观止》中周至明代的古文百余篇,除了原文外,还附有白话译文详尽的注释及文章的内容概要。 《古文观止(言文对照)》自周、秦文迄明文为止。《古文观止(言文对照)》专辑有清一代之文,以与《古文观止》相衔接,名曰《清文观止》。凡已读《古文观止》者得此一编,斯成完壁。《古文观止》的编选目的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即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文言散文的入门读物。蘅塘退士孙洙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我们也不妨说:“熟读《古文观止(言文对照)》中的大部分文间,就熟悉了文言的词汇、语法现象和文章布局谋篇的道理,具有了大量感情知识,打下了阅读乃至写作文言文的基础,并把握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体轮廓,进一步深造也就有门径了。而且,这两百多篇文章篇幅短小,大多脍炙人口,易于记诵。所以三百年来,它受到了读者的势烈欢迎,在一般群众中流传之广,可以说在清代就压倒了桐城派大师姚鼐编选的《古文辞类纂》,成了初学文言文的必读课本;辛亥革命以后,仍有很多学校用它作为国文教材。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林语堂先生的最见功力的译作,他自称前后易稿不下十余次,在英国的杂志发表后颇受推许。《浮生六记》原为清朝“文学爱好者”沈复的一篇题材较为广泛的自传,作者以简洁生动的文笔描述了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婚姻爱情生活、家庭变故、闲情异趣、山水游记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趣味。 -
古文观止(上下)
《古文观止》系古代散文选编总集,12卷,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以前。该书收录了我国古代上起东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虽比较一些选本所选篇目不算多,但它能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故该书问世至今300年来风行不衰,是清代以来流传广泛影响大的散文选本。 “观止”二字出左传,意谓:读了这些尽美尽善的文章,别的文章就用不着去读了。 「原序」 古文宜選乎?曰:「無庸也!」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則選尚已。古文至今日,操選政者,代有其人,駸駸乎有積薪之歎矣!尚宜選乎?曰:「無庸也!」詳略互見,醇疵錯陳,則選又尚已。且余兩人非敢言選也,即焉云耳!即之奈何?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選而略者、詳之,繁者、簡之,散者、合之,舛錯者、釐定之,差譌者、校正之云爾。蓋諸選家各有精思深意,以抉古人之奧,讀之者取此置彼,則美者或遺;一概觀覽,則勞於睹記,此余兩人所以彙而集之也。 至於攷訂之下,偶有所得,則亦謹附之,以備參究,不敢雷同附和,以取譏於大雅。若夫聲音之間,點畫之際,諸家或以為無益於至義而忽之,而不知童子之所肄習,終身勿能忘;況考試之時,一有不合,即遭擯斥,可不慎歟?余兩人之從事於茲也,有年矣!兢兢焉一義之未合於古,勿敢登也;一理之未欠慊於心,勿敢載也;一段落、一鉤勒之不軌於法度,勿敢襲也;一聲音、一點畫之不協於正韵,勿敢書也。 山居寂寥,日點一蓺以課子弟,而非敢以此問世也;間有好事者有所許可,輒手錄數則以去,鄉先生見之者,必曰:「諸選之美者畢集,其缺者無不備,而譌者無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觀止矣!宜付之剞劂,以公之於世。」余兩人默然相視良久,曰:「唯唯!弗敢當!弗敢當!誠若先生言,抑亦何敢自私。」退而輯平日之所課業者若干首,付諸梓人,以請政於海內君子云。 康熙戊寅仲冬山陰 吳 乘權楚材、大職調侯 氏題於尺木堂。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吴乘权、吴大职编选的一部古文读本,凡十二卷,收录自先秦至明末的散文二百二十二篇,每篇都有注释和评论。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乐舞《韶�》时,以为尽善尽美,无以复加,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本书书名中“观止”二字即由此而来,是表示所选的古文极好,堪称最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