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义稽考(全十册)
《诗义稽考》,原是山西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开发资助项目。《国风》部分曾以《诗经百家别解考》的名义在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此则为包括《雅》《颂》在内的全部书稿。仿明人《五经稽疑》、《经典稽疑》之名,易名为《诗义稽考》,这样与书的内容可能更相吻合。此次《国风》部分的再版,除了明显的错误外,未作大的改动。此多属古人考据笔记,征引文献较多,对于数家同引一部典籍而文字相互出入者,因考虑到所据不同版本的问题,故一仍其旧。对于明显的错误,如误“于”为“干”、“执”误为“轨”之类,则径直改正,不出校勘说明。对于所引文献原文,我们绝大多数都作了核对。古人引书,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多一字少一字乃常事。我们对于文字出入较小者,一般都加了引号,而对于只略述大意者,则不用引号。为免烦琐,免去了单引号之内的引号,特别容易应起误会的地方则适当保留。标点工作最要细心,也最令人头痛,过一遍有一遍的问题。此次再版,定还会有不少错误,望方家指正。 -
历代诗经著述考
《历代诗经著述考(明代)》是《历代诗经著述考(先秦—元代)》的续编。作者用十数年之功,先后到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杭州、台湾以及日本东京、大阪、京都等数十家图书馆搜集资料,查阅数十种书目著作及上千种方志,去重别异,考订時代,钩沉索隱,始得此編。本书共收录明代《诗》学著作740余种,其中尚存者220余种。明代《诗经》学为清以來学者所轻,人们多以“空疏”二字概之,实则明人於《诗》学贡献甚巨,其最大成就是一弃前人以经读《诗》之传统,而以诗读《诗》,将《诗》作为诗之灵性及生命活力,一发无余。明代《诗经》著作,记录着有明一代文化思潮及主流文化精神的变迁,也记录着《诗经》学由经学向文学转变的历史,同時在经学阐释中,也体现着明代文学思想的变化。因而它对于经学史、文化史以及文论史研究,皆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本书收录的大多数资料过去鮮为人知,这些资料的公诸于世,可以改变人们对明代学术的传统偏見,也可供《诗经》及明代文学思想、文学理论研究者參考。 -
儒藏
《儒藏》精华编第33-34册已于2009年6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册隶属经部诗类,收录清代乾嘉学者陈奂的《诗经》学专著《诗毛氏传疏》。 陈奂(1786-1863),字硕甫,号师竹,晚年自号南园老人,江苏长洲人。咸丰初年举孝廉方正。《清史稿》有传。陈奂初从江沅治古学,又从段玉裁学习《毛诗》、《说文》,后又曾问学于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与当时学术名家交游,得闻经学家法。他毕生治学,于《诗经》用力最勤,其学尊崇诗序,专攻毛《传》,以其“文简而义赡,语正而道精,洵乎为小学之津梁,群书之钤键”。(《诗毛氏传疏•叙》)然自郑玄为毛《传》作《笺》,间杂三家《诗》说,淆乱毛《传》,导致其一切名物礼数自汉以来无人称引,名存而实亡。因此,陈奂殚精竭虑,以十八载之功,撰成《诗毛氏传疏》一书,废去郑《笺》,专疏毛《传》,旨在恢复发扬毛《传》之精要,并辅以《释毛诗音》、《毛诗说》、《毛诗传义类》、《郑氏笺考徵》四种。又有《毛诗九谷考》、《公羊逸礼考徵》、《师友渊源记》、《三百堂文集》等传世。 《诗毛氏传疏》三十卷,又名《毛诗传疏》,对诗序、毛《传》一一疏释,广征古书,发明经义,多采东汉以前旧说,以毛氏之学源出荀子,而善承毛氏之学者为郑众、许慎,故书中多引二家之言。同时,又大量吸收清代考据学成果,融会贯通,考订精详,于文字、声韵、训诂、名物诸方面阐发《毛诗》本义,对毛《传》训诂体例和名物制度颇多发明,虽难免曲护墨守,却不失为清代《毛诗》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训诂准诸《尔雅》,通释证之《说文》,引据赅博,疏证详明,毛义彬彬,于斯为最。潜研考索之深,驾先儒而上之,洵毛氏之功臣也”。(朱记荣《<诗毛氏传疏>后序》)故是书得以与胡承珙《毛诗后笺》、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并称,为清代汉学家研治《诗经》的典范之作。此外,陈奂重视因音以求义,又撰《释毛诗音》,依《诗经》“四始”分为四卷,用其师段玉裁之学说,于古今音变音转、诂训中的双声叠韵等,皆详为注,准以古音,发明通假;又以疏中称引博广难明,更举条例,立表示图,总结毛《传》训诂体例,为《毛诗说》一卷;仿《尔雅》体例,将毛《传》诂训按义类分为十九篇,逐词注释,为《毛诗传义类》一卷;以郑《笺》多用今文《诗》说改易或申述《毛诗》,考列其用三家《诗》说之例,为《郑氏笺考徵》一卷。读《诗毛氏传疏》而参以《释毛诗音》等四种,可谓经纬互见,条贯分明。 《诗毛氏传疏》一书最早的版本,是清道光咸丰间陈氏五种本。所谓五种本,包括道光二十七年(1847)武林爱日轩刻《诗毛氏传疏》、咸丰元年(1851)苏州漱芳斋刻《释毛诗音》、道光二十七年武林爱日轩刻《毛诗说》、咸丰九年王载云刻《毛诗传义类》、咸丰八年许文一刻《郑氏笺考徵》,是陈奂《诗经》学著作的汇刊本,虽各有题签木记,而版式统一。此本刊于陈奂生前,年代早而错误少,为后世所重,曾多次影印出版。其中山东友谊出版社《孔子文化大全》丛书影印海宁杨芸士藏本系此书最早刻本,很好地保留了原刻本面貌,故选作此次整理的底本。而北京中国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及学苑出版社《诗经要籍集成》影印自同一底本,此本曾对原版片进行过校勘剜改,此次整理对其成果也多有吸收。陈氏五种本在光绪十年由徐子静覆刻,而《清经解续编》亦收录此书,二者皆曾做过一定的校勘,因此取为校本。此外,民国年间鸿章书局有石印本,民国二十三年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曾以徐子静本为底本,出版过排印本,但句读错误颇多,故不与取用。鉴于陈奂泥于古说,好作古文,校点者在整理时采取的原则是:尽量保留其行文特色,只对部分不影响文意的异体字进行统一。 本书校点者为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王承略、陈锦春二位先生,审稿人为中华书局编审张忱石先生。《毛诗后笺》和《毛诗传笺通释》此前都曾整理出版,而《诗毛氏传疏》则是首次推出标点整理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诗经》学研究者提供扎实可靠的文本资料,有所裨益。 -
《诗经》的科学解读
这是一部研究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集《诗经》中的动植物与自然现象的专著。作者胡淼先生是长期研究农学的专家,他既吸取了前人的成果,但决不人云亦云,而提出了很多的创见。据胡先生统计,《诗经》305篇,有141篇492次提到动物,144篇505次提到植物,89篇235次提到自然现象,可以说是世界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而这1232个知识点,就是胡先生这部著作的释读对象。 -
诗经校注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韵文的不祧之祖是《诗经》。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是《诗经》。这些命题,早已成为国人的常识。 《诗经》有风、雅、颂三部分。自来纳入《风》诗的二《南》,独立于《风》诗之外也不是毫无理由。先师郭君重先生说:周南召南,周指周定公,召指如穆公,“本旦奭后嗣”,“南指江汉南国”,“则与二《南》所讴歌之事略坃扞路”,然而本属国风。一般都认为风是民间创作,是劳动人民的歌谣。其实不尽然。甚至可以说:《诗》三百篇,真正出自劳动人民创作的毕竟只占少部分。譬如网诗之外的雅、颂,基本上没有劳动人民的作品。风诗固有至今不失民歌面貌者,然而大部分未必是民歌。其中有不少原本就出自贵族之手。有不少经过贵族文人修饰,也就让人觉得不像劳动人民之作。但是研究者不应该因此而否定或者低庆“诗三百”的价值。 -
诗经密码
郑庄公僭越君臣;州吁弑君篡位;卫宣公淫母通媳;齐襄公乱伦亲妹妹,情杀妹夫鲁桓公;卫懿公爱鹤亡国;曹共公不爱江山不爱美人,专爱窥人洗澡;君臣同乐,乐的是淫乱婶母;美女夏姬“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二卿”…… 《诗经》中作品所表达的,不仅有愤懑的情感,也有赞美的言辞;不仅有风俗民情的反映,也有历史事件的记录;不仅是文学作品集,也承担着史书的功能。用这样的观点来认识《诗经》,或许更加客观。 本书则以《毛诗序》为基础,对其内容加以扬弃,将《诗经》中和历史事实相对应的诗作找出来,通过这些诗作回顾那些历史,展现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