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悔追梦:上昆名家从艺五十周年风采实录
无悔追梦:上昆名家从艺五十周年风采实录,ISBN:9787806467282,作者:叶长海,蔡正仁主编 -
词乐曲唱
本书是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中形成并至今尚存在于昆剧的“唱”中的“曲唱”,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上编,标名《曲唱》,横向剖析曲唱的构成;下编,标句《词乐》,纵向阐述从词唱到曲唱的衍进历程,纵横互补,自成体系,读后,深感其构思完整,脉络清晰,学风谨严,观点鲜明。 本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先述说“今”‘曲唱’即“昆”中的“曲唱”的状况和构成,为《上编》; 第二部分,试探索、论说“词乐”与“曲唱”的演化及其构成为《下编》。 -
马得画戏
《马得画戏镜片》把姹紫嫣红装入镜框,把水袖宫调挂上墙,曲罢人散余音绕梁,那些个生旦净丑,好生端详。高马得先生画昆曲,最初的愿望,就是把听戏、看戏的快乐能够延续,用传统书画的形式演绎传统的曲艺,让读者看了快活、愉悦,感受幽默诙谐。 我们以镜片的形式,是一种尝试,把高马得先生的戏画用更简便、直观的方法进行出版传承,去掉繁饰,仅留朴质,对于爱昆曲、爱画之人,行品阅之方便,满足票友画迷之雅好,挂墙头、置桌前,直接把镜片装入镜框,舞台上的光影角徵和抑扬顿挫,仿佛在身边鲜活起来,再加以马得先生独特的绘画诠释,戏画、画戏,戏中有画,画中有戏,戏与画里,还有一个你。 -
昆曲纪事
《昆曲纪事》内容简介:北京昆曲研习社自1956年8月成立迄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其间从1964~1978年因众所周知的社会政治原因,不得不停止活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后,1979年研习社恢复活动,至今亦已整整30年了。为了记录研习社的活动,交流社员们学习研究昆曲艺术的心得、体会,研习社创办了一本不定期内部刊物——《社讯》。“文革”前是手刻油印本,十分简陋,“文革”后改为铅印本,坚持至今。这些《社讯》积累至今却也有26期之多,其中“文革”前出了10期(篇幅较少,差不多每年一期),“文革”后出了16期(篇幅增大,差不多两年一期)。 -
中国昆曲装扮艺术
《中国昆曲装扮艺术》系上海市教委(2006)科研项目,是我长期研究课题《中国戏曲的装扮艺术》系列之一,也是继《中国京剧衣箱》、《中国戏曲衣箱——角色穿戴》(京剧)出版后,又一本介绍中国昆曲传统重要剧目折子戏的装扮艺术专业工具书。作为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戏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中专院校容装、表演专业的教科书,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资料性、实用性与操作性,对演员、戏曲工作者,乃至服饰研究者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序 一、昆剧十门脚色 二、开场戏 《跳魁星》 《跳加官》 《男加官》 《女加官》 《跳灵官》 《跳财神》 《报台》 《三星上寿》 《大赐福》 《天官赐福》 《八仙上寿》(《仙聚》) 《财源福臻》 三、传统折子戏 《单刀会》 《训子》 《刀会》 《马陵道·孙诈》 《不伏老·北诈》 《吴天塔·五台会兄》 《西游记》 《认子》 《胖姑》 《借扇》 《升平宝筏.北饯》 《安天会·偷桃盗丹。大战》 《四声猿·打鼓骂曹》 《吟风阁·罢宴》 《荆钗记》 《绣房》 《参相》 《见娘》 《开眼》 《上路》 《钗圆》 《白兔记》 《赛愿》 《养子》 《送子》 《出猎》 《回猎》 《琵琶记》 《南浦》 《辞朝》 《吃糠》 《赏荷》 《卖发》 《盘夫》 《廊会》 《书馆》 《描容》 《别坟》 《扫松下书》 《金印记》 《不第》 《投井》 《归家》 《荣归》 《金圆》 《牧羊记》 《小逼》 《望乡》 《寻亲记》 《出罪》 《府场》 《饭店》 《茶访》 《连环记》 《起布》 《议剑》、 《献剑》 《问探》 《小宴》 《大宴》 《梳妆》 《掷戟》 《绣襦记》 《乐驿》 《卖兴》 《当巾》 《打子》 《收留》 《教歌》 《莲花》 《剔目》 《古城记·古城》 《三国志·挡曹》 《西川图·三闯》 《西川图·负荆》 《草芦记·花荡》 《霄光剑》 《闹庄》、 《救青》 《功宴》 《幽闺记》 《踏伞》 《请医》 《拜月》 《千金记》 《起霸》 《鸿门》 《撇斗》 《追信》 《拜将》 《别姬》 《八义记》 《评话》 《闹朝》 《扑犬》 《南西厢记》 《游殿》 《惠明下书》 《寄柬》 《跳墙·着棋》 《佳期》 《拷红》 《长亭》 《宝剑记·夜奔》 《浣纱记》 《回营》 《打围》 《拜施》 …… 四、其他(时剧、武戏、新排本戏等) 后记 -
幽兰飘香
《幽兰飘香:昆曲之美》讲述了:昆曲,是我国古典戏剧的代表。自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全世界以神奇的目光注视着它,迅速广泛地兴起了一股“昆曲热”。随着这股“昆曲热”的发展,昆曲艺术的民族特征、昆曲的美学价值,将进一步为世界所认识,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中的地位,也将被世界戏剧史改写。作为这种“昆曲热”现象之一,各种介绍、论述、研究昆曲的出版物,也像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刘静女士撰写的《幽兰飘香——昆曲之美》一书,就是其中很有个性、很有特色的一本。全书十余万字,广泛地涉及昆曲历史、昆曲文学、昆曲舞台艺术的各个方面,并以演员的表演艺术相贯穿,成为这《幽兰飘香:昆曲之美》的显著特征。这个特征不仅体现在结构上,更体现在目的上,即它的现实针对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