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里斯多德
本书据牛津大学出版社1982年英文版译出. 巴恩斯对亚里斯多德的研究是有独到之处的。他的特点体现在全书的结构中。他从动物学开始,继之逻辑学、哲学、心理学、神学、伦理学、诗学等等,逐门讨论亚里斯多德学说的得失,看上去似乎松松垮垮,连贯不紧,但到末尾又指出亚里斯多德的这些学科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求知的欲望,所以亚里斯多德思想是一个谨严的系统。 -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五卷)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五卷)》,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共十卷,包括迄今所发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48种和一些残篇。它是自西方哲学进入我国百余年来第一部西方古典哲学家的全集,在国际上也是德、英、法、日等文以外的少数《亚里士多德全集》现代语译本的一种。它以柏林皇家科学院的标准本为依据,直接由希腊文翻译为中文,并完全按照国际惯例进行页码编排。全集前面有一个总序,全面地阐述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精神,以及译文依据的版本,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传播及现存状况,翻译亚里士多德著作所遵循的根本原则。 -
论诗术中篇义疏
阿威罗伊似乎不满足于阿拉伯文化中众所周知的诗的原则,这促使他作一篇中篇义疏来解释亚氏这篇著作。在注疏过程中,他表现出一种引导阿拉伯诗本身转向的愿望,希望它抛弃琐碎、不负责、甚至纵欲、放荡的关注点,转而服务于道德目的。正是因为人们能从诗人富于想象力的表达中获得愉悦,能从朗诵押韵的整齐诗行中享受快乐,诗可以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说服工具;诵读诗句最初是因其悦人的形象或者动听的声音,现在除这个功用外,还可以用它来形成意见和思维模式。 ——巴特沃斯 -
实体与形式: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Z10-17)(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书是已经出版的《存在与实体———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研究 (Z 1 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的姊妹篇。《存在与实体》是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Z卷前9章的一个研究,但是,也扩及《范畴篇》第1~5章,《形而上学》Δ 7—8、Γ 1—3、E 1,以及《物理学》A卷。它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循着存在问题线索的一个处理,表明体现在Z卷中的实体理论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存在问题研究的合乎逻辑的进展和深化,它将存在问题的解决确定为实际上是对首要的、核心的存在亦即实体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
分析学后编
吕穆迪译亚里斯多德逻辑著作之一。 后几种随后推出。 ——虽中国春秋时代和古印度都曾独立阐述了逻辑思想,但只有古希腊学者将萌发出的逻辑形成了系统.在前人的基础上,亚里斯多德将逻辑建成一门独立、正式学科,成为哲学一大基本门类。 ——“逻辑”在亚里斯多德时代,另有涵义, 亚里 斯多德自己称之为“分析学”。《分析学后编》对逻辑的形式:三段论和证明做了阐述。通过证明,人类可从已知的知识开始,并通过三段论达到新知识之地。本书和另外五种在后世被合称为“工具论”。 ——本书和本系列《分析学前编》《形上学》《范畴集》《名解》等一样,是形式逻辑这门学科的基本原典之一。堪称哲学的经典名著。本书分为上下两卷,讨论推证、认识、可知与可证、明证法、各科原理、理证事证、宾主关系、明证反证、学术体系、原理与科学、知识与意见等问题,适合研究逻辑有关的学校师生与一般读者参考。 本次出版,经前辈逐字逐标点重新审校,较原版大为谨严。未周之处,期待读者指正。 -
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
《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内容简介:读申白君的大作《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感受良多。从学术角度看,这部专著的第一手材料是翔实可靠的。作者的引文,都出自权威的英文译本,并参照苗力田先生主编的《亚里士多德全集》中译本。作者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能对所用之文加以研究,对其中有些引文,作出自己认为更合理的中文译文。这种态度就为这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作者还具有现时代广阔的学术视野。对于当代亚里士多德研究名家与这项研究有关的论述,能以批判的态度广征博引,而与自己的研究观点相参照。在有些部分,还能作中西比较研究,借以深入发挥自己的见解。 至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就其在亚氏伦理学体系中的地位而言,那么,它不仅是亚氏伦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体系其他部分的问题,诸如善、德性、幸福、快乐等,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与之融为一体。当然,这部专著着重于“友爱论”的评述,但其所涉及的,却几乎是亚氏整个伦理学体系。因此可以说,这部专著既是对于亚氏“友爱论”细腻深刻的论述,又能使读者从这一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统观整个亚氏伦理学的基本内涵。但是,亚氏“友爱论”的研究,在申白君这项研究之前,在国内伦理学界尚属空白。我想,仅就此点,这部专著就是值得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