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识
《香识》汇集了作者以“宋代香事”为主题的文章9篇,涉及香具、焚香方式、制香、香料来源以及中外交流等诸多方面。全书共9万字,295幅彩色图片。 ①棔柿楼集(扬之水作品系列)共十二卷。卷一《诗经名物新证》,卷二《唐宋家具寻微》,卷三《香识》,卷四《宋代花瓶》,卷五《从孩儿诗到百子图》,卷六《两宋茶事》,卷七《物中看画》,卷八《藏身于物的风俗故事》,卷九《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卷十《中国古代金银器》,卷十一《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卷十二《桑奇三塔》。 ②研究方法创新:作者运用“名物新证”的方法,通过文献记载的典章制度和和著名历史人物的活动来讨论宋代贵族和士大夫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辅之以当时人的诗词,并用考古资料加以印证,资料十分丰富。 ③“散文式”学术文章,可读性强:作者本人是散文高手,兼之古诗文功底深厚,每篇研究文章都能将繁琐的研究推理过程娓娓交代清楚,又不失行文的优美,既保证了学术研究的精细,又十分贴近读者。 ④赠品:扬之水亲笔手书十二篇蝇头小楷,宣纸仿真印刷,随书赠送。 ⑤装帧设计精美:由宁成春亲自捉刀设计,古典精致,有宋人雅韵。 -
湖南宋元窖藏金银器的发现与研究
湖南地区出土的宋元时期的窖藏金银器比较集中,以前大多没有经过整理,也没有系统发表过。本书可以说是湖南窖藏金银器的全集,其中首饰为大宗,另有酒器等生活用品。本书分上下编,上编对窖藏情况进行介绍,收录的每件器物有正、侧面及细节特写的彩色图像,近 2000个画面;下编对金银器的名称、纹饰、工艺、用途及铭文等进行研究。本书极具资料性和学术性。 -
乾隆趣味
《紫禁城》二〇一三年第一期刊发《寿考维祺—— 宁寿宫花园的长寿意境》一文,介绍了花园里养和精舍、倦勤斋和玉粹轩中的几幅通景画,其中玉粹轩明间西壁的一幅,除在这一期全幅刊出外,又于当年每一期的封面和封底分别刊载各个局部。如此频频亮相的一幅画作,对它的解读自以准确为宜,至少也要努力贴近画旨,而它正是很标准的“乾隆趣味”。 玉粹轩通景画既非为特定人物写照的行乐图,亦非以忠实写绘为要的历史画。此图与其说满溢宫廷气息,不如说在在呈现乾隆趣味。由清宫造办处档案可知,朝政之外,宫廷用器制作的诸般细务,即如造型、纹样、材质调配乃至尺寸长短,均出“圣裁”。 玉粹轩通景画本来就是御旨的产物,意匠缜密,笔致精细,构图布局诸般细节的种种讨巧以及线法画经营出来的视象空间,自然都是缘于君心所喜。作为岁时纪丽之作,它既遵岁朝图的程式和基本构成元素,而又剪裁得体,且时有逸出程式之外的一笔,因得以在同类题材中稍稍胜出也。 -
古诗文名物新证合编
《古诗文名物新证合编》中的诗本来就是物的一部分,与物一起构成富有层次的、流动的雅致世界,而不仅仅是存在于物象之外、对这样一个世界的描述和想象。它们蕴涵着诗意,又是诗的载体。不论是从一支竹筒中抽出一张诗笺展阅,还是把包裹着茶饼的织锦,竹叶,或蜡纸一层层打开,在满室清香中待泉水煮开,诗不是抽象的文字和韵律,而是作为书写融入物的空间、过程、气息和体验。 -
诗经别裁
-
奢华之色
与卷一、卷二相同,本卷也是以文献、图像、实物互证的方式为金银器皿定名,以此揭示不同类型的器物在社会生活史中自身的演变史与蕴含其中的设计意匠,并在造型与纹饰的细致分析中呈现饮酒习俗之演变,外来因素之化用以及一锤一錾之下的笔情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