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子
人来到这个世上,应该做什么呢?依靠做什么,人才能在这个由“天、地”所创造并养育成的自然世界中,占据与“天、地”并称的位置呢?朱熹的思考正是围绕着以上问题展开。本书从朱熹的生平入手,回到时代与历史交错的现场,认为朱熹在社仓的实践中开启了他的理学世界的构建。同时,他从秦汉以来的“职”的政治含义和宋代以来对君权的讨论中汲取思想。最终,朱熹拈出“职”这一个字,串联起“理”“事”“性”“命”等核心概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万物“各禀天职,精进不已”“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理学世界。人类置身其中,要明白自己的“天职”,人类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在自然面前,践行“作为人的职责”。
-
汉学家与儒莲奖
儒莲(Stanislas Aignan Julien,1797—1873),法国籍犹太汉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一生译著颇丰,对中国语言、文化和社会有着广泛而精深的了解。
儒莲奖是汉学界的最高奖项。此奖在儒莲去世前一年(1872年),由法兰西铭文与美文学院设立,用以表彰对汉学研究有突出贡献的人。自1875年儒莲奖第一次颁发以来,有多位中外学者获此奖项,其中包括我国哲学家冯友兰、语言学家王静如、文史名家饶宗颐、北京大学教授杨保筠、西夏学家李范文等。
本书回顾了从儒莲奖首次颁奖到1949年的获奖者情况,从思想观念、风物掌故、习俗地理等方面对儒莲奖获得者及作品进行了详细剖析,全景式展现了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的汉学研究,可以让读者较为客观地了解海外汉学发展史和中西文明交流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新视角。
-
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
【内容简介】
本书系法国汉学家白乐日先生去世之后,1968年由戴密微等汉学家将其重要研究成果结集出版的专题性论著。按照作者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本书分为社会与官僚制度、汉朝末年的危机、经济史和现代时间四个部分。这位眼界高远的历史学家以鲜活的学术研究风格、有目共睹的文字天赋,论述了古代中国这一大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至少在西方汉学领域,第一次有人认真地研究了中国历史的经济结构。白乐日先生的汉学研究在法国汉学界首次引入了社会科学的视野与方法。该著作是法国汉学从人文科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编辑推荐】
“白乐日是欧洲现代汉学之父。”——荷兰莱顿大学教授、汉学家 宋汉理(Harriet Zurndorfer)
“作为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的追随者,很少有历史学家能像白乐日那样拥有如此卓越的学识。他坚定地认为过去是现在之镜,在美苏的世纪之后,将会是属于中国的21世纪!”——法国汉学家 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
“白乐日教授无疑是欧洲研究现代中国的第一人。自“二战”以来,他对年轻同行们的影响颇大。欧洲的中国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领域,发挥一种学术研究共同体的作用,并且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乐日的个人影响。”——《剑桥中国史》主编、《亚洲专刊》主编 崔瑞德(Denis Twitchett)
“白乐日的《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一书是最早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关系之整体的西方汉学著作。”——法国社会学家 让·塔里卡(Jean Taricat)
“在《天朝的封建官僚机制》一书中,白乐日相信中国历史能够照亮世界历史,尤其是我们当代的历史。这是本书诸多主题的统一之处,也是白乐日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法国著名汉学家 谢和耐(Jacques Gernet)
-
中华文明访谈录
三度“亚洲卓越新闻报道奖”得主张泉
历时9年,采访24位杰出思想者,勾勒中华文明嬗变的轨迹
许知远特别推荐
★一部别样的“文明史”
本书采访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领域,但共同的是,都是从边缘出发,挑战中心。
于是,我们从柯马丁那里得知秦始皇所谓的焚书坑儒原来并无事实根据,从宇文所安那里得知李白和杜甫居然是当时的非主流诗人,从巫鸿那里了解到纪念碑性并非西方的专利,也更能明白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理路。
所以,本书是一部别样的“文明史”,不仅改写了我们既有的认知图景,给我们的官方心智带来了新的视角,甚至带有盗火的味道,
★一部动人的“情史”
回顾自己如何在一瞬间决定交出一生,他们都追溯到了一首诗:
宇文所安是韩愈,艾朗诺是王维,顾彬是李白,柯马丁是北岛。希尼说一首诗无力阻止一辆坦克,但它可以让一个人成为汉学家。当然,大木康的一瞬间是因为冯梦龙笔下的卖油郎和名妓的爱情。
所以,本书可谓一部动人的“情史”,讲述了这些西方学者如何在年轻时,从世界各地,突然陷入对遥远中国的执迷,并从此以中国为志业。
★一部辛酸的“奋斗史”
回顾自己的一生如何没有被时代埋葬,他们都追溯到了两部书:
钱理群是《鲁迅全集》和《毛泽东选集》,巫鸿是《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和《英汉词典》,张隆溪是希腊罗马文学选本和英国文学作品选段。纳博科夫说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只能是重读者,而那是一个精神饥荒的年代,他们只能选择持续反刍,以拒绝成为失踪者。
所以,本书也可谓一部辛酸的“奋斗史”,讲述了中国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如何在年轻的时候,执着于文明的光亮,从进入历史盲肠的中国突围,最终将苦难转化为资源,甚至赢得世界性声誉。
【内容简介】
宇文所安、柯马丁、夫马进、顾彬、钱理群、王汎森、舒衡哲、巫鸿、张隆溪、黄进兴……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思想者,来自不同的国度,专注于不同的领域,拥有各自或曲折或传奇的人生,却与中国保持着隐秘的精神关联。
这本访谈录,依据中华文明的演进,从中华帝国的开端,直至当代,希望透过他们的眼睛,寻找遗失的真相,重新发现中国的传承与转折、兴衰与浮沉。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解读古代中国的真相,追随学者的脚步,走出历史的迷宫。第二部分集中于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的抉择与现代化的代价,曾经的阵痛也许至今仍在发作。第三部分更关注当下与未来,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多元,理论多变,中国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与世界相处。
-
汉字论
在日本,给日文中的汉字贴上异质性的标签,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看法,但这样的汉字观背后隐藏的问题却往往被忽视。究其源头,本居宣长《〈古事记〉传》中将汉字视为借来之物的观念,对后世日本的汉字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本书中,子安宣邦进行了大量的梳理和知识考古学式的分析工作,回顾了明治时代以来日本思想史中“汉字问题”的来龙去脉,选取了本居宣长、山田孝雄、太宰春台、龟井孝、武内义雄、井上哲次郎、时枝诚记等日本学者的相关论述,重现了汉字在日本是如何被打上外来标签的文化史过程。
作者试图由此阐述这样一个批判性的观点:对于日本人来说,汉字既不是排他的、产生自我之异端性的他者,也不是接受者自身语言认识必须承受的、作为外伤之异质性的他者。汉字和汉语,其实是日文、日语得以成立和发展的“不可回避的他者”,是使日语可以不断向外部拓展的一个语言契机。
-
《史记》与《汉书》
人们常感叹,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就从《史记》与《汉书》说起。作为“正史”的头两部,二者性格迥异,却都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出于贵族社会对骈文的爱好,《汉书》获得无与伦比的地位,而从中唐以后,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对散文的爱好逐渐成为主流,《史记》更加受到青睐。从这个角度讲,《史记》和《汉书》可谓中国文化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