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穴之士
《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内容简介:隐逸,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历史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少伟大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同时也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隐士。隐逸及其相关的道德原则、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涉及到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提供了许多素材和话题。探究隐士和隐逸文化的奥秘,对于深入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是第一部对东汉末年以前的中国早期隐逸文化和隐逸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并且是出自一位西方汉学家之手。作者以大量第一手史料为依据,追本溯源,探究隐逸文化及其思想依据的来龙去脉,分析了孔子、庄子、司马迁、班固、杨雄等许多重要人物在隐逸传统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论述了战国群雄争霸、汉帝国建立、王莽篡政、官吏察举制度、东汉党锢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对隐逸传统发生的影响。 全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考论严谨,叙述生动,涉及有名有姓的隐士数百人。其中有真诚的道德理想主义者,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极端主义者,也有沽名钓誉的江湖骗子;既有与统治者不合作,带有政治抗议色彩的隐逸,也有融人体制,助人君行教化的典范性隐逸;既有实质性的遁迹山林、栖居岩穴者,也有“隐于市”、“隐于朝”的所谓“大隐”。他们所依据的思想观念不一,采取的行为方式各异。而不同君主和隐士之间的微妙互动、隐士在当地社区的角色和文化功能等,也是书中饶有兴趣的话题。《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对早期隐逸传统的研究,为考察中国古代士人文化和社会政治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理解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传统提供一个重要的背景。 -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两章,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包括五个倚重文本的个案研究,是杜赞奇撰写复线历史的一系列尝试的成果,目的是要在民族进化历史的范畴和框架笼罩的阴影下闪烁出一星亮光。《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视野宏阔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审视近现代中国历史,又能从关键之点切入,洞察细微,把握要害,融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思想文化与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筹诸多因素于一体,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之一。 -
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这是一个对中西方相遇的那个伟大时期的绝妙介绍。孟德卫倾注其毕生心血,将其研究浓缩于这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书中。他做的以下分析尤有价值:中西方间相互的美学影响,语言和种族理论,以及无论在中国士人还是在天主教会中皆存在并最终导致它们分裂的内部对抗。 ——史景迁 没有人比孟德卫更有资格去阐释1500-1800年间中西方相遇这个题目的了。因为,这个人将其一生的时间都投入到该研究中,并早已在美国的中西方交流研究领域中树立其主导者的牢固地位。 ——狄百瑞 若以历史提供的更深远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并不是一个新鲜观念,而是过去历史的回归。的确,在1800年之后,中国成了一个不能与现代世界对话的落伍的帝国,直到其遭遇帝国主义势力的实质性侵吞。诚如马克思在1858年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中所写的:中国是“一个在时间的缝隙中形同枯槁般生存的庞大帝国……被武力隔绝在正常的国际交流之外,于是,只能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继续自欺欺人。”但如果追溯到1500—1800年的那个时期,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那时,中国是一个真正强大的世界大国,欧洲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美国则仍是一片美丽的荒原。 关于历史是否是循环的,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却从未达成一致。但是,即使历史不在广泛意义上重复自己,我们也倾向于从中发现对过去模式的重复,并发掘其意义。近年来的历史已经见证了西方世界在如何看待中国问题上的观念转变。这一新的观念是以互相尊重而不是自视为优越的态度为特征。回到更久远的历史时期(1500-1800年),从中找到更多西方对中国的尊重,这就是本书的主题和主旨。 在1500-1800年间,东西方之间的相互影响时断时续。尽管双方之间的影响并不均衡,但这种交流始终是双向的。在运用外来文明的某些观念时,双方通常有着大相径庭的态度,但双方吸收和同化外来文化的动态过程是相似的。例如,当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士大夫力争运用基督教替代佛教、道教对儒家的影响时,欧洲启蒙运动的先哲们却在自然宗教理性的影响下使用儒家思想来取代基督教的神奇作用。1500-1800年的3个世纪,是中国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产生较强影响的时期,而后来的两个世纪(1800-2000年)恰好相反,是欧洲和北美的西方文明在向中国施加影响。从1500年到1800年,那些携带着基督教义和西方文明的传教士在中国受到的排拒远大于欢迎。同样的,欧洲对中国的赞颂,终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幻灭。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模式来理解过去。这些模式将客观呈现的历史与主观选择的过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体。这是一种动态的张力,因为当历史逐渐展开时,这种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也在相应地发生变通。本书四大章节的主题要说明的正是这种张力,它们分别探讨:(1)中国对西方文明和基督教的接纳(2)中国对它们的排拒(3)欧洲对中国文化和儒学的接纳(4)欧洲对它们的排拒。这些章节的安排显示出一种对称性,尽管这种整齐的对称似乎并不能在事实上得到验证,但我仍然认为这种对称在本质上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两个同样伟大的文化之间的相遇。我并不是要暗示伟大是一个相对标准,以致于任何文化都可以宣称自己伟大。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被证实拥有影响世界大部地区的能力。 ——孟德卫 -
真理与历史
本书为“阅读中国系列之喜玛拉雅学术文库”之一,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两位独具特点的学者——陈寅恪、傅斯年的分析论述,进而透视近代中国史学的变迁以及史家在社会当中地位之转变,同时进一步分析史家与建立民族认同之关系。 -
伟大的中国革命
本书扼要叙述了1800~1985年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中国近200年的政治兴衰及其原因、西方经济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论。 -
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下卷)
本书是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清史编译丛书”中的一种,分为上、下两卷。这部两卷的论文集,是众多学者在21世纪运用新的历史观念进行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明清之际的时间观念的复杂性。本书编者强调,在17世纪和18世纪初发生了明朝的崩溃和清朝的建立与巩固等一系列事情的那个区域的核心,出现了崩解、变革和重建。这一时期的文献充足,可以以此详细地考察彼时之人——不仅是汉人,也包括满人、蒙古、朝鲜人和欧洲人,是如何被迫调整他们对其当下的用时和记时的手段,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对历史修正认识的基础上,在重新构想的模式下定位他们的当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