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眼的映像
「若說世界最有名的日本導演是黑澤明,那最知名的日本編劇家就是橋本忍。」 一個是電影天皇,一個是編劇鬼才,兩人聯手創出日本影史的最高成就。 但為何「對黑澤明而言,橋本忍是……不該遇見的人」? 「看橋本忍的劇本,讓人睜大了眼。」——黑澤明 1950年,32歲的橋本忍認識了黑澤明,兩人共同寫出《羅生門》。這是橋本忍第一部電影劇本,此片獲得了威尼獅金獅獎,將日本電影推向世界。1952年,他寫出《生之慾》,1954年完成《七武士》。橋本忍僅用四年時間即登上劇作家的頂點。 除了是黑澤明長期倚賴的編劇,《切腹》、《白色巨塔》、《砂之器》等其他日本導演名作也都出自橋本忍筆下,被推為「日本戰後第一編劇」。但與這樣的孤高成就相對的,是橋本忍的體弱多病。這位天才劇作家從小病痛不斷,「身體幾乎沒有一個部位沒動過手術」,但在停筆十年後以八十多歲高齡撰寫本書時,病情卻奇蹟般好轉。本書不但是橋本忍獻給日本電影那段黃金歲月的珍貴紀念,更是以驚人執念對影片創作提出的諍言。 「不單是為了影評人和少數有志從事電影業的人,也是為了喜愛、熱愛電影的龐大電影迷,讓他們看見電影的本質……」 浪人般的編劇生涯竟是從病床上拉開序幕。從向鄰床士兵借來的閒書上,橋本忍發現了「編劇」這個行業,三年後以第一部作品拜師日本電影大師伊丹萬作門下,並成為伊丹唯一的編劇弟子。之後,他遇見恩師口中「注定要相遇的男人」黑澤明,以《羅生門》一戰成名,展開驚濤駭浪的電影人生…… 《羅生門》之後,《生之慾》、《七武士》等名作陸續將日本電影與黑澤明推向世界。《七武士》甚至被譽為日本影史的最高傑作,成為世界各國電影名校的共通教材。 黑澤明與橋本忍迎來生涯的最高成就,同時也開始面對創作人的最深恐懼…… 《複眼的映像》,記錄了那些影史名片的背後祕辛,電影公司老闆、製片、導演、編劇等才氣縱橫的電影人共同將日本電影推向顛峰的歲月、電影大師不為人所理解的孤獨時刻…… 一代編劇親自上演的真實人生,情節甚至比電影還精采。 -
杨德昌电影笔记
“我想你可以准备一张猫王的唱片、一支老派克钢笔喝一些从杂货铺买来的猫耳朵、麻花和咸酸甜,然后,开始往下翻,慢慢地,进入这唯一,纯粹的世代……” “这本书是向所有的电影工作者致敬的。因为这些人的努力,台湾电影才能苟延残喘至今。笔者以第一人称的我,参与了这整个事件。” -
十年一覺電影夢
《十年一覺電影夢》記錄了這十年來,李安的電影夢如何從夢逐步實現。李安拍的電影,讓我們看到他的藝術思維;李安在電影背後與電影之外所想、所為的點點滴滴,則盡現於《十年一覺電影夢》中。 -
里芬施塔尔回忆录
《里芬施塔尔回忆录》内容简介:莱妮·里芬施塔尔,舞蹈家、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摄影家、作家,二十世纪德国最有名也最有争议的人物,《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一百位最重要艺术家中惟一一位女性。1902年出生于柏林。1933年,为纳粹党纽伦堡党代表大会拍摄了纪录《信仰的胜利》,翌年,又为纳粹党代表大会拍摄了最为世人激赏和诟骂的纪录片《意志的凯旋》。1936年受国际奥委会之托为柏林奥运会拍摄纪录片。这部后来被命名为《奥林匹亚》的纪录片,几乎成了所有体育纪录片的圣经。1945年被定名为纳粹同情并被逮捕入狱四年,从此告别了心爱的电影。影评人里查德·考利斯坦率地说:“那因为《意志的凯旋》拍得太好了,加上,她的风格,加上,她是个女人,一个美丽的人。” 1955年,海明威的小说《非洲的青山》使她迷恋上了非洲。她数次前往深入考察那里的土著居民——努巴人的生活习俗并出版了一本摄影集。1974年,72岁高龄的她谎报了20岁年龄,参加了深海潜水训练班,沉迷于深海水下摄影,也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深海潜水者。1984年,80岁的她为了“澄清误会,消除成见”,开始撰写这本回忆录,前后历时五年。2003年,里芬施塔尔去世,享年101岁。 -
平成年代的日本電影1989-2006
《平成日本電影》……乃日本片迷案頭必備的天書。作者用功之勤,涉獵之廣,在日益浮淺而崇尚即食速成的香港影評界,可謂無人能出其右。 ──李焯桃,香港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 舒明在后记中写到:……本书试图用简洁清晰的文字,全面介绍最优秀和有代表性的平成日本电影,致力解答影片“说什么”、“怎么说”和“好在哪里”这些基本及有意义的问题。行文上知性的评述多于感性的遐想……。这也正是舒明此书的特色:绝无虚招,货真价实。 本書中評介了日本自平成年代起(1989年)至今的十大導演、演員及135部優秀電影,其中有84部入选《电影旬报》年度十大日本电影,有16部更是每年的最佳电影。概述電影的創作背景和在香港的放映情況,並探討當代日本電影的新趨勢。 此書分為四輯: 第一輯為歷史篇,由日本映畫百年史說到平成電影新貌,兼論平成電影在香港。 第二輯為人物篇,導演與演員共冶一爐。涉及到的人物除了有中国影迷熟悉的岩井俊二、冢本晋也、大岛渚、铃木清顺、三池崇史、是枝裕和、北野武、中田秀夫、周防正行、SABU、三谷幸喜等外,还有资料难寻的小栗康平、相米慎二、冈本喜八、原一男、崔洋一等等的介绍。 第三輯乃作品篇,最為豐富。每部電影除了註明該戲的基本資料外,也提供了劇情概述、导演背景、手法特色、获奖情况、星標評分與評論。作者將電影分爲青春、愛情、喜劇、歷史、黑幫等類型作評述,並將題材相近的電影作對比。比如介绍黑木和雄的《浪人街》一片,短短两页的篇幅,就介绍出了影片最大特色(片尾15分钟的大杀阵)、日本武士片可以分作哪三大类型、本片的摄影师宫川一夫(《罗生门》)和片中最出彩的演员石桥莲司等等,不仅仅是介绍单独的一个电影或一个导演,而是把相关的其它重要内容也全盘托出给了读者。 第四輯則是資料篇,包括《电影旬报》平成年代年度十大日本电影完整名单、平成年代日本四大电影奖项获奖名单、一九八九至二○○五年在香港公映的日本电影的名单(包括映期与票房)以及香港电影节放映的日本电影名录。 -
電影現場之旅(港岛篇)
香港电影是本土文化一个重要资产,当中除却展现多年来本地创作人的非凡创意,更以菲林定格,为香港这个混杂城市「捕光捉影」,记录下不同年代、不同时刻的城市景观。 本书由热情澎湃的奇夫作向导,带领读者纵横港岛一圈,数十年来二百多部香港电影近三百个拍摄场景,尽在其中,读者更可跟随奇夫走访这些热烘烘的场景,作另类的文化旅游,也顺道以文字重温大量港片电影精彩片段,透过奇夫及其笔下光影,从头细说香港社会发展三十年,还有爱恨交织的我城意识形态转变。真正的「星光大道」,原来遍布港岛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