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为了更加切合书稿主题,重新拟定了个别文章的题目,以使论题更加突出。为了增加读者阅读兴趣,每篇文章选取一段精彩文字,置于该文篇首。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在不影响语意的前提下,对文章中的异体字,按照现今通行规范予以统一。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书稿,增加了注释。出注的范围是:文章背景介绍,明显与现今通行译法有差异的外国人名,一般读者难以理解的方言俗语。由于现代互联网非常发达,对于一些在互联网上很容易查到的人物,不一一注出。 -
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作者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虽然其本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其对宗教的通彻见解,无人能出其右。《胡适讲国学》选取了胡适潜心研究的关于儒教、道教、佛教方面的经典论著,带领读者穿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
胡適五論
-
胡適未刊英文遺稿
本書收錄胡適未刊英文遺稿及演講共66篇。最早的一篇寫在1914年,最晚的一篇成稿於1959年。其中大部分是胡適旅美期間在不同場合所作的演講,尤以任駐美大使四年(1938-1942)期間所發表的居多。是研究胡適早年思想、大使期間活動、他對抗日戰爭的主張,以及晚年反共言論的重要材料。 原稿由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及胡適的美國友人Mr.Eugene Livingston Delafield提供,極為珍貴。 -
重思胡适
胡适是启动中国现代转轨的一代思想重镇。他的思想贡献是多方面的。以其社会影响而言,他对新文化运动、尤其是新文学运动的影响,既广泛深刻、又持续久远;以其对政治转型的作用而言,胡适是以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载入史册的。前者,似乎可以说是完全竟功,今天中国的文化形态已经转进到现代的结构;后者,就其所期待的政制建构来讲,言之成功,则远未可期。但胡适所指示的方向,绝对是正确无误的。在古今中西的强烈碰撞中,胡适为转型中国刻画的蓝图,究竟是不是可以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变成现实,自然是一个历史过程才能显示答案的问题。 1962年,胡适去世。本书是在胡适去世那年出生的几位学人茶聚的基础上形成的论文。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胡适思想的再认知”,包括高全喜、许章润、单世联、陈明和任剑涛5篇论文,下编“胡适话题的再探究”,包括欧阳哲生、燕继荣、陈志武和胡传胜4篇论文。正文后附录“胡适思想的当代考察——纪念胡适逝世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