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这是作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课时的讲稿,上编是简帛古书的基础知识,下编是简帛古书的分类导读;前一半学生上课听讲时使用,后一半大家下课看书时使用。作者力求“把道理讲清楚,用材料来摆事实”,并融汇学术界出土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图打通出土古书与传世古书的连接,重新认识并建构起古代知识系统和人们的思想文化心理。 -
唯一的规则
这本书,是李零阅读经典四部书(《论语》《老子》《孙子》《周易》)的第三本。前两本《去圣乃得真孔子》和《人往低处走》,在2008年年初已出版(均已加印),而第四本(《周易》)还需等到张政烺整理本马王堆帛书《周易》出版后才能写定,预计要到2010年交稿。所以,《唯一的规则——〈孙子〉的斗争哲学》在2009年6月杀青后,拟在年底单独推出,延续读者对此一书系的关注。 对《孙子兵法》一书,不易研究,更不易写好。在历史上,对于《孙子》,一直缺少第一流学者做深入研究。清代考据学发达,《孙子》仍然无人理会,只有孙星衍,自称“孙武之后”,辑刻了一部《孙子十家注》,但孙星衍这本书也并非注本,只是辑本,为后世积累了一些材料而已。 李零对《孙子》情有独钟,这在研究先秦的学者里都是很少见的;并且他研究《孙子》时间长,成果多,全面超越了前人。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自述了研究《孙子》的经历——70年代中期,他在插队时研读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写了一篇文章,并凭借这篇文章进入了社科院考古所;后有专著《吴孙子发微》、《〈孙子〉古本研究》;近年他把自己三四十年来对《孙子》的研究汇为一册,《〈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另外又把在北大中文系的讲稿出版,即《兵以诈立》(中华书局2006)。 李零从研究文本入手,结合军事文化史和思想史解读《孙子》,内容深湛,视野广博,可谓把《孙子》这部千古名著读出了活泼的新义。其中《兵以诈立》可以让水平、背景各异的读者都有不小的收获,并且十分好读,真可谓一部难得的佳作。 不过,作为李零,再写一本《孙子》也并不容易,因为前面关于《孙子》已经写了三四十年。在本书的“自序”中,他做出了如下说明: 我有两本书,是对以往研究的总结。一本是《〈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一本是《兵以诈立——我读〈孙子〉》。这两本书,前一本是旧作的汇编,主要侧重于文本考证,比较枯燥;后一本是我在北大中文系的讲义,主要侧重于知识背景的介绍和全书文句的疏通,可读性高,但细节太多。 这些都是铺垫。没有这些铺垫,就没有现在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我想尽量避免重复,尽量突出重点,讲义理,讲思想,由博返约,回到当初关心的问题。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唯一的规则》与以前著作的区别与关联。在其他书中,李零还说过,“书,总是越读越少,而不是越读越多。少则得,多则惑”。《唯一的规则》就是这样一部由博返约的书,每一篇1万字左右,可以一气读完,全书共16万字。希望这本书出版后,能够胜出、并部分取代《兵以诈立》,《兵以诈立》27万字。 在本书中,作者还对一些具体问题做了新的探讨。在“自序”中罗列了十三则,比如什么是“兵”,论林彪战术与“势”的关系,论地图的重要性,辨“反间”的两种不同含义等,这是新知。 最后,关于《孙子》,李零欲谈出它的哲学。《孙子》不是生意经,不是指导商战、管理员工的秘笈,它有它的哲学味儿,李零说:“《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兵法,都很有哲学味儿。这种哲学是什么哲学?其实就是生存哲学,就是斗争哲学,就是以斗争求生存的哲学。”本书的书名即源于此。 -
孙子译注
《孙子兵法》是中华传统经典。本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进行注释和翻译,译文准确流畅,注释周备详悉,特别是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古代典章制度进行了深度阐发,非常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孙子》爱好者阅读,同时也可供专业研究者参考。 本书在性质上并不是一个带有资料长编性质的东西,而是以带有考据性的注释和白话翻译为主,具有一定可读性的读本。 -
我们的经典
我们的经典,是现代人眼中 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四部书。 《论语》是儒家的代表,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 讲人文,这两本最有代表性。 《孙子》讲行为哲学, 《周易》经传讲自然哲学。 讲技术,这两本最有代表性。 这四本书年代早,篇幅小, 比其他古书更能代表中国文化, 也更容易融入世界文化。 -
花间一壶酒
《花间一壶酒》收入的是李零先生近年的杂文和随感。李先生多少算是肯写“小文章”的“大学者”,本行是古文字学,却对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犄角旮旯有着广泛的兴趣和深刻的认识。他文笔爽利,有意识地用通俗的语言讲大道理———近年来,著名学者有此倾向者,除了北大的李零先生,恐怕就只有华东师大的陈嘉映先生了。李零先生的文字风格,似乎可以从题目以管窥豹:《书不是白菜》、《学校不是养鸡场》、《笨蛋总比坏蛋强》、《天下脏话是一家》、《别让书生搞政治》……其见解每有可取,如果说有不无遗憾的地方,那恐怕要算他对生物学认识有限,却喜欢借用生物学上个别未被广泛认可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的行为,不免过于大胆。但在一部分读者看来,这可能正是李零文章的可爱之处。 -
入山与出塞
《入山与出塞》一书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先生於二〇〇四年出版的论文选集,除了〈自序〉与〈后记〉外,全书共收录了二十九篇文章,分为「写在前面的话」,「翁仲研究」,「有翼神兽研究」,「早期艺术中的宇宙模式」,「早期艺术中的神物图像」,「淅川楚墓研究」,「楚国铜器研究」与「读书偶记」八大部分,探讨的课题牵涉广泛且丰富多元.文章内容多由考古遗物遗迹入手,结合历史学,艺术史与古文献学等研究取径,重新审视中国上古史中,所谓「中国文化」或「华夏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轨迹. 本书名为《入山与出塞》,开宗明义即表明作者欲从「入山」与「出塞」两个角度出发,解释中国上古文明演变的特色.在全书首篇〈入山与出塞〉一文中,作者大略叙述他近来关注的两个研究课题:中国古代的祭祀遗址,以及考古发现的外来影响(页3,10).前者(入山)强调中国在上古时代,早已发展出自身独树一格的文明特色;后者(出塞)则论述远古时期中外(华夏与蛮夷,中原与境外,东方与西方)交通与相互影响的关系.研究方式则是考察出土文物的型制与艺术表现的手法,从中寻绎外来文化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