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美现代性批判
-
20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
内容提要 : 本书在国内首次集中编录并系统介绍了二百余种20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经典作品,是一部专业而实用的学科指南。从一个独特侧面,提供了20世纪外国美学与诗学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基本学术图景,是我们在新世纪从比较美学、比较诗学角度总结这份思想资产,推进并提升相关研究的重要借鉴。阅读本书可以全方位了解百年间批评理论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还将对进一步阅读原典起到不可多得的导引作用。 书末附有“汉译外国美学文艺学著作目录”和“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学术地图”。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通选课辅助教材,又可以作为研究者的参考资料。 目录 : 凡例 詹姆斯 小说的艺术及其他 杜威 艺术即经验 桑塔亚纳 美感 常识中的理性 白璧德 批评家和美国生活 卢梭与浪漫主义 法国现代批评大师 帕克 美学原理 庞德 严肃的艺术家 克兰 批评家与批评 兰色姆 新批评 潘诺夫斯基 视觉艺术的含义 劳逊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 朗格 哲学新解 情感与形式 艺术问题 门罗 走向科学的美学 马尔库塞 审美之维 韦勒克 文学理论 比较文学的危机 批评的概念 近代文学批评史 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 视觉思维 维姆萨特 言语意象:诗歌意义的研究 文学批评简史 霍夫曼 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芬克斯坦 艺术中的现实主义 艾布拉姆斯 镜与灯 布斯 小说修辞学 韦斯坦因 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 迪尼 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 哈拉普 艺术的社会根源 豪塞尔 艺术史的哲学 雷马克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刘若愚 中国诗学 中国文学理论 拉班 现代小说技巧——实用批评文集 詹姆逊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20世纪辩证的文学理论 政治无意识 布莱希特与方法 阿瑞提 创造力 弗莱尔 夏娃的面貌——19世纪美国小说中的妇女 马格里奥拉 现象学与文学概述 布莱奇 主观批评 …… 附录一 汉译外国美学文艺学著作目录 附录二 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学术地图 增订版后记 -
文艺学基础文献选读
我们的意图不是为了将文学理论的遗产作一个简单的清理和了断,我们也不主张对双方的根本性分歧作更加简单的折中、调和。因为,与其认可这种廉价的处理方式,我们宁可认同“片面的深刻”。当然,我们也要对各种偏执倾向保持警惕,特别是当文艺自主论渐渐演变为“文艺本体论”,并且以一种矫揉造作的学究气和装腔作势的专家态度断言“语言即一切”,“文本之外一无所有”,并且津津乐道于语音、语调、韵律、节奏、能指、结构的条分缕析,而根本无视作品最基本的思想情感、内容意涵以及作者的思虑、不平、关切、梦想的时候。 -
革命审美解构
在理清了有关现代性的上述思路之后,我们再回到余虹的《革命·审美·解构》一书。我觉得该书的基本思路与上述思路可谓不谋而合,而且,可以说,上述思路的终点,正是余虹写作本书的逻辑起点,即从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内在冲突来考察、阐释、说明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复杂的演进历程。余虹的基本思路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为以梁启超为起点的现代工具主义与以王国维发端的现代审美主义及其冲突。这种现代性冲突的历史大致是:第一,学术化时期:从晚清的学术争论到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文学革命论与文学自主论)。第二,政治化时期:五四后到80年代末,第一阶段五四后到文革是现代工具理论主义借助政治权力上升到独尊地位并排斥打击现代审美主义,理论上经历了“新写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三大革命现实主义的形态和话语。第二阶段文革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现代审美主义借政治宽松时期全面复兴并在学术思想上压倒了现代工具主义。第三,90年代以来,是现代性冲突转化为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解构与再建构。 -
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
-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