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
目录 总序 【第一卷 文学观念的起源】 第一章 文始 第二章 道分 第三章 言语 第四章 歌诗 第五章 礼乐 第六章 辞赋 第七章 文学 第八章 本儒 第九章 文术 第十章 文情 【第二卷 文学批评的理则】 第一章 说“文”解“字”——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结构 第二章 从《吕氏春秋》到《文心雕龙》——自然气感与抒情自我 第三章 《文心雕龙》的价值与结构问题 第四章 《文心雕龙》的文体论 第五章 诗歌人物志——诗品、主客图、宗派图与点将录 第六章 细部批评导论 【第三卷 文学批评的术语】 第一章 重建中国文评话语 第二章 论才 第三章 论法 第四章 论诗史 第五章 论本色 第六章 论妙悟 附录 补遗内容 中国文评术语零释 -
文化符号学
中国文人传统之形成:论作者 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结构:说“文”解“字” 文字艺术中的辩证:由张怀瓘书论观察 深查名号:哲学文字学 以文字掌握世界:有字天书 文学的历史与历史的文学:文史通义 文学崇拜与中国社会:以唐代为例 儒学、吏学与文书政治 文字传统的解构与重建:新文学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 中国传统社会呈现出“文字—文学—文化”一体性的结构关系。本书旨在说明中国语文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由对文字符号的解析,指向文化传统,进行文学与文化批评。全书论述中国文学的发展、文人阶层的形成、文学与诸艺术之关系;探究中国文字之特性及其在哲学、宗教、史学、文学各方面的文化表现;并观察中国这种文字化的社会特质,以及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问题。经由这些讨论,一方面深入剖析中国社会文化的性质,一方面也在论述中尝试建立中国文化符号学的方法论体系。 -
有知识的文学课
如果说《有文化的文学课》是作者文化深沉之思的杰作,《有知识的文学课》则彰显了作者的博学、明辨。 一般文学阐释之作,引用典籍都是寻常所见,而此书中,典籍众多,新奇醒目,作者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在宏博甚至陌生的知识叙述中,作者以其敏感的思索,纵横捭阖,常常令人意出尘外。 作者摒弃了纵向思考文学的形式,打破了文学高蹈于精神领空的惯式,从横向角度,走进古人的生活:衣食住行、花鸟虫鱼。在作者笔下,文学是一朵永恒开放的花朵,在精微、唯美的世界里,有渊博的知识、有惊人的洞见。 -
有文化的文学课
北大名师,台湾才子用其敏锐的才思和超人的智慧,引领我们走出惯有思维、 僵化意识,带我们看见不一样的文学; 作者摒弃以往文学史鉴赏文学作品、探究作者生平的叙述模式,颠覆以西方文学 框架阐释中国文学的观念,力图恢复和重构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文学解读。 作者用博学、审问、慎思来扭转一直以来对文学庸俗、刻板的认识,纠正了一些 流传已久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见解。 作者以幽默活泼语言,深入洞察的真知灼见,常常令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如 悠悠冬日里的一声惊雷,分外分明、惊人。 -
美人之美
人类从有知识以来,爱情已自成一套系谱之学,在知识的辨证、累积和传延之中,爱情有百般身姿、千般面貌,眩人目视,又扰人耳听。本书作者为我们爬梳典籍,畅谈“美人旧事”,清理情之曲折、欲之变形,以及永恒的男女之间的和谐与战争。 -
文化符号学导论
本书从中国哲学、文学、语言学、史学中的术语出发,以西方符号学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文化的概念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系统地介绍了文化符号学。本书分八讲:符号的思维:言;符号的思维;象;符号的思维;数;符号的思维;字;象的文化符号学;汉语文化学的历程;语言美学的探索;语文意义的诠释。作者努力将西方的符号学理论本土化,以期构建中国的文化符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