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
-
电影叙事学
本书从当代叙事学的理论角度,考察和阐释了电影叙事的基本规律和个性特征。对电影叙事的概念和要素,时间和空间,人称与视点及其基本模式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探讨。作者将理论阐述与影片本文分析紧密结合,融细读式的实例分析和理论的建构与阐释为一体,显示出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并重的学术特色。 全书立论谨严,观点鲜明,具有理论创新性。 作者对电影叙事的三种时间形态的阐释,对影片话语的“空间性”与叙事性的背反与融合的描述,对电影叙事中四种叙述人系列的划分和对五种基本叙事结构模式的读解,都是富有个性见解的理论概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
什么是电影叙事学
《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写于1989年至1990年,当时,叙事研究在电影领域已经历了10年的蓬勃发展。事实上,影片叙事学早些年就已存在,许多专家发表了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明确提出了影片叙事学。与克里斯蒂安·麦茨所建立的、主要是阐明隐喻性的“电影语言”的实质的电影符号学不同,这些作者全都将理解电影叙事放在他们的研究工作的中心。为了认清观众对于理解电影及电视画面的作用,他表明观众远不是可见的东西、将影片当作对世界的一种简单的模仿或复制,而是不断地将它们与他已知的叙事进行对比,将可见的东西、将影片联系他自己为它们设想的“意向性”的来源,这样,可见的东西才能成为叙事,影片才能成为一部作品。 -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以中国文学传统和晚清、五四的小说状况为根基,借鉴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意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开大陆学者应用叙事理论以成专著之先河。 -
小说的语言和叙事
小说中的哲学——安德烈·布林克的小说创作与批评(代译序) 导论 小说的语言 第一章 壁毯的反面——米盖尔·德·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第二章 典雅的爱情,内心的痛苦——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芙王妃》 第三章 女人的圈套——丹尼尔·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 第四章 对话的契约——狄德罗的《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第五章 字谜——简·奥斯丁的《爱玛》 第六章 污言秽语——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第七章 野夫村言——乔治·爱略特的《米德尔马契》 第八章 老虎的复仇——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 第九章 看不见风景的房间——弗兰茨·卡夫卡的《诉讼》 第十章 完美的罪行——阿兰·罗伯-葛里叶的《窥视者》 第十一章 创造与毁灭——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第十二章 退隐与回归——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浮出水面》 第十三章 留白——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十四章 被语言占有——A.S.拜厄特的《占有》 第十五章 赫尔墨斯的恶作剧——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 参考文献 英汉对照 -
从文学到影片
《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1988年巴黎初版,1999年巴黎和魁北克新版,法语版由法国著名哲学家保尔•利科作序,中文版有法国资深教授皮埃尔•索尔兰作的新序。 本书从重新阅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有关论点出发,将叙事分为舞台叙事、书写叙事和影片叙事,并结合早期电影叙事的形成和现代电影叙事的相关问题,阐述了两种基本的叙事(传播)模式,即“演示”和“叙述”,从而提出了作者独创的一种电影叙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