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治通鉴(全四册)
《资治通鉴》(全4册)写成后二年,即元祜元年(1086)十月初四日,在杭州镂板,是书成后的第一次刻板,世称元祜本,或杭州本,这就是《通鉴》祖本。其后,覆刻者不止一家,如果不论其支派,只论其单传,则第一传即为结兴二年(1132)七月初一日绍兴府馀姚县刊板、绍兴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毕工进呈之本。此本是按元祜本翻刻,世称绍兴重刊本。今祖本已不可得,此绍兴重刊本实已为《通鉴》现存最早版本。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3》为国家教委七五规划所定高校文科教材。本着鲁迅先生写文学史应“长编入手”及顾炎武提倡撰史应“采铜干山”精神,对文革前出的几种旧教材大破大立,扬弃了旧教材中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章节,注意从史的角度立论,通过总结作家作品在文学史发展长河中新的成就与新的特点,探求文学发展长河中新的成就与新的特点,探求文学发展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不仅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填补了旧教材的一些空白点和薄弱环节,而且在编写体例上亦有大的突破,同时还提供了较丰富的最新研究信息,是古典文学爱好者、古文学史研究者及高等院校文科师生的重要参考书和必读书。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本册含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和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
中国文学 (全四卷)
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四川大学精品课程教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大学国家“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助项目。《中国文学》讲授的是先秦至近代的传统文学,本书为宋金元卷。全书按照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为分若干“编”,每编分若干“节”,即一个教学单元,每节的主要内容为“作家传略”与“作品选读”,后附“辑录”与“参考书目”,并设计了一些思考题。这次修订版增删了一些篇目,更换“辑录”、“思考题”等相关内容,也更正了初版中的一些文字错误,以方便教学。本书为繁体字版。 -
李商隐集
-
重刊洛阳伽蓝记 山涛论
《重刊洛阳伽蓝记》系作者受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合本子注”之说启发,重别《洛阳伽蓝记》正文和子注,并校订《洛阳伽蓝记》的讹脱衍倒。是诸多《洛阳伽蓝记》整理本中较有特色的一种。此书完成于上世纪40年代,陈寅恪先生亲为作序,广为揄扬。此后作为中研院史语所集刊专 刊在台湾出版,受到学界重视。 《山涛论》钩沉发抉魏晋之际政治史的线索,讨论山涛、羊祜等清流名士阵营代表在魏晋时期政治演变中的角色和地位。以清流名士阵营与贾充阵营的争衡这一主线,解释魏末晋初的政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