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
《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是乔纳森研究技术支持学习的又一力作。《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中,乔纳森教授提出以建模的形式来使用思维工具,是因为建模是一种能够有效激发、支持并评估学习者概念转变的强有力策略。当学习者使用不同的思维工具来建构思维模型时,可以有效地显化与协调自我的思维过程。乔纳森教授还创造性地提出“思维建模工具”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可用来建立思维模型的思维工具。思维建模工具能够帮助学习者具化内部的认知概念模型,促使学习者在建模的过程中积极地调整与修改自我的概念模型结构,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认知呈现,帮助学习者丰富和拓展内部的认知概念模型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学习这一内涵的理解不断深化,技术在教育与学习中的应用前景也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传统意义上的范畴。技术不再只是被视为一种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而更多的是在创新学习,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不断彰显着其巨大的潜力与魅力。近年来,各国的教育技术专家和学者通过各自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在教育技术的理念与应用的创新上都取得了不少成果。以乔纳森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技术专家则强调将技术作为“学习者手里的工具”,相信学习者通过技术工具的使用能够获得更好的思维技能。 《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还提供了大量促进概念转变和为现象建模的例子,也介绍了许多相关的建模工具。 -
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
本书关注的是如何用现代技术帮助学习者对意义进行个人或社会合作建构以及解决问题。它为教育技术支持知识建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书内容横向涉及问题解决的关键过程,纵向涉及不同的问题解决类型,将二者融汇于一体,并在一个框架之中整合了美国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多个典型案例,为理论与实践搭建了桥梁。 -
乔纳森传
抛开苹果公司,单就设计行业来讲,乔纳森也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推动了设计行业的大变革:不再为产品增加看起来炫得多的配件,而是要去掉多余的东西。 ——陈向东 终于有一本书能够如此地接地气:它不再关注那位神一样的乔布斯,而是关注那位站在神的背后,同样具有神一样光环的乔纳森。 ——孙陶然 乔纳森•艾夫把他自己对科学、人文、艺术,乃至整个世界的感知尽数渗透进苹果的设计和审美之中,他是苹果设计的灵魂与图腾,乔纳森之后,再无那时的苹果。 ——优酷总裁 魏明 这是第一本聚焦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夫的传记。乔纳森在英国学习了传统的工业设计理论,致力于将设计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并结合自己对于设计的理解,形成了独有的乔纳森式的设计理念。他将这套理念带到了苹果,帮助乔布斯在最艰难的时期完成了复兴。每个人都认为苹果的核心在于乔布斯,但镁光灯背后的乔纳森才是苹果走出困境的关键先生。 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初衷、追求简洁、钟爱白色、提高科技产品的亲和力,这些都是乔纳森灌输给苹果公司设计部门的新元素。他与乔布斯的想法不谋而合,并自始至终得到了乔布斯的大力支持。二人默契配合,最终将苹果从一家单纯的设备生产上改造成了一家以设计时尚配件的新公司,并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尊重和狂热崇拜。从这一点来说,乔纳森不仅改变了苹果公司,改变了整个设计行业,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乔布斯的去世对于苹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最明显的表现在顾客对于苹果最新设计产品的诟病上,但这一错误的“心理定势”基于一个错误的认知:iPhone和iPad不是乔布斯设计的,而是乔纳森领导的团队设计的。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也因为有了乔纳森,才能在后乔布斯时代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 乔纳森的设计不止使得苹果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它们也颠覆了整个行业,从音乐、手机到台式电脑和平板电脑。和乔布斯不一样,乔纳森经常躲避镁光灯。有些害羞和温和的他,用设计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作为第一本聚焦乔纳森的书,作者里恩德•卡尼对他富有创意的生涯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找到了他成功的几条原则。他是无可争议的天才,他是乔布斯最依赖的拍档,他是苹果优秀产品最终的设计者。现在跟随这本他的十年设计简史,进入外人从未得见的神秘的苹果实验室,看看它的内幕。 -
始有集
本书是作者的文化评论和书评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谈钱锺书、冒孝鲁等学者的交往和治学逸事;第二部分是书评,谈赵园、杨念群、史景迁等学者的新著,品鉴得失;第三部分是谈乔治·斯坦纳、苏珊·桑塔格、艾柯等人作品。作者知识丰富、鉴赏力高,文笔活泼 ,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