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
本书收录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先生关于北京和北大的历史、文化随笔计35题,依主题分为三辑:“关于城”从历史记忆、旅游资源、文学想象等多种角度进入北京的春夏秋冬、前世今生;“关于人”讲述自己旅食京华的心路历程;“关于书”则是游走北京书肆冷摊访书淘书的经验,以书架起城与人的结缘。 作者虽然是岭南人,但却是最早呼吁建立“北京学”的学者,并且坐言起行,在北大开设“北京文化研究”、“现代都市与现代文学”等专题课,指导有关北京研究的博士及硕士论文,主编“北京读本”,为台湾《联合文学》杂志主持“北京专号”,编印《北京研究书目》,并于2003年10主持召开了“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试图用想象和记忆的碎片来重构一个精神的古都。 -
我爱北京三里屯
目录>>>>> 三里屯前史 十年三里屯 被记忆点亮的三里屯 视觉日记,男孩女孩 三里屯的起承转合 三里屯闲话 我,三里屯,故事 视觉日记,阿猫阿狗 谁的欲望都市? 我们是如此堕落 没有前戏的城市 午夜怨曲 欲望恒久远意淫永流传 欲望自动化或完美的罪行 冷与热 人人头上一朵花 我是北京PRRTY动物 走吧 视觉日记杂七杂八 That`sBeijing这就是北京 地产伉丽的事业和人生 潘石屹 张欣:北京小资的教父教母 复合的北京 潘石屹:经验主义者的双手合十 北京:漂浮的都市 谁的城市? 北京城的沧桑与魔咒 拆、拆、拆、拆、拆、拆! 潘石屹 在进退中抉择 在三里屯创造出新的自然 三里屯SOHO:邻性的复活 三里屯·商家论道 北京、上海、台北、香港—与陈冠中对话:关于城市的八个Re 三里屯缺什么 再造三里屯 三里屯My FaIr ady SOHO中国强力打造三里屯变身香港铜锣湾 太古地产明星项目大牌云集三里屯Viage -
燕园史话
《燕园史话(汉英双语本)》主要内容:喜逢北京大学一百一十周年校庆,在诸方大力支持下,我社将侯仁之先生《燕园史话》旧作重新增订,略述北大校园重大变化之点滴。所记皆校内旧日园林沿革,有古有今,以满足对北大校园变迁感兴趣读者之需,并附英文翻译,有助于国际友人的参考。 -
百年往事
《百年往事》讲述的是北京琉璃厂百年老店荣宝斋的兴衰史:几经战乱,该店由一家普通的小店成长为全国官吏、学者心中的“文化朝圣地”。刘佩琦在剧中扮演荣宝斋掌柜。与都梁之前的军事题材作品《亮剑》和《我是太阳》不同,《百年往事》则对准了“宅门”里的故事。曾经在《大宅门》中扮演白三爷的刘佩琦表示,《百年往事》确实和《大宅门》有相似之处,荣宝斋本身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其中的故事也非常有意思,“我扮演的人物在剧中是一个关键人物,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荣宝斋。” -
北京往事
这本书收集了作者周大伟近两年来的随笔作品,它们是作者这些年里日积月累的思考记录。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包括对那些人物和故事的叙述,可以帮助人们在传统文明和现代世界秩序的缝隙中,看到中国自身法律在价值、制度以及技术层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毛泽东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接见的第一批外宾是谁?尼克松对北京的访问如何打乱了一个普通的家庭的生活?王明居然担任过新中国的第一任“立法大臣”?王朔在当兵时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桩桩往事,由周大伟给你娓娓道来。相信,总有一些往事能把你打动。 1976:朱莉娅·尼克松的北京往事 走近中国:美国总统的奥德赛 皇帝的新衣:来自北京老胡同的吊诡 谁是佟柔? 乐观与悲观之间:陈凯歌、黄健中遭遇法门 1945~1950:新中国建国前后担任过“立法大臣”的王明 经济法:一道困扰中国法学界的难题 1985~1987:《技术合同法》制定中的悬念种种 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中的司法原则和判例——来自美国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 从海滨公园里私家别墅想到的法律问题 我的战友王朔: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 学院、医院和法院:现代圣殿中的未竟之业 周君大伟,一个挺普通的名字,后来大概是为了在外国生活的方便,他又取了个谐音的英文名字——David(大卫),也挺普通的。不过,两个普通的名字能够自然地合为一体,这偶然中也就体现出几许特别。或许,这种特别就应该使他的名字颠倒——从“大伟”变成“伟大”?我想,现在还难下定论。不过,他在这本随笔集中确实谈及了一些堪称“伟大”的人物,而该书的书名也着实勾起我心底的一些“北京往事”。 大伟君是我读研究生时的同窗。那时的中国人民大学还没有法学院,只有法律系,研究生教育也远远不如现在的规模。我们那一届硕士研究生只有22人,而且几乎90%都是男生。在这班同学中,大伟君似乎从很多角度来看都属于“中间分子”。首先,他的年龄居中。我们班里有些学生已过而立之年且已为人父母,一入学就被同窗尊为“老”;有些学生则二十出头,刚开始涉足恋爱生活,自然被同窗称为“小”;大伟君既不适于称“老”也不适于称“小”,只能称“大”,因此倒保留了自身的名号。其次,他的身材居中。在我们班的同学中,他算不上人高马大,但也算不得身材矮小,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一类。再次,他的口才居中。我们班里有几位口才极佳语速极快的“侃爷”,也有几位不善言辞十分内秀的书生。大伟君平时的言语不是很多,语速也不是很快,但是决非沉默寡言之人,而且言谈中往往会流露出几分狡黠的幽默。他看上去有些文质彬彬,但骨子里并不是特別有书生气的人。最后,他的运动习性居中。由于研究生各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所以体育活动便成为联系大家生活的重要纽带。我们班很有几位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包括本人,足球篮球排球样样“精通”,但是也有笃信“君子动口不动手”之原则而从不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大伟君既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偶尔也会在排球场或足球场上看到他的身影。总之,在我的印象中,他不是一个极端或偏激的人,而是一个可上可下能左能右的人。至于学业方面,虽然我们的研究领域不同,但是我感觉他很有才华很有思想,而且知识丰富见多识广,日后定能成为大有造诣的学者。 当时,我们班的男生都住在人大校园东南角的“东风楼”二层的东头。那是一个属于我们班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因此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在每天的大多数时间里,这条走廊都是非常安静的。除上课与运动之外,多数同学会到图书馆或阅览室去看书,少数同学习惯在宿舍里自习。但是每到晚上11点钟的时候,走廊里便逐渐活跃起来。外出学习的人相继归来,留守自习的人也纷纷出屋。大家或举着一杯清茶,或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的方便面,站在走廊里谈论着各种严肃或不严肃、专业或不专业的话题。有人给这项活动起了个十分雅致的名称一“午夜走廊沙龙”,尽管大家的穿着都很不雅——多数人只穿背心裤衩,有人甚至光着脊梁。“沙龙”结束之后,有的人便上床睡觉了,有的人还会利用夜深人静之际再苦读一段时间。 逢年过节的时候,或者遇到特别事件的时候,我们就会在这节走廊的西端挂上窗帘,再把各自房间里的书桌搬出来摆成一条长案,形成一个狭长的“餐厅”。然后用大家凑起来的“闲钱”买些菜食和装在暖水瓶中的散装啤酒,聚会共餐。当然,那三位稀罕的女生也是座上嘉宾。席间,我们会找出各种名目进行饮酒对抗赛或擂台赛,如“南北大战”(以走廊为界)、“三刑战两法”(刑法刑诉刑侦对抗法理和宪法)、“人大还是法大”(人大毕业的学生挑战法大毕业的学生)等,经常会战得人仰马翻天昏地暗。记得有一次过年,时任法律系主任的高铭暄教授还亲临我们的“酒宴”,坐在走廊里接受大家的敬酒并送给我们一些诚挚的教诲。顺便说一句,大伟君的酒量在我们班也属于中等水平。 毕业那年,因为法律系需要教师,所以我们班的绝大多数都留校任教了。虽然这些年“走失”了将近一半,但是留守至今的仍然不少,如法理的朱力宇和张曙光、宪法的胡锦光、刑法的黄京平、经济法的王欣新、诉讼法的陈卫东和刘刚,当然还有我。大伟君当时也留校了,但是没有留在法律系,而是留在法学所,主要从事研究工作。后来,我们相继去了美国。不过,我在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之后,就回国继续教书,而大伟君则留在了美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一直没有见到他,只听说他在美国经商,而且已经相当“发达”。我的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因为我觉得像他这样有才华的人不应该离开法律人的队伍,不应该放弃法学专业。再后来,他又回到了北京,准确地说是把主要的工作时间和空间定位在北京,于是我们又有了见面的机会,大多是在老同学聚会的餐桌旁。 大约是在2004年的冬天,由于我在为山东人民出版社主编《法学家茶座》,就约他在闲暇时写一些法学的杂文或随笔。我本以为他会忙于商务而无此闲情逸致,但是没过多久,我就收到了他给《法学家茶座》写的第一篇文章——《从海滨公园里私家别墅想到的法律问题》,发表在2005年7月出版的第8辑《法学家茶座》上。从那以后,我便不断地收到他写的文章,并相继发表在《法学家茶座》上。我渐渐发现,大伟君在步人商界这么多年之后,仍然在心底保留丁关于法律的思考,而且有心地积累了许多颇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我觉得,他还是一个法律人——至少是半个! 为此,我诚挚地向读者推荐大伟君的这本既有情趣也有思想的随笔集。在这里,我也套用他的战友王朔的一句名言——在这本书里,一半是商界的海水,一半是法学的火焰!那么,最后究竟是海水熄灭了火焰还是火焰烧干了海水?请读者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何家弘 于北京世纪城痴醒斋 -
北京逛街地图
书中收录了25条逛街路线,169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包括(商业街,古迹,美食街,淘宝之所,时尚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