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
《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竖排版)》内容为:《黄帝阴符经》和《黄石公素书》是两部鲜为人知的道家秘典。书中渗透着古代圣贤[天人同源]、[天人一贯]、[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贯串着古人对整个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思考。《阴符经》指出,人类应[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完全按自然之道办事,而不可胡作妄为,背离天道。[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告诉人们,宇宙虽广大无边,其实它也在人的一掌之中,万物虽千差万别,但人身却包含了一切造化成果,人类完全可以控制自然和生命,走向自由王国。 《素书》把道、德、仁、义、礼综为一体,完全贯通了起来,使宇宙和人类融为一体。指出[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告诫人们应按[道]的原理行事,否则必遭凶祸和失败。 此一一书虽行文简朴,语言锤炼,但却字字珠玑,句句金玉,尽萃珍宝,精妙绝伦。 书中蕴涵着极大的智慧,是人生哲理、处世之道、生活策略的集大成,是一种罕见的谋略学和智慧库。 长期研究道学的任法融道长,独具慧眼,对此二书进行了多年研究,感悟颇深,遂于一九九二年对此二书进行了简洁通俗、精辟独到的注释。 由于《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竖排版)》思想博大、内容宏富、涵盖面甚广,故可供各方面人士阅读和参考。 -
曾胡治兵语录
《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中国十大兵书之一。全书分将材、用人、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治心等,系统地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清末湘军统帅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思想和治军方法。集中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曾被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 本书各章均分设三个部分:题解,对该章主旨作简要解释;原文及注释,录《曾胡治兵语录》原文并相加注释;译文,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白话今译。前十章围绕置将、整军、训练等,论述治军中的种种问题;后三章则专门论述战略战术中的重要问题。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战国时期,世外奇人鬼谷子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孙子,另一个是庞涓。庞涓先于孙膑出山,鬼谷子将失传的《孙子兵法》独传于孙膑。庞涓率魏国大军在方城与楚国军队相持不下。孙膑引用《孙子兵法》献“上屋抽梯”之计,庞涓大败楚军。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笑里藏刀”栽赃孙膑,孙膑被处以膑型。庞涓的谋士公孙阅为得到美女钟离秋,把庞涓阴谋告诉了孙膑。孙膑“假疾不癫”,将抄录的兵法全部烧毁。钟离秋盼望孙膑不是真疯,向孙膑倾吐真情,孙膑仍疯癫不已,暗中监视孙膑的宠涓因此信以为真。钟离秋的姐姐钟离春得各孙膑装疯的真情后只身来到孙膑的家乡齐国,请求齐国大将军田忌解救孙膑。田忌派门客禽滑前往魏国,孙膑在禽滑的帮助下,“金蝉脱壳”逃离魏国。 孙膑打败庞涓,悄然离去,留下两部兵法,一部是《孙子兵法》,另一部是他自己写的《孙膑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一计一集,计计相扣,在展现中国古代兵法和东方智试想文化的同时,浓彩重墨描绘出一幅二千年前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军事与各阶层不同的人物情感相交融的历史画卷。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既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杨炳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为底本,吸取古今整理、注释、校勘的优秀成果,对《孙子兵法》全文进行注译,每篇逐一题解,资料丰富,解说详尽,尤其是将孙子思想放在先秦诸子、先秦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阐发,颇多新论。这是一部学习、研读《孙子兵法》的优秀读本。 -
三十六计
我国古代,兵书丛集,蔚为大观。仅见于记载的就有三千余种,保存至今的也不下千余种。其中,《三十六计》格外被人看重。故古书有云:“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可见,《三十六计》所涵盖的有关智谋的丰富内容,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今天,人类已经进入高科技时代,但是,人们对《三十六计》还是情有独钟,那是由于被其所富含的“巧”与“智”所深深吸引,认为其不仅可以用于军事,推而广之,还可以将其引入政治、经济、哲学、人生、管理、商界等各个相关领域。 《三十六计》是我国流传较为久远,普及面较为广泛的兵法通俗读物。它集历代兵家“韬略”、“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和谋略奇书之称。书中的不少计名、用语为人们耳熟能详,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它不仅可以用于军事,对于启迪人们的心智亦功不可没。本书不仅载述原文并加以语译,而且把重点放在“评点”上。“评点”力求准确把握原文精神,博采众家之长,对计名的语义、语源和用途作必要的叙述与考证,而且侧重于引述适量的战例和其他史料,力求兼及古今中外。为读者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增强可读性与趣味性。 -
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中国古代著名兵书,宋代钦定为兵学经典“武经七书”之一。内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6卷60篇,是存世先秦兵书中篇幅最长者。 《国学经典:六韬》以太公姜望与周文王、武王答问形式写成,故旧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又名姜尚、吕望,是西周著名的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但据考证,该书当成于战国末年,显系后人托名之作。 “六韬”,即谓指导战争的六种韬略。全书前两卷阐述战略问题,后四卷重在阐述战争指导的一些重要原则及战术、技术问题。内容广博,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战略理论、军队建设、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参谋业务以及保密等问题。体系完整,堪称我国先秦时期兵学发展的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