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残的树
<伤残的树>是英籍女作家韩素音自传之一。写她的中国父亲在欧洲留学时与她比利时母亲恋爱结合的故事,以及她在童年时期的生活见闻。自传生动地描绘了她的父母在回到中国后,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传统的截然不同,家庭关系中的种种矛盾与冲突,痛苦与不幸。作者把自己家庭与童年的遭遇,置于当年时代历史背景下,通过这本自传,反映近代与现代中国社会、历史的某些侧面。在这里可以看到,她在寻求自己的中国之“根”时所作的执著与艰巨的努力。 -
青山青
-
凋谢的花朵
1、19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奇。作为中国第一代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的女儿,比利时前国防大臣的外甥女,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铁幕时期穿行于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友好人士,以及毛泽东和周恩来传记的作者,韩素音的复杂身世和传奇经历是本书最具吸引力之处。 2、韩素音生于1916年,今年96岁高龄。 3、此次译本为全译本。 4、韩素音自传三部曲第一部《伤残的树》上市后三个月内卖断货。 5、韩素音自传三部曲后两部《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同时上市。 《凋谢的花朵》是韩素音自传的第二部,记述了作者从12岁-22岁(1928-1938)少年、青年时期的个人生活、交往史,如1931年从北京圣心中学毕业后到协和医学院当秘书,其间自己的初恋对象竟是执迷不悟的纳粹党徒;1933年在司徒雷登任校长期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系,与龚澎、梁思懿成为同班同学;1935年取得庚款留学经费赴比利时求学;1938年,因挂念自己在抗战中的祖国,作者放弃了学业和爱情,回到满目疮痍的中国……在作者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也正是中国经历巨大历史变革的时期;韩素音的个人家庭、家族生活史,背景是极其广阔的社会历史风云。跨越欧亚两种文化的写作背景使她的叙述语言既具备一种试图同时融入两种文化之中的焦虑和冲动,也具备一种游离于所叙述对象之外的冷静。她那种富于激情的直白和坦诚的自我反省,令她的自传能以丰富生动的笔触,通过“个人”或许多“个人”,使历史更容易被人接受,并且努力传达着作品中人物的感受与激情。该自传无论从写作笔法还是故事本身,都是可以当作小说来读的,兼具历史感与文学性。 -
韩素音自传-吾宅双门
-
韩素音自传-再生凤凰
-
无鸟的夏天
1、19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奇。作为中国第一代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的女儿,比利时前国防大臣的外甥女,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铁幕时期穿行于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友好人士,以及毛泽东和周恩来传记的作者,韩素音的复杂身世和传奇经历是本书最具吸引力之处。 2、韩素音生于1916年,今年96岁高龄。 3、此次译本为全译本。 4、韩素音自传三部曲第一部《伤残的树》上市后三个月内卖断货。 5、韩素音自传三部曲后两部《凋谢的花朵》《无鸟的夏天》同时上市。 《无鸟的夏天》是韩素音自传的第三部,记述了1938-1948年作者的个人生活、交往史,其间穿插着广阔的社会历史风云。作为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之女,比利时前国防大臣的外甥女,四川美丰银行总经理的侄女,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燕京大学的学生,获得庚款留学资格的中国学生,韩素音及其家族有机会与冯玉祥、蒋介石、戴笠、刘湘、李颉人、龚澎、周恩来、毛泽东、冯亦代、叶君健、季羡林等各级各类人士交往,其复杂身世和传奇经历使其自传完全超越了一般人自我表现的范畴,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广阔的文化视阈和深厚的民族内蕴。跨越欧亚两种文化的写作背景使她的叙述语言既具备一种试图同时融入两种文化之中的焦虑和冲动, 也具备一种游离于所叙述对象之外的冷静。她那种富于激情的直白和坦诚的自我反省,令她的自传能以丰富生动的笔触,通过“个人”或许多“个人”,使历史更容易被人接受,并且努力传达着作品中人物的感受与激情。该自传无论从写作笔法还是故事本身,都是可以当作小说来读的,兼具历史感与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