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记正义(全三册)
本书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学习、研究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汉代有郑玄作注,唐代有孔颖达为之正义,都是古人对《礼记》的注释,是今人阅读研究《礼记》的重要版本。今归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十三经注疏》,由吕友仁先生拟影印宋绍熙刻本《礼记正义》校以品本,并将唐陆明《经典释文》中《礼记音义》,分别插入经、注各条之下,以方便读者。 -
白苏斋类集
袁宗道,字伯修,是公安“三袁”中之长兄。在公安派文学中,他率先提出反对“后七子”的模拟之风,主张独创,要求写真情实感。其诗歌风格雍容和雅,语言清新,不落陈言旧套。《白苏斋类集》原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初版于1989年,此次重版,分平、精装印出,内容版式保持不变。 -
牧齋有學集(全三冊)
《牧斋有学集(全3册)》数量上超过初学集,内容也较为丰富,不仅可以进一步看到钱谦益晚年在经学、史学、子学、文学、佛翠、版本目录等各方面的见解和成就。钱谦益诗文,在明亡以前所作为初学集,一百十卷,业已出版。有学集是钱谦益入清以后所作的诗文,共五十卷。钱谦益生平和他的政治、学术、文学等方面的简介,已见于初学集出版说明,不复赘述。 -
嘉祐集箋注
《嘉祐集笺注(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苏洵字阴允,人称老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禅符二年(一○○九),卒于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享年五十八岁。洵出身寒微,少喜游荡,年已壮犹不知书,其父苏序亦纵而不问。年二十七始大发愤,然屡试不中。嘉佑初挈二子入京,以雷太简、帐方阵荐,得识欧旸修,为座上客。修称其文有厚之风,并荐陶于朝。修知礼部贡举,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第。自是父子三人名动京师,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苏氏文章辽擅天下。以修举荐,朝廷两次召陶试策论于舍人院,陶辞不就,遂除洵试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礼书,以陶为霸州文安县主簿,舆陈州项城令姚辟阳令眺辟共主修撰。书戍,方奏未报,赍志以殁。 苏洵一生著述甚富,有藩蕴一百卷(舆眺与合修)、谥法三卷、易传十卷(未完稿,后由苏轼续成)、皇佑谧录二十卷(已佚)、文集二十卷。又世所谓苏批孟子一书,章学诚校雠通义斥之为「论文之未流,品藻之下乘」,乃好事者所为托。 -
山谷诗集注(上下)
《山谷诗集注(上下)》即以上三家注释(任渊注内集、史容注外集、史季温注别集)的合集为底本,由黄宝华教授倾十年心血精心点校而成,纠正原书错讹近迁处,使之成为山谷诗集最具权威性的定本之一。山谷诗向来号称难读,因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实在太多,儒道佛以及小说家言都被他点化入诗。自宋代以来,许多人者在从事扫清阅读障碍的工作:为之作笺注。其中以任渊、史容、史季温所住最佳。如任渊注《演雅》一诗,引书达七十种(篇)以上,钱钟书在《谈艺录》中对以上三人的注释成绩亦深表佩服。 -
唐诗一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之一。本书试图介绍一些历来比较著名的唐诗给广大读者,为大家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和借鉴提供方便,并能从这些诗歌的创作方法、民族形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吸取有益的营养。书中加上了浅近的说明和解释,帮助读者读通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