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社会史
《中国新闻社会史》同样是这种“个人记述”或一家之言,是著者从几百部他人的著作里提炼出来的“家酿”。虽然自己一向服膺“一切真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命题,但历史肯定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管是历史事实,还是历史叙事,客观与真实、庄严与神圣既不能颠覆,更不容亵渎。因为,归根结底,历史乃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共同体安身立命的根基。人们往往喜欢将历史比作滔滔不息的活水,如所谓历史长河,而一代代的人就生活在这条滚滚活水的两岸,仰仗历史长河的滋润与沾溉。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历史与理论》一书里写道:“我们畅游于古代,恰似鱼儿畅游于水中,我们谁也无法逃避历史(We swim in the past like fish in water,and we cannot escape fromit)。”换句话说,历史从来不是僵死的化石,而是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生命之源,是同人们的现实世界息息相关、丝丝相扣的源头活水。所以,一代代的人都必须重新诉说历史,必须自己诉说自己的历史,恰似一代代的人都必须引水蕃衍。由此说来,为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了给后代子孙留下繁衍生息的文化源流,当代史家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历史长河。《中国新闻社会史》也正是本着这样的心意所做的微薄努力,弱水三千,但取一瓢。 -
迟到的故事
从1984年创刊时起,《南方周末》就颇留意往事类题材,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文章,随着报纸的整体转型,此类文章渐渐从“野史”、“轶闻”的窠臼中脱胎。往事版的前身,叫作“解密新闻”,要做的内容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新闻与当年的新闻背后的历史”。汇集在这里的文章,追述的是民国以来历史的片羽飞鸿――那些看似熟知却并非真知的时间或人物。 -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
《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力求真实再现昔日《大公报》的风貌,在图片的征集上做了大量工作,是迄今为止介绍《大公报》的书籍里面刊载照片最多的。此外,在编辑过程中尤其注重了原始文本的呈现,较多地选载了《大公报》不同时期的社评,反映了《大公报》对军阀混战。民主宪政、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立场和观点。 需要指出的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大公报》社评的立场和观点无疑有其局限性,用一句流行的话说便是“颇有可商榷处”。然斯报既殁,诸贤已逝,又商榷与孰?今刊布于此,意在为后人之研究提供些许史料,或可免于搜检之烦。 -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共计八篇,二十四章。第一篇为总论,综述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进程;第二篇至第七篇,分述各洲各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重点介绍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美国、日本、印度、巴西及埃及等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国家,而每个国家,均包括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的创始、发展、现状及趋势;第八篇介绍了关于世界新闻传播新旧秩序的论争。 -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作者皆为新闻学领域的大家,他们在多年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吸纳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的论述了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源远流长。 -
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
本书分两卷、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的重点是西欧从手抄书文化向印刷文化的过渡,尝试勾勒这一次传播革命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论述这次传播革命和其他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些变革通常被认为与其相关的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