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教授
邓小南、李连江、应星、项飙一致推荐!
☆ ☆ ☆ ☆ ☆ ☆ ☆ ☆ ☆ ☆ ☆ ☆ ☆ ☆ ☆ ☆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就连大学的象牙塔内也难以容下安静的书桌。校园的时钟滴答作响,大学变得像公司一样,不断催促教授们速度能再快些,效率能再高些,成果能再多些,却全然不考虑这些考核会如何破坏我们的学习和思考。在《慢教授》一书中,伯格和西伯两位教授呼吁在学者生活中引入“慢原则”,用“慢”来修复人文学科的生态。整本书以学者的职业生活作为方法,从教学、科研到同事相处,依次展开,揭示并分析了当今学界的绩效文化和速度焦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种解困之道。在提升教学、科研和学院生态的同时,又能减缓个体所承受的焦虑和压力。学界朋友,在你们觉得快得停不下脚步时,不妨试着翻开这本《慢教授》。
☆ ☆ ☆ ☆ ☆ ☆ ☆ ☆ ☆ ☆ ☆ ☆ ☆ ☆ ☆ ☆
在一个推崇效率的时代中,《慢教授》带给我们不同的启示。该书就其本质而言是理想主义的。书中讨论在大学“公司化”的取向下,追求思想智识的师生如何面对今日的挑战与焦虑。作者强调学人在制度语境内的行动力,娓娓道来的是校园内习见的日常,尝试疏解的是抉择的困惑与纠结,呈现的不是答案而是贴切的建议。所谓“慢”与“宽”相关联,关系到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重新理解与感知。自主地“慢下来”,让学术过程更从容、回旋天地更舒缓,通过情感的融通和智识的韧性,激活学人交流对话与深度思考的能动力。
——邓小南,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 ☆ ☆ ☆ ☆ ☆ ☆ ☆ ☆ ☆ ☆ ☆ ☆ ☆ ☆ ☆
田雷教授翻译《慢教授》,固然因为与作者会心不远,更多因为他自爱与博爱。自爱助他超脱,在考核杠杠重压下谋定了生存,就踏实耐心地培养发扬才能,不在虚荣鞭子驱赶下荒废生命。博爱令他度人,不忍见谋定生存的同仁匆忙依旧,费心费力分享他了然于胸的智慧。
——李连江,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不发布,就出局》作者
☆ ☆ ☆ ☆ ☆ ☆ ☆ ☆ ☆ ☆ ☆ ☆ ☆ ☆ ☆ ☆
在国内学界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所谓“学科建设”中,我们实在是太需要读一读《慢教授》这样的著作了。两位作者给我们清晰地还原和展示了一个基本的常识:学术终究是比慢而非比快的。急促、焦躁与跟风不仅会毁了教授,也会毁了学科,最后只能看到一代又一代的“新父”们在学术舞台上自鸣得意的拙劣表演,而且各领风骚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促。只有慢才是真正“以科学作为天职”的学人的守身之道!
——应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社会科学》主编
☆ ☆ ☆ ☆ ☆ ☆ ☆ ☆ ☆ ☆ ☆ ☆ ☆ ☆ ☆ ☆
一个人走进博物馆,对讲解员的述说很不耐烦,而不断问这些展品值多少钱。只有钱数让他对艺术品产生有意义的感知。不要嘲笑这个人的无知。这正是大学教授们对待同事的研究、甚至对待自己的工作的方式。研究的具体内容不重要,脑子里想的只是发表了多少、在哪里发表、这些发表在职称和奖金上如何兑现。强调早出、快出、多出成果,不是让学者多做贡献,而是相反,是让学者避免深度分析、避免干预历史、影响现实。无法控制自己时间的人,最容易被控制。慢下来,不仅是降速,而且可能带来根本的转向。对少数以快为乐的人,《慢教授》可以是一个及时的惊醒;更少数的已经在“慢性抵制”的学者,可以从这本书里获取力量;对大部分在快和慢之间挣扎的学者,这本书也许能够为你开出一片新天地。
——项飙,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
治愈系的水彩慢生活
-
慢生活
《慢生活》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寻求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直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慢生活》一书的出版,如一股清泉,使那些迷茫在快节奏中的人们开始重新思索自己的生活。看报纸、看电视、或者我们身边,不断有中年“成功者”猝然辞世的报道。我国七成知识分子处于“过劳死”的边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正在透支自己的健康。英国时间管理专家格斯勒说过:我们正处在一个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的时代。忙,特别是心理上的忙碌感所带来的伤害,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那种不眠不休的工作是一种自杀式的生活。德国著名时间研究专家塞维特说“ 慢生活与其说是一场运动,不如说是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反思。”而一项调查显示,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其中71.1%的人称,“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是让他们着急上火的主要原因。在生活节奏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什么才是人生真谛?物欲催促着我们的脚步,生命却一如既往地分秒流走。你的人生看似一些方面丰富了,而另一些方面却日益贫乏。你没有时间去享受被太阳暖洋洋地烘烤的舒服,失去让自己细心观察一朵花的盛开,一阵微风掠过,体会闲散时光的机会。 在繁忙到令人困惑的城市里,越来越多人开始反省自我生命的价值。有没有想过,放弃忙忙碌碌的生活哲学,转而过一种放慢步调的生活,所带来的回报,也许比经济成功和社会地位更有价值。简简单单,自自在在,在早已解决温饱的今天,未必只有有钱又有闲的人才能享受得到。忙,是对的,但超负荷的忙或无事忙,就会让你的心很累,以致累出病来。仔细想想,忙碌很多时是被迫的,我们强加给自己的东西,实在太多。而自我的本性,却早已被飞速的经济增长所埋没。 著名作家、国际文学奖获得者、多次诺贝尔文学奖获提名候选人昆德拉认为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而又健康的关键,慢生活的状态应是每周一小休,每月一中休,每年一大休。 慢生活是源于80年代欧洲,风靡世界20多年的最佳健康慢生活方式。 慢生活在1986年一提出,立刻在世界各地流行起来。成为人们一种新的健康理念。“慢生活”鼓励人们做事有计划性,清理掉不必要的应酬和耗时项目,工作要抓重点,生活要归简单,名利要看平淡,对于那些焦虑不堪、被快节奏的生活搞得筋疲力尽的职场人士,不妨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梳理梳理心情,让工作更有效率。这也是洪昭光教授继《40岁登上健康快车》后在健康理念上的深度思索,更体现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反思。洪昭光教授在昆明讲课时也曾说过:“慢”能改善人们的健康。 人到中年是该做做“减法”了。工作要抓重点,生活要归简单,名利要看平淡,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这对保持生活质量、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都有积极意义。近几年来,欧美国家提倡“慢生活”,强调人们把握一定的生活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满满的,给自己留下一些“腾挪”的生命空间。不要总是为没有充足时间去完成该完成的事情而感到焦虑,也不要永远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休息时间放在次要位置。生命就是时间,健康就是金钱。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慢生活”鼓励人们做事有计划性,清理掉不必要的应酬和耗时项目,让生活更有效率。 虽然选择匆忙,是无可厚非的追求,但选择慢,却是一种重视自我的生活态度。“慢”,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在人生的路上,慢些又何妨? 著名“慢生活家” 卡尔•霍诺认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当然,工作重要,但闲暇也不能丢。现在的节奏太快,所以才要学着放慢脚步,让自己不至于太辛苦。这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 放慢节奏,也许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见生活中最精彩动人的细节。慢下来,细想人生况味,咀嚼生活点滴,何其简约和透澈!享受生活,未必要等你挣够了100万。 给你送去一个新的理念,让那些奔忙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人们,重新校正自己的生活。让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相信必将在中国掀起一轮新的健康理念绿色风暴。 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累心不累。 慢生活的概念源于1986年欧洲社会,这个说法一经提出,迅速风靡全世界。至今已20多年,是现代社会最应提倡的新健康生活模式,是健康大使洪昭光对中国人目前快节奏生活状态的深度思索和新的健康倡导宣言。慢生活方式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健康促进项目之一。 本书总结出慢生活最实用的九大方法:慢吃、慢睡眠、慢工作、慢运动、慢读书、慢休闲、慢音乐、慢社交、慢情爱。 倡导我们现在应该“节奏慢下来”、“效率提上去”、“心态平下来”、“健康升上去” 告诉人们“慢生活”追求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提醒人到中年应该做做“减法”了,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这对生活质量、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 慢生活的推出,是对中国人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大反思,同时提倡“慢生活”是一种技巧,同时也是一种健康、积极和自信的生活态度。 慢生活提倡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设置减速器和转换器,慢生活虽然没有固定模式。但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慢慢吃开始,放慢生活的脚步。让生活在“加急时代”的你我他,学会珍视健康,享受生活。 书中充满了对生活和健康的感悟,告诉人们“慢生活”不是懒惰、无所作为和不思创新。放慢生活速度不是故意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适合的节奏和平衡,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慢生活”鼓励人们做事有计划性,清理掉不必要的应酬和耗时项目,让生活更有效率。 一本好书,给你送去一个新的理念,让那些奔忙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人们,重新校正自己的生活。让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
献给生活中的每一场小聚会
在今天这样一个生活节奏飞快的时代,有一群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令人十分羡慕。他们爱好美食,会亲自采买食材,亲手制作食物,与家人和朋友分享美食,度过美好的时光。《献给生活中的每一场小聚会》呈现的正是这样一群人的生活。 内森·威廉斯是 “全球知名的生活方式季刊”——《KINFOLK》的主编,他希望人们能够放慢生活的节奏,留出时间与亲友共度美好的时光,安排与亲友的聚会。于是他走访世界各地,采访美食家、花艺师、厨师、咖啡鉴赏师、面包师……走进他们的家,与他们一起做饭,一起进餐,一起体验他们的传统和日常,分享他们和家人、爱人、朋友共享的餐桌时光。 这些懂得生活,喜欢生活的人们,慷慨分享了他们简单美味的私房料理——现烤的火鸡牛油果汉堡,充满海水味的烧烤牡蛎,再来一份杏仁果酱甜挞,为美好的晚餐画上完美的句号;第二天早上,用新鲜的覆盆子丰收果酱配燕麦粥,或准备一份最爱你的开放式三明治,也是开启新一天的绝佳组合。 这本书带我们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即使那仅仅是一杯茶或一勺自制果酱,我们还是可以敞开心扉,和好友围坐在餐桌旁,分享那份简单的美好。 所以,将这本书献给生活中的每一场小聚会! -
优雅阶级慢生活
慢生活,ISBN:9787801862303,作者:(英)安娜·塞尔比(Selby,A.)著;贺喜译 -
我的第一本泡茶专书
本书讲的不是大道理,却是实践经验。由细微的小地方下手,去找录品茗乾坤的究竟,去发掘茶趣所在!解构茶不是要看茶的化学元素,而是要揭开你的舌头与茶的结缘点,而是要你打开味蕾,去迎接茶带来的香、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