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批判
《鲁迅批判》一书特有的魅力和特有的价值具体说来,它有不可替代,不可抹杀,卓然独立的三个方面。所谓不可替代,是《鲁迅批判》表达的是亲历五四运动的文学青年对于鲁迅的感受。生存这观念,使他的精神永远反抗着,使他对于青年永远同情着,又过分的原宥着,这也就是他换得青年的爱戴的根由,在生活上,我们有时麻木,或者妥协,拯救了我们的,就是鲁迅的那枝笔。 -
李长之文集(共10卷)
《李长之文集(共10卷)》:本套丛书是李长之先生的文集,全套丛书共分为:社会与文化(迎中国的文艺复兴•孔子的古书•论文)、鲁迅及现当代文学研究(鲁迅批判•论文)、文艺理论(批评精神•苦雾集•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梦雨集•论文)、西方文化研究(下)(西洋哲学•波兰兴亡鉴•德国的古典精神•译述)等十卷内容。 -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以李白的游历生活为经,以李白的道教信仰和狂人精神为纬,深入体察“超人”李白的充溢的生命力以及内心之痛苦,解析其诗歌中的豪气和清真风格的形成。作者李长之以“生命和生活”概括李白的本质,认为诗人对命运的抗争集中在希望保留住现世上,而其痛苦之源却是现世的终归无法保留。作者以锐利的观察,辅以设身处地的理解,刻画出鲜活灵动的李白形象。 -
陶渊明传论
本书内容包括:关于了解陶渊明的政治态度的一点线索、自强不息和反对浮惰、陶渊明所受两方面的影响、陶渊明的一生的总括、早年的生活和教育、十二年的矛盾生活的开始、陶渊明的死等。 -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中主人公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道教徒的诗人李日及其痛苦》主要内容:学问乃天下公器,这是一条绵延而义无反顾地河流,在这序文的河流之上,一些有作为的学者,孜孜以求,记述下他们长年累积的学术思想,有的虽未中期研究,但已经发出璀璨之光芒,成为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宝藏,长久以来,由于社会环境或自身性格的原因,这些有作为的学者被隐藏起来,有的学蝉,神龙见首不见尾,有的隐忍,敢于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有的泰国纯洁,被世俗所容,有的遭遇不宽容的时代,被压倒下去,仅仅因为说了“犯忌”的话,而遭罪一辈子,因而学术的话语也被腌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