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器名物研究
《楚器名物研究》从大量的楚国遗存以及楚国简牍文字材料着手,从服装配饰、饮食器具、车马舟楫以及建筑陈设等方面对楚国的历史名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了解和认识楚国灿烂的文化和古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
时惟礼崇
《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以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为主要框架,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重新阐释东周之前的青铜兵器。在技术层面上,规避了蒙特柳斯式类型学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渐进演化等预设观念,采纳兼具通则观念和历史特定性考量的物质文化分析方法,提出了青铜兵器形式风格的功能化和美术化两个倾向。在社会层面上,《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提出物质性、空间性和学术史三种情境概念,提炼出戈-矛组合和钺-刀组合等社会等级表达方式,揭示了作为社会区分标识的物质的内部多元和复杂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尝试以认知考古学和情境考古学思路局部复原青铜兵器的文化归属、性别认知和信仰与禁忌。对与铜兵长期并存、相互影响的另一条线索——玉兵的讨论表明早期中国礼制体系的多元和互动本质。 因此,《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提出,青铜兵器就是青铜礼器,单纯依靠唯一材质甚至唯一器类复原早期中围礼制制度是危险而误导的。针对宾福德的经典理论,《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在方法组合、系统的界定、考古学观察的适用范围等方面也做出相应调整和完善。 -
殷契释亲
本书稿是研究商代亲属称谓及亲属组织制度的一部力作。作者采纳欧美人类学在亲属制度研究方面的最新理论和民族学参考案例,进一步剖析了商王室在婚姻、宗族、继嗣、社群意识形态与象征性等方面的规律,为认识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社会形态提供了可资深入探讨和评估的平台。到中晚商,随着核心家庭的形成,王位开始偏向于在生身父子两代间传承。婚姻、家庭形态的历时演变带动了王室王位传承法则的改变。 -
左传纪事本末(全三册)
-
从淮夷族群到编户齐民
《从淮夷族群到编户齐民:周代淮水流域族群冲突的地理学观察》试图通过还原周代淮水流域族群冲突的地理进程,以族群地理的分析法剖析华夏认同与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与发生途径。作者充分结合淮水流域的空间特征,从金文所见“他者”意识与早期族群整合过程中地理与社会边界基本重合的时代特征出发,将西周金文所见淮夷族群界定为一个松散的地域性政治军事联合体,同时将周代淮夷诸族的华夏化进程解构为“异族一服孳一齐民”三阶段,由此阐释了早期淮水流域从华夏边缘走向华夏中心所渐次经历的“异域”、“外服”、“郡县”等人文属性。书中还利用新出资料,对周室与淮夷的战争、淮夷诸族的地域分布及成员构成等问题进行考订,提出了较多富有新意的解释。 -
《竹书纪年》解谜
《<竹书纪年>解谜》重构了《竹书纪年》原始文本的前303条竹简,讨论分析了商周递嬗之际的年代,并认为今本《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人对真实年代篡改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