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代名师霍懋征爱的教育艺术》每篇故事后均附有林崇德教授及其弟子李玉华先生的点评。林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们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对每一个故事加以点评,为霍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中国国家地理 西藏的魅力
-
带你出发,陪我回家
【编辑推荐】 之前—— 我们曾兜售青春,被物质奴役,“金领”二字背后却是无穷无尽的空虚。 我们想要改变这一切。 旅行—— 在隔海相望的美洲大陆,我们拥抱了铺天盖地的自由,这感觉真叫人舒服。而矛盾、争吵、短暂的分离更让我们重新找回了家的意义。 之后—— 原来离开的每一步,都是回家的路。 回归是无奈的,却能让我们更加勇敢。 我们回北京了。 你,是否还在远方? 【内容简介】 这可以是一次荡气回肠的美洲大穿越, 也可以是被搬到路上的平淡生活。 这可以是新婚的两口子在间隔年长旅中美好的爱情故事, 也可以是两个性格迥异的旅伴没日没夜守在一起的有苦难言 这可以是一部关于物质奴隶完成自我救赎的励志片, 也可以是一个金领男走了邪路变屌丝的悲剧 这可以是一次关于居家弱女子到户外野女人的惊人蜕变, 也可以是一位有为女青年被迫成为初级码字员的哑巴吃黄连。 一场旅行,两个人,十三个月。两大洲,十二个国家,一万多公里。 我们重拳出击,打破了固有的生活,经历了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回家后却发现,生活仍支离破碎地堆在原地。 而我们必须放下行囊,挽起袖子把它拼凑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
自在台湾
这不是一本哗众取宠、名不副实的“台湾旅游宝典” 这不是一本拼抄资料、人云亦云的“台湾旅游指南” 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推荐的“读懂台湾”第一书 ·第一人:堪称“最了解台湾的大陆人”之一、大陆首批驻台记者陈斌华“十年磨一剑”的台湾深度游记 ·第一手:最新鲜的自由行资讯、十年旅行经验分享 ·第一深度:新华社驻台 记者的独特眼光,十年来的观察与体悟,展现最真实的台湾 友情推荐: 台湾,是中国人只要有机会就该去一次的地方。那里不大,却充满历史、文化、风情、想象和美食的诸种滋味,值得你慢慢品尝。而《自在台湾》就该是一份善解人意的菜单吧! ——白岩松(著名主持人) 去台湾前,你或许需要一本旅游指南、一本美食介绍、一本台湾社会生态人文观察……其实,你只需这一本——由大陆最资深驻台记者十年记录下的全景台湾,古早味、无添加。 ——张泉灵(著名主持人、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斌华是我的老乡与校友,他以首批大陆媒体驻台记者的身份,用心写出了对台湾的十年心得。诚所谓“心无窒碍得大自在”,用自在心看台湾,你才能真正了解台湾,爱上台湾,才能在“自由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自在”的收获和体验。带着这本书,游台湾去吧! ——杨锦麟(著名时事评论员、香港卫视副总裁兼执行台长) 要缩短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心理的距离,需要持续不断的谦卑、诚恳、务实的沟通。斌华的新书《自在台湾》意在沟通两岸,它既体现了媒体人的使命感,但又轻松有趣,让台湾不再遥远而陌生。 ——陈彤(新浪网高级副总裁、总编辑) ①环岛看台湾:台北、阿里山、日月潭、台南、垦丁、花莲……陆客耳熟能详的景点的独特观察体验。 ②历史的印迹:鹿港、张学良故居、邓丽君墓园等小众景点的深入探访。 ③“横行”台湾:北、中、南三条横贯公路,展现真正蕴藏台湾大美的海岛与高山,打开台湾最美的秘密花园。 ④离岛走透透:台湾离岛的神秘风情,澎湖湾的脚印串串、金门马祖的战地风光、兰屿的朴实、绿岛的海底温泉…… ⑤市井与人生:由看景到看社会,了解同为中国人的另一个群体的生活与思想。 五大主题,全新视角。 他眼中的台湾,自在贴心。 你梦想的宝岛,近在眼前! -
我行
一个普通的“邻家女孩”,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履历。乖乖女优等生留学深造,华丽转身成为职场精英,却为一部电影震惊而放下一切,踏上登山之路。从此,乞力马扎罗、阿空加瓜、麦金利、珠穆朗玛……第1位完成全球“7+2”巅峰计划的华人女性王雷,6年登山生 涯,记录每一步成长与蜕变,用1 6万字真实的笔触,记录心灵的梦想,分享勇气与坚持的力量! 【名人推荐】 王雷登上了许多世界高峰。我感觉她的价值,却不仅限于此,而是她在这个过程中,能面对现实带来的困顿,逾越心中的高峰。我相信她的故事,能让更多追求梦想的人看到希望。 ——杨澜(知名媒体人) 在这个转型的时代,王雷没有选择跟随,而是努力引领,她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生活模式,找到了个体的内心归属——户外登山。在登山中她感到了生命的鲜活力量,感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基于以前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她的这次转型对很多追求生命意义的年轻人会有独到的启示。 ——俞敏洪(新东方学校创始人) 当你明明知道你选择的可能是一条不归路,还坚持往前走时,你已经是走在时间的前面了。面对大川大山,我们每走一步,都是对内心力量的加持。当你再遇到生命中的恩怨情仇、生离死别时,会有别样的态度。看看王雷这个弱女子是怎样走过来的,也许对你也有所加持。 ——孙冕(《新周刊》创办人) 在这个随时随刻都追求捷径的社会里,王雷的经验告诉我们,收获在于追求梦想的过程,成功没有捷径。 ——谷岳(环球旅行者、旅游卫视《搭车去柏林》发起人、主人公) 这本书把读者带到全球的七大洲和两极, 还让我们领略了一个登顶者内心的自疑、自信和自我发现。中国在崛起。 中国人在各个领域里都在登顶。一定意义上讲,人生就是登许许多多,大大小小,有形无形的山。王雷的书无疑是对任何一个渴望成功、渴望新奇、渴望探险的人的莫大激励。 ——黄西(山友) -
活着
让镜头聚焦民众,感受事实的力量。 腾讯网新闻中心著名栏目《活着》集结成书,由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出品。 时代变迁,百姓沉浮,都自这微小的孔隙中渗透出。23个图片故事,每张图片都传递出事实的体温。不煽情、不冷漠,在苦难之中发现人性之美,给人以生存的力量。让镜头聚焦民众,感受事实的力量。 —————————————————————————————————— 《活着:没有身份的群落》每一帧照片都有发人深省、催人泪下的故事。让我们随着林克的镜头走进大凉山,去触摸那块土地的温度。洞悉人生,洞察生活,真实反映底层的作品,可以触摸人心,触动生活的作品! ——杨锦麟在腾讯微博上评论《活着:没有身份的群落》 “奋斗在活着的边缘”,这是一位网友评论《活着》时发的感慨。看着腾讯的《活着》,心里总会一震一震的。正当我们这群传统纸媒工作者 “奋斗在活着的边缘”的时候,网络媒体已经活出了另一番儿的精彩。……《活着》的读者“不是冷漠的旁观者,更不是绝望的抱怨者,他们易感、仁爱,是草根公益的行动者。”我说,当读者因你成为行动者,你也必将因行动者成为领导者。 ——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 李舸 《活着》激活了摄影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网络是一个奇妙的场,摄影者与读者通过照片相遇,读者与读者之间也有照面,产生诸多化学反应。原本在纸质媒体上已经濒临末路的"图片故事"再度复兴。 —— 中国人民大学摄影系教师/知名摄影评论家 任悦 网友评论: 腾讯北京市网友 空谷幽兰 评 《活着》两周年特别策划: 第一次来腾讯评论,活着,不容易,活着是为了活得更好、更有尊严。每当我抱怨生活艰难时,就会从《活着》汲取精神力量。好的栏目不需要哗众取宠,默默的,真实的,踏实的做自己,群中就会把它捧得很高,很高…… 腾讯宁波市网友 竹悦居士 评 《活着》两周年特别策划: 图文合璧,相得益彰,这是《活着》最大的亮点与震撼之处。现代人匆忙的步伐常常让那些寓意深刻的文字行走在消逝中,但影像的力量就在于如闪电般驰骋而过却烙下心痕的震撼力。 腾讯网友 豆浆油条 评 《活着:没有身份的群落》: 感谢腾迅!感谢腾讯让我们看到社会中《活着》真实的一面! 腾迅深圳市网友 丫 评《活着:没有爸爸的这一年》: 我感动地哭了……《活着》这个栏目,请做下去,一直做下去。 腾迅南京市网友 mgasd 评 《活着:暗命》: 《活着》这个栏目做得很好,每次都看得潸然泪下,每个职业都有每个职业崇高的使命,感谢摄影师让我们看到真真切切的世界的很多面。 腾讯重庆市网友 陌生人 评 《活着:指尖的阳光》: 偶然间点到了《活着》,只看了一季就让我下定决心,每季都看,并开始关注腾讯出品的内容。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我个人所缺失的东西。 腾讯南昌市网友 Smile 评 《活着》一周年特别策划: 这个栏目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