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
本书是一本从艺术社会史的角度研究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书法家傅山的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利用近年来发现的一些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钩沉辑佚,对傅山和魏一鳌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清政府官员之间的密切交往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清初遗民和仕清汉族官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这些描述和分析将有助于人们比较深入地了解傅山在清初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
吴昌硕临石鼓文
《吴昌硕临石鼓文》在出版中加添了释文,还约请中国美术学院的陈振濂教授撰写了短评,这对临习者来说,一定会有不小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古代书法家在临摹、学习范本碑帖时,常常采用半临半创的方法,既不失古典,又有自家胸中丘壑。于是,在《吴昌硕临石鼓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变左右对称为左低右高、耸动肩角,将线条的平稳沉实写得动荡、变化莫测。《石鼓文》的平淡与老成、均匀与对称,都被吴昌硕往变化、动荡、飞扬、对比、丰富方面靠过去,这让我们看到一种创意,而不仅限于承袭。其中体现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生命个体所在。通过《吴昌硕临石鼓文》这本帖,您不仅可以学到一整套鲜活的技巧法则,而且可以明白即使是临摹,有没有创造力与想象力,也完全可以决定一个书法艺术家的成败得失。 -
元代书法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人法书墨迹,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都久为世人瞩目。以代表元代书法最高水平的赵頫孟、鲜于枢、邓文原三家作品为例,故宫所藏可以说是国内外博物馆中最丰富的。本卷选择故宫收藏元人法书真迹百件;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元代书法艺术的风格特征以及发展变化的轨迹。 -
宋徽宗书法全集
宋徽宗赵佶虽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艺术上却拥有较高的造诣,其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笔道瘦细有弹性,运笔挺劲犀利,具有秀美洒脱的风骨。本书收录了赵佶的楷、行、草书作品多幅,较全面地展示了赵佶在小、中、大楷及行书、草书方面的造诣。 本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瘦金体”的独特风格,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及临摹。 -
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
八大山人
从汉字诞生起,便有了中国书法。人类一开始即按照美的法则创造世界,古老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以其特殊的物质条件与笔法结构,留下了后世不可企及的美。后来者对书法美的追求有了自觉的性质,在书法中注入了前人没有的艺术因素,但并不总是如通常说的那种不断超越,更不是也不可能是全面的超越。 由于书法艺术自身的特点,历来评价书法,时常使用过分抽象的、不确定的词语。这一点,甚至可以说同中国语言习惯中的模糊性有着关连但是也同中国书法的抽象性分不开。再是历来的书法史在谈到某家某派时,偏重师承关系;谈师承是必要的,但有时失于简单化,陷入线性思维的模式。就其现实意义来说,不免束缚创造意识。如何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艺术家及其作品,我们应当做得比古人更好些。我们要把特定书法家的全部活动看做是社会本质与书法本体的一个显现。 当代书法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一方面是物质条件改变了书法赖以存在的书写条件,另一方面,书法在有限范围内呈现繁荣,倔强地生存。我们的立场无疑要做书法繁荣的促进派。当代书尖在面向时代与开拓未来的困境中从理论与历史研究寻求启发。这就必然赋予书法史以当代的性质。它不是任意改造历史,而是由既往的历史总结规律,探求新的生命,新的活力。